春節將至,外出務工人員紛紛返鄉。德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外出務工人員較集中的地方,成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基地,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工作向縣(市、區)“村頭”前移,以優勢服務于外出務工返鄉人員。
德州市勞動力資源豐富,是山東省勞務輸出的大市。2004年國內勞務輸出達13.9萬人,國內勞務收入近40億元人民幣。在勞務輸出工種中,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工種就業和勞動收入是一大熱門話題:一是外地需求量大,二是收入較高。在天津、廣州、上海等地的工作的特種設備作業務工人員,工資收入相對于同等條件的務工人員高出近30%,有的高出50%左右。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是指從事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保養和使用操作等作業的的人員。(含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廠內機動車等的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保養和使用操作等作業的的人員)。由于這些作業人員的所從事的工作容易引發事故,所以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必須經地、市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培訓考核合格,并簽發全國通用的“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資格證”方可上崗作業。
但,就是這些熱門工種,一些外出務工人員苦于無證,只好“望梅止渴”,有些想在外地參加培訓取證的外出務工人員,因食宿、交通、誤工等費用太高,只好放棄參加培訓取證的念頭。
德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從方便和服務的角度出發,及時調整師資力量,以外出務工人員較集中的地方為中心,在保證嚴格落實培訓考核管理規則的前題和基礎上成立培訓基地,將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工作向縣(市、區)“村頭”前移。外出務工人員,充分可利用春節返鄉過節的大好機會,不用走多遠的路、不用食宿、交通、誤工等高額費用,騎個自行車就能在自己家門口參加學習培訓,既能實現提高技術技能,又能實現通過考核取得“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資格證”兩全齊美。德州市質監局的服務意識和做法,受到外出返鄉務工人員熱情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