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2日,###公司組織設備管理部、生產技術部、安全管理部、采礦車間及###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按照###地區安監局下發的《關于###地區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驗收備案的通知》要求,嚴格對照《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規范(送審稿)》標準,對我礦安全避險系統(人員定位、監測監控、通訊聯絡、壓風自救、供水施救)逐項進行了檢查、驗收。針對存在的問題,公司領導非常重視,召開了專題會議,下達了整改方案。現將驗收情況總結如下:
一、 ###銅鎳礦簡介
###公司經###地區工商局批準于2006年10月26日成立,該公司由###共同發起設立,注冊資本貳億元。##公司投資建設的###銅鎳礦一期工程設計規模為采、選2000t/d(60萬t/a),產品為含鎳5.5%的銅鎳混合精礦。###銅鎳礦于2007年5月開工建設,2010年9月竣工投產。
二、安全避險“六大系統”設計、施工情況
1、本項目由###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設計,###公司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參與設計、審核。
設計完成后,###公司請###研究院總設計師、###公司##進行了審查,審查結論:設計基本符合國家規范要求、能夠滿足實際需要。
2、項目施工
人員定位、監測監控、通訊聯絡系統由###有限公司提供設備及技術方案、技術支持并負責安裝。
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由###公司自行安裝。
三、 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情況
2011年11月,調度中心(總監控室)順利竣工;2012年4月,按計劃完成監測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通訊聯絡系統建設;2012年10月,礦井壓風自救裝置、供水施救裝置安裝完畢。具體如下:
1、調度中心(總監控室)
總監控室設置了21平方米的大屏幕,15塊顯示屏、9臺電腦,可以同時顯示視屏監控、人員定位、監測數據等信息,視頻監控可以觀察各中段馬頭門、井底車場、變電所、卸礦點的信息,人員定位系統、監測系統、通訊聯絡系統的基站、光纖已經在各中段布置,監測數據及下井人員的工作位置、行動軌跡能夠及時掌握。
2、監測監控系統
(1)視頻監控
井下馬頭門、車場、水泵房、配電硐室、放礦點、人員出入交叉口等均設置攝像頭。在提升機房、信號室分別設置同步視頻顯示終端對各個馬頭門及井口進行監控,為信號工和提升機司機提供直觀影像。井下設置14個視頻監控點,地面設置30個視頻監控點,所有視頻信息均可在調度中心進行顯示。
信號工、提升機司機、安全調度人員等能夠通過視屏直接進行觀察,系統發生故障時,能夠及時發現并采取安全措施,可以減少事故的發生。發生事故后也能夠根據監控信息查找原因,便于采取預防措施。
(2)環境監測
使用一氧化碳、風速、溫度等傳感器進行監測。監測數據可在調度中心顯示并生成報表,監測數據如超限可立即報警,如一氧化碳超限報警,風速超限報警。礦山設計布置34臺綜合通信分站,分別安裝在1250中段、1258分層、1320分層、1300中段、900中段、地表,采用光纖共12km。布置一氧化碳傳感器15個,風速傳感器17個,溫度傳感器11個。
一氧化碳、溫度、風速等監測數據出現超限、異常時,系統會發出聲光報警信號,提醒值班人員、調度人員及時處理,提高了礦山的事故預防能力。
3、人員定位系統
我公司涉及井下作業總人數約300人,每班下井最多人數為白班(包括公司各級領導及管理人員),不超過100人,配備人員身份標識卡500張,能夠滿足要求。
人員定位系統已覆蓋井下主巷和主要分支巷道。
主要為井下的作業人員、檢修人員、調度人員、安全人員等提供實時的位置跟蹤信息,并能滿足緊急情況下的報警和搶險救災需要。
在發生事故和出現緊急狀況時,人員定位系統可以及時對井下人員進行統計,查詢事故現場附近的人員信息,查詢相關人員的定位信息,快速確定人員的準確位置,為指揮人員提供井下各區域人員的實時分布信息,以便及時有效地開展搜救工作;井下受災人員也可以利用人員定位標識卡或通訊系統發出報警求救信號,提高了應急救援能力。
4、通信聯絡系統
井下通訊聯絡系統分為兩部分:有線通訊聯絡系統和無線通訊聯絡系統,兩套系統互相補充。有線通訊聯絡系統為局域網,井下各中段信號室共配備了8部固定電話,可撥打局域網內所有電話(如各中段信號室、提升機房、調度室、地面各單位等);無線通訊聯絡系統以網絡交換機和光纖組成的有線網絡為骨干,在井下設立若干無線通信分站,通過無線局域網絡覆蓋井下巷道,使礦用Wi-Fi手機能夠接入無線局域網絡,已配備11部固定電話機(主要在地表調度中心、提升機房、信號室及井下信號室)、10部手機(值班領導、值班隊長、調度等攜帶),已實現井上與井下(手機與手機,手機與固定電話之間)的語音通話。
本系統能夠使生產調度指揮、聯絡更加方便、快捷,比如原來作業面出現供氣不足、材料不夠的情況,有時需要上下跑幾個來回去找調度、找值班隊長,現在他們都配備了手機,打個電話就能解決問題,提高了生產效率。在發生災變時進行救援指揮,非常方便實用。
5、壓風自救系統
我公司現有完整的供風系統,壓風機房設在主井口附近,配備有五臺40m3螺桿式空壓機,四臺工作,一臺備用,供風量完全能夠滿足井下自救需要。在各中段馬頭門風管連接處設置油水分離器,各中段每隔200--300米安裝一個三通、閥門。
在人員集中點及休息硐室設置壓風自救裝置,公司現已購買壓風自救裝置10套,每套可供六人使用。
在發生災變時,受災人員可以使用壓風自救裝置,戴上呼吸面罩后可以防止有毒有害氣體中毒。
6、供水施救系統
我公司井下生產用水采用地表自來水作為水源,所以供水施救系統管路采用原生產用水管路,并增設管路布置至各中段人員集中點及休息硐室,加裝供水自救裝置。公司現已購買供水自救裝置10套,每套可供六人使用。
在發生災變時,受災人員可以使用供水自救裝置,解決飲水困難。
7、緊急避險系統
緊急避險設施將按自治區、地區的要求計劃設計實施。
四、 安全避險“六大系統”運行管理情況
###公司在系統試運行后制訂了管理制度,專門安排兩名技術人員與供應商技術服務人員一起進行調試、維護,保證設備運轉正常,安排4名人員值班并多次培訓,熟悉操作程序和異常處理程序,多次對下井人員進行培訓教育,讓大家熟悉人員定位標識卡及其他“六大系統”設備的使用方法。在今年安全月進行的應急救援演練時使用“六大系統”進行統一指揮、調度,經過檢驗,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確實能夠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它能夠給指揮人員提供監測監控、人員定位等信息,便于指揮員做出準確的判斷,并通過通訊聯絡系統進行指揮、調度、救援,受災人員也能夠及時發出求救信號并利用安全避險“六大系統”進行自救。通過半年的運行,###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已基本達到“設施完備、系統可靠、管理到位、運轉有序”的要求。
五、預驗收小組驗收情況
2012年10月22日,###公司成立“六大系統”預驗收小組,對###銅鎳礦井下人員定位、監測監控、通訊聯絡、壓風自救、供水施救系統進行預驗收,具體人員如下:
組 長:## 副組長:### 現將###銅鎳礦安全避險系統(人員定位、監測監控、通訊聯絡、壓風自救、供水施救)現狀和預驗結論匯報如下:
(一)安全避險系統目前狀況
1、礦用人員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統
采用無線射頻技術(ZigBee)、數據處理技術、數據通訊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GIS),可提供豐富的數據、圖形信息,能夠滿足監測、統計、考勤、查詢功能,能動態實時顯示井下人員的當班活動模擬軌跡,在定位器連續布置的區域可以實現人員的精確定位。公司涉及井下作業總人數約300人,每班下井最多人數為白班(包括公司各級領導及管理人員),不超過100人,配備人員身份標識卡500張,能夠滿足要求。人員定位系統已覆蓋井下主巷和主要分支巷道。系統運行可靠。
2、安全監測監控系統
采用一套多層次多功能的綜合監控系統網絡,使不同功能的的應用系統進行信息聯通與共享,協調有序的運行,以充分利用各監控子系統的信息資源與設備資源,為礦井管理和決策提供準確的基礎數據。礦井安裝有一氧化碳、溫度、風速等傳感器和視頻監控探頭,實現了對礦井監測監控的全覆蓋,機房設施齊全,機構人員設置到位,各項規章管理制度健全,圖紙資料完善,系統運行穩定。
3、通訊聯絡系統
礦用無線通訊系統以網絡交換機和光纖組成的有線網絡為骨干,在井下設立若干無線通信分站,通過無線局域網絡覆蓋井下巷道,使礦用Wi-Fi手機能夠接入無線局域網絡,從而實現井上對井下(手機與手機,手機與固定電話之間)的語音通信及語音調度。通信線路覆蓋井下主巷和主要分支巷道,該系統運行可靠,可以完全滿足礦井通訊需求。
4、供水施救系統,采用地表自來水供水,經無縫鋼管輸送到井下各個供水地點,按標準設置了供水施救裝置,各工作地點管路已經實現聯通,完全可以滿足各處平時用水需求和災變情況下為人員提供應急施救的需要。
5、壓風自救系統,地面安裝有5臺40m?螺桿空氣壓縮機,采用無縫鋼管輸送壓縮空氣到井下各個工作地點,管路敷設和壓風自救裝置符合規定要求,按標準設置了壓風自救裝置,完全可以滿足各處平時用氣需求和災變情況下為人員提供應急施救的需要。
(二)安全避險系統預驗收結論
依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切實加強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的通知》的指示精神,并依照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六大系統”的建設規范(送審稿),結合礦山的現狀實際情況,我公司制訂了金屬非金屬礦山人員定位、監測監控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通信聯絡系統驗收標準。參加預驗人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務實的工作態度,對照標準逐項進行了認真的檢查,根據復查結果,我礦人員定位、監測監控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通信聯絡系統建設安裝使用到位,系統運行可靠,全部合格。
上一篇:綜合部副部長個人工作總結
下一篇:假期安全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