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也看國外如何關注職工心理健康

2010-11-08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富士康員工多連跳事件”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有媒體稱其為“精神層面上的血汗工廠”。員工心理不健康不僅會引起跳樓等自殺事故,還會降低工作效率,企業付出的成本可能比人才流失還大。其實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并且出臺了各種措施,那么對此國外又是怎么做的呢?

    美國:多舉措幫助員工減壓

    在美國人的常規意識里,工作和生活是絕對分開的,個人生活不應被工作打擾。但是近年來,隨著經濟競爭加劇,為了保住工作,很多美國人開始加大工作強度,到點不下班或周末加班越來越普遍,這也使得減壓和過勞死這樣的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很多老板開始意識到,要想讓員工踏實盡心地工作,提高工資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幫他們減壓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據報道,很多美國公司都有心理熱線和法律熱線,員工有問題的時候,即使是一些私人問題,也可以隨時尋求幫助,而且絕對保密。硅谷的很多公司會主動安排活動,讓員工感到在這里上班很愉快。比如思科公司總裁每月安排一次早餐會議與員工溝通。Intuit公司將每周五下午定為員工社交時間,夏季還會組織烤肉聚餐和海灘娛樂活動。雅虎公司則在公司內提供按摩、剪發、洗車、換機油、看牙等服務。

    同時美國一些公司還提倡員工休假。調查顯示,過去許多美國人通常選擇放棄度假或部分放棄度假,但現在情況開始發生變化,持“該休假時就休假”態度的人越來越多。

    佛羅里達州的招聘服務公司——人力資本服務公司執行主任彭尼·莫雷表示:“大企業認識到,度假對保持雇員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狀態至關重要,他們現在開始鼓勵員工把該休的假都休完。”此外,一些小公司還主動增加員工的度假時間,以此吸引最優秀的員工加入公司團隊。越來越多的招聘廣告打出了度假牌,這標志著公司有意強調重視員工的度假。據調查,美國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平穩增長,歐洲慢性病疾病的患病率增長緩慢,而亞洲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則高速增長。與之相對應的是,歐洲人是全球的休假大王,美國人和加拿大人的假期天數遠落在歐洲人后面。近日來自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指出,定期度假對于健康確有好處,因為人們能夠在假期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解壓。由心理學家吉哈德·布拉斯奇領導的這一研究小組,是在對一家鋁制器件生產廠的53名員工進行測試和調查之后得出上述結論的。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工人在經過兩周的休假之后,身體素質在后來的5個星期之內都一直保持不錯的狀態。而且,假期還改善了員工的睡眠質量,心情也因此而變得更暢快。

    比起這些措施,美國公司給員工減壓的最“終極”辦法就是彈性工作制度。這種制度始于20世紀80年代,很多公司,特別是大中城市的公司為了讓員工既完成工作又能安排好生活,在保證每天8小時或每周40小時工作時間的前提下,讓他們自己確定上班時間。在惠氏公司下屬的一家藥品研發機構,有的員工為避開交通高峰時間,每天從早晨7點干到下午4點:有的員工因為每周的某天下午要帶孩子上學習班,其他日子就多工作一會兒:一位叫蘇珊的員工因為離公司比較遠,可以一周工作4天,每天多干兩小時。還有一些公司更進一步,連上班總時間也不規定。從耶魯大學畢業的記者的朋友杰西在一家大公司任金融分析師,工作量很大,但老板只需要她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作,對上班時間沒有嚴格要求,很多工作可以在家完成,這讓杰西很滿意。2004年的統計顯示,全美有28.1%的男性和26.7%的女性員工享有彈性工作待遇。美國著名保險公司丘博集團董事長兼CEO芬尼根認為,彈性工作制度不僅是福利,也是增進生產力的有效工具。

    歐洲:立法要求公司向員工提供健康及心理支持

    歐洲的“為員工減壓”運動起源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世紀80年代后在英、法、德等國家有了長足的發展。在歐洲,95%的大公司和85%的中小企業向員工提供減壓幫助,每年的總花費大約是800億歐元。近年來,歐盟及各成員國制定了《健康與安全工作法》等法規,要求公司向員工提供健康及心理支持,不采取措施的公司還要罰款。前不久,德國政府向一家未給醫護人員做好減壓措施的醫院發出強制執行通知書,下令評估600多名員工的壓力水平并推行減壓計劃,否則將提出控訴。

    付出就有回報。寶馬等公司的調查表明,企業在員工減壓方面每進行1歐元的投資,得到的回報平均為3~16歐元。記者了解到,歐洲企業為員工減壓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環境放松型。典型的如受到歐盟資助的“讓健康植物走入辦公室運動”。挪威一家醫院的研究表明,辦公室引入健康植物后,病假減少了一半。

    二是心理減壓型。在英國電信集團,員工有心理困惑可以撥打公司的免費咨詢電話,由心理專家給予解答。瑞士不少企業針對新員工容易因人際交往產生焦慮情緒,專門開辦培訓班,幫助新員工順利適應新環境。

    三是福利享受型。歐洲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向員工提供按摩、瑜伽等減壓服務,以達到讓員工心情愉快,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許多企業都說,讓員工快樂上班,是留住人才的好方法。

    四是“放縱發泄”型。歐洲大多數企業和公共機構的員工上班可吃零食。奧爾瓦德教授認為,當食物與嘴部皮膚接觸時,能消除內心的壓力,轉移人對緊張和焦慮的注意。另外,奔馳等公司建了很多俱樂部、健身房,讓員工在工作之余有一個“發泄放松”的場所。

    日本:重視員工心理 提供心理咨詢

    “過勞死”的概念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日本專家提出的。四五年前開始,隨著對健康關注度的提高,日本社會對這一問題的討論達到了頂峰。

    2001年,日本勞務省認定有143人“過勞死”。這是日本過勞死“突飛猛進”的一年,此后,日本政府開始修改過勞死標準。如從前只調查死亡之前一個星期內的工作狀況,現在改為調查6個月內的情況以掌握“疲勞積蓄度”;從前身患慢性心血管病者突然死亡都被認為“身體條件不好”,現在若發病前曾長時間加班,即屬過勞死。同時,政府還制定了加班時間與疾患關系圖:每月加班45小時以內對身體有輕微影響,超過100小時影響就很大了。

    以上政策出臺后,日本公司都開始為減少和根除過勞死出招。主要的辦法有:1.嚴格控制加班時間;2.配備心理醫生,讓員工隨時進行咨詢;3.增加福利運動設施,修建游泳池、網球室等;4.定期給員工做健康檢查,以前都是身體檢查,如今加上了心理健康檢查;5.部門主管要掌握員工的體檢結果,與醫生保持聯系,調節員工工作量;6.若有煩惱,員工或家屬可以去“防止過勞死中心”咨詢。這種機構遍布日本。

    其實,員工心理不健康會降低工作效率,企業付出的成本可能比人才流失還大。早在1998年,富士公司就請企業專屬醫師對公司員工(1.5萬人)個別面談,每人每年至少一次,由醫師給予建議。不過,該公司認為,一年一次的面談還不足以避免管理風險,因此公司決定將進一步實施新的措施,密切注意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態。

    富士公司已對4000名主管分批開設心理健康研習講座,由企業專屬醫師說明工作過度與壓力的關系、憂郁癥的特征等。從2003年起,還教導員工察覺自身身心異常的有效方法,并要求主管能確定掌握部屬的健康狀況。

    日本全國防止過勞死中心理事長告訴記者,隨著社會的發展,“賣命”已不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現在的日本人都希望在輕松、和睦的環境中工作。

    現在,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開始重視員工的心理健康管理,除了在員工有煩惱時提供咨詢,還要求主管平時注意部屬的心理狀況,并定期實施心理診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州市| 丹凤县| 孟连| 乌鲁木齐县| 汉寿县| 咸丰县| 米泉市| 五家渠市| 嘉定区| 青州市| 岑巩县| 建湖县| 施秉县| 永昌县| 刚察县| 余庆县| 彭水| 屯门区| 洪洞县| 壶关县| 株洲市| 普兰县| 怀柔区| 吐鲁番市| 梧州市| 普定县| 武宣县| 多伦县| 岱山县| 什邡市| 宾川县| 永新县| 内丘县| 军事| 高台县| 连江县| 张掖市| 郧西县| 砀山县| 长葛市|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