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瓦斯事故的措施
德國煤礦預防瓦斯事故的措施有比較先進的技術,也有比較常見的措施。如德國薩爾煤炭公司采用裝有光感應裝置的掘進機,這種裝置靈敏度比較高,能及時預測預報瓦斯濃度;魯爾公司在井下裝設防止瓦斯煤塵爆炸的隔爆水棚(與我國使用的隔爆水棚相似),每個礦要安裝2萬多個,每個水棚裝水80升。安裝數量、位置有嚴格的規定,平時有專人管理。井下使用的設備、儀器、材料都必須是經國家礦用設備材料檢驗局檢驗許可的防爆設備和材料。他們也規定瓦斯濃度超過1%就要停止作業。此外他們還注重預防瓦斯事故技術的研究,德國阿亨技術大學采礦研究所開發了一種用計算機預測礦井瓦斯涌出量的軟件,雖然這種軟件預測的數據還不是很準確,但大致可以預測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為預防瓦斯危害提供依據。
防沖擊地壓危害的措施
德國魯爾公司的開采深度達900多米,地壓危害非常嚴重,他們很重視預防沖擊地壓的危害,采用鉆孔測壓法(根據每米鉆屑量的大小來判斷)預防沖擊地壓,全公司每年要打13萬多個測壓鉆孔,鉆孔的深度要比工作面超前5米。如果發現有沖擊地壓危險,就要打2~4個大直徑鉆孔釋放地壓。這種方法有效地控制了沖擊地壓的危害。
預防火災的措施
魯爾公司的做法是加強井下自然發火區的管理和監測,每個礦井都有CO監測系統,在井下易發火地點設置探頭,測出的數據直接傳到地面集中控制室,管理人員可以根據CO濃度的大小,判斷井下自然發火的地點,及早采取滅火措施。井下還裝設自動滅火器,在運輸工具上也裝設自動滅火器。滅火技術與我國煤礦井下滅火技術相似,如加強通風控制,灌漿滅火,噴霧灑水滅火等等。同時,他們特別注重前期預防,無論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還是在技術方面,都是在前期給予較大的投入。
重視礦工的自救
德國的煤礦自50年代以來就要求下井礦工佩戴自救器,其他礦工要佩戴氧氣呼吸器。現在又要求下井礦工每人要佩戴一種信號接發裝置,這種儀器既可接受信號,又可發出信號,遇有緊急情況可以使教授人員判斷其所處位置。
重視救護隊建設
德國魯爾煤炭公司救護中心,該救護中心總部有2O人,其下有一個300人的救護隊,這些救護隊員是兼職的,他們除參加訓練外,平時在礦上工作,他們都是經過嚴格的訓練和體檢合格的隊員。這個救護中心建于1910年,目前各種訓練和救護設備非常完善,可以說是應有盡有。該中心的作用不僅僅是救護,還研究生產井下防毒面具、自救設備等,訓練井下高溫條件下工作及如何滅火和救人等,還向礦工提供咨詢服務,維修瓦斯檢測儀器和向社會提供有償服務等。除這個救護中心外,公司所屬各礦還設有救護隊,每個救護隊有80~100人,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兼職人員,他們的工資比一般工人高一些。每個救護隊配備30~40套救護設備。鹽礦和鉀礦也有效護隊,但是規模要小一些。
重視防塵技術措施
現在德國礦山的職業病發病率比較低,他們是怎樣預防職業病的呢?實際上他們采取的防塵措施都是一些比較常見的綜合防塵措施,防塵工作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工作比較扎實。他們用于煤礦井下的防塵措施有:一是在回采工作面采用煤層注水防塵法,一般采用三種注水方式,即從工作面本身注水,從工作面上、下順槽注水,從相鄰巷道注水;二是在滾筒采煤機上安裝高壓內外噴霧灑水裝置防塵;三是在刨煤機開采的工作面采用在刨煤機道上噴霧進行防塵;四是在回采巷道斷面掘進機上采用風力除塵器除塵:五是使用降塵劑降塵;六是加強個人防護。他們使用阻塵率較高的一次性防塵口罩,每人每班發一個。他們的測塵方法一般是由礦上的企業醫生到工作場所檢測,檢測的指標是呼吸性粉塵。另外,他們使用FMA一TMSⅠ型固定式粉塵測試裝置測塵。這種測塵方法在煤礦井下已使用8年。它采用重力測試原理,是一種光電無接觸式連續測試系統。該裝置有三個部分組成:①由測試頭、中心計值控制部及網路組成的井下測試部分;②數據遠距離傳送到地面的部分;③收集、加工、讀數及印成文件的地面部分。這種粉塵測試裝置的優點是可以直接獲取各個時間段粉塵情況和與粉塵有關的各個工作過程的資料,將其繪成圖表,從中查出粉塵濃度、塵源位置、與粉塵有關的各種參數,如刨煤機道噴霧水量、水壓等。
上一篇:澳大利亞起重機械的安全管理
下一篇:紐約交通管理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