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是水廠的核心是從事生產的基礎,完好的設備基礎是確保安全供水的必要前提。我公司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中建立了一套符合實際的設備管理體系,設備運行的穩定,主要有下列幾方面:
一、加強設備的基礎管理
建立水廠完善規范的設備管理體系,其核心是建立健全設備安全操作規范和責任制度,使水廠設備管理工作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
1、建立完善的設備檔案
水廠新建投產前,大量設備資料雜亂無章,我們按照設備管理的要求,分門別類建立設備臺帳,建立了完整的技術檔案,為水廠設備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逐步規范設備管理體系
面對新設備、新儀器的操作和維護資料不完整,操作規范和保養規程及各項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問題,水廠組織技術人員查閱有關說明書、技術手冊、操作規程、維護保養規程,參照兄弟單位,編寫、制訂符合我公司實際的生產設備安全運行操作規范,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使設備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二、抓好設備現場管理
只有加強設備管理,貫徹落實水廠各項操作規范和責任制度,才
能努力提高設備利用率,設備管理工作才能更科學、全面、高效,確保安全優質供水。
1、加強設備安全檢查
水廠實行問責制,并大力加強設備安全檢查制度,由安全檢查小組每月定期對設備安全情況和各崗位職工安全操作規程執行情況進行嚴格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改。
2、加強設備現場維護管理
為保證設備經常處于良好技術狀態,認真做好各種生產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同時堅持設備維護保養與計劃檢修相結合,以維修為主、檢修為輔,認真開展水廠設備現場管理工作。對水廠設備做到正確使用、精心維護,設備維護保養不精心,發現問題不及時處理,或者違反操作規程,都必然會帶來“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的后果。實行日巡查制度。在設備發生故障前,必定會出現必要的前兆,通過四步走進行設備的檢查與維護,“一看”:電流、電壓是否正常,設備與附件是否齊全;“二聽”:運行有無雜音;“三摸”:溫度是否正常,運行是否平衡;“四嗅”:有無不正常氣味。以消除設備安全隱患,防止設備性能劣化,降低設備故障率。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設備的使用率,有效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確保優質安全供水。
3、積極探索設備管理新舉措
供水行業工作連續性強,安全可靠性要求高,通過全程監控手段及計算機分析技術可以逐步掌握水泵、電機等主要供水設備的工作狀態摸索出某些易損部件的劣化趨勢,使運行與修理周期更符合設備的實際需要,節省維修費用,杜絕事故停機損失,提高經濟效益。狀態維修是根據設備狀態檢測結果來進行的維修活動,克服了以設備運行時間確定的預防維修的不定量因素,有利于降低維修成本和減少準備工作。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是推動設備不斷進步的制勝法寶。管理上,樹立全員設備管理的觀點,以全員參與為基礎,設備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為目標,與時俱進,強化管理,開拓創新。技術上,抓好設備現場管理,推進設備隱患綜合治理,完善計算機管理手段的推廣應用,實現設備管理信息化。
三、提高員工設備管理水平
職工素質是企業形象的重要體現,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強化職工設備技術培訓,全面提高水廠職工整體素質,是水廠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的有力保證。
1、努力提高員工的知識水平
建廠之初,根據水廠多為科技含量高的自動控制系統和先進的供水、供電、加氯、加壓設備,公司派出技術人員學習新的技術,新的管理理念,組織各崗位職工,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崗位技術培訓工作,采取集中授課、現場操作、班組討論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嚴抓業務技能培訓,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開展以班組為基礎,以崗位為陣地,愛崗敬業,安全生產,優質低耗的崗位競賽活動。鼓勵職工自學成才,積極倡導新老職工業務技術“傳幫帶"活動,盡快提高新職工的實際操作能力。組織職工到兄弟單位參觀學習、交流經驗。同時努力探索職工培訓新思路,嘗試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闊職工視野,增強職工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2、突出重點,狠抓落實
加氯間的安全是水廠設備安全的重點部位,因此我公司與消防部門建立了遠程監控系統,隨時掌控氯氣的運行,同時我公司內部也設立了嚴格的操作規程,加強對加氯間和加氯人員的管理,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針對加氯系統加氯量計量、電子秤校驗、余氯分析儀的維護與校驗以及加氯系統的日常維護等問題,專門聘請自動化公司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現場授課和指導。我公司專門成立氯氣應急小組,并對其成員進行加氯相關知識和應急突發事故的培訓與現場演練。主要內容有加氯間氯氣泄露應急預案、液氯管理制度和液氯鋼瓶安全操作制度、加氯設備的常遇故障的處理辦法。不僅增強了職工應急事故處理能力,而且保障水廠安全、穩定運行。
因此,管理與維護好水廠的設備不僅保證自來水的正常生產,確保安全優質供水,而且對水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水廠經濟效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2011年10月30日
上一篇:“反三違”的安全活動總結
下一篇:關于近期農產品安全工作情況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