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在練習人工呼吸救護法。
在瑞士,要學車考駕照必須先上救護課。這一規定即使在歐洲國家中也是少見的,其目的不言自明。瑞士有關法律規定,如果在駕車過程中遇上交通事故,每位司機都有義務進行緊急救護。
救護課不及格不能參加路考
在當地車管所報名學車后,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居住地的遠近自由選擇駕校上救護課。不管規模大小,每個駕校都定期開設救護課,每期兩天左右,由專業救護人員講課。救護課程主要包括各種救護小常識,如人工呼吸、簡單處理傷口等。授課老師通常邊講解邊示范,有時還讓學員模擬現場救護。學員即使不懂當地語言,也能通過動作演示掌握緊急救護的要領。學員在學習過程中,既學會了救護知識,又感受到了交通事故的嚴重性,相當于提前上了一堂交通安全課。救護課的考試也以現場模擬為主。比如,假設你在路上遇到一位在車禍中受傷的司機,老師告訴你他的脊柱受傷了,你的正確反應是不要動他的身體,而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通常情況下,每位學員都能順利通過救護課考試。但如果你考試不及格,也就意味著你失去了參加路考的資格。
大部分人通不過第一次路考
除了救護課的考試外,學員們還必須通過交規考試,然后可以拿到學員駕照,即L證。根據規定,印有“L”字樣的標記必須貼在車尾的醒目位置。但是L證持有者絕對不能單獨駕車,必須在有3年以上駕齡的司機陪同下才能開車。在瑞士,L證可以用兩年,在此期間,你可以以小時為單位,聘請駕校教練陪同練車。只有練車3小時以上的學員,才能得到陪練的推薦信,有了推薦信才能預約參加車管所組織的路考。
說起路考,記者不得不多說兩句。在瑞士,大約有2/3的學員在第一次考試中是通不過的。在路考方面,瑞士考官可以說嚴格得有些“不近人情”。如果連續兩次通不過路考的話,考官會建議該學員去看心理醫生,以測試他是否適合開車。有些人為了免于心理測試甚至放棄了繼續路考。
考官心情決定路考成功率
在瑞士,如果你持有中國駕照,則可以旅行者的身份在瑞士境內放心駕車1年。期限一滿,就得參加路考,這也是惟一的一次機會。如果通過,你可以順利拿到“國際硬通貨”———瑞士駕照;如果沒過,那么鐵面無私的考官會禮貌地告訴你,“您的外國駕照已經不能在瑞士使用了,您必須從救護課開始學起”。當然,外交官享受特權,他們可憑外交人員身份證明和本國駕照,直接申領瑞士駕照。
路考中,運氣也很重要。一些有多年駕齡的“老司機”可能會在換照路考中“馬失前蹄”而被迫從零開始,而一些剛上路的新手則可能奇跡般地一次性通過路考。有人半開玩笑地將路考成功率的50%歸于考官的心情:最好選擇周末而不是周一去路考,因為對考官來說,周末意味著“光明在前”,周一則是“長夜漫漫”。客觀地說,考官對學員的鑒定帶有主觀色彩,即使所有考官的業務素質均屬一流,但他們對學員動作的理解程度以及對學員國籍的態度有時也有決定意義。不管怎么說,有一點可以肯定,瑞士考官之所以那么嚴格,就是希望每個開車的人都有過硬的技術,以避免發生交通意外。
總之,瑞士嚴格的學車制度確保了當地良好的交通安全和秩序。學救護,可以說是未雨綢繆;路考難過,也是對學員的一種歷練。正因如此,瑞士才很少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更是寥寥無幾。(余東)
《環球時報》 2004年6月2日
下一篇: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