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信息的快速傳遞依賴于電信業的全面發展。隨著通信設備自動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機房一一作為現代通信的樞紐,其安全工作已成為重中之重,一旦發生火災,將導致整個通信網絡的癱瘓,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而近年來,電信機房的火災事故卻未間斷過:2002年2月27日,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通信樓二樓無人值守市話傳輸機房,由于布放在上走線槽道底下的電源線老化短路而引起火災,造成海府局的市話出入局中繼大面積閉塞,出入局呼叫、數據通信、小靈通網絡、部分金融系統網絡、有線電視網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造成6500個接入網用戶通信中斷,52個中國移動通信基站的通信受阻;2002年5月25日,江蘇省泗陽縣電信局機房由于外部強電侵入,突發火災,造成全縣12萬戶程控電話癱瘓。
由于電信機房內電氣設備多,線路復雜,大部分的火災都是電氣火災,引發電氣火災的主要因素有:
(1)電氣線路短路、過載、接觸電阻過大等引發火災事故。如:1995廣東汕頭金砂郵電大樓的特大火災,就是因電線老化、絕緣性能降低而短路引起的;2001海南省電信公司微波大樓火災是因為電源接線端頭接觸電阻過大引起的;
(2)靜電產生火災。通信設備的運行及工作人員所穿的衣服等都能產生靜電。如果電信機房接地處理不當,產生的靜電負荷不能很快導人大地而是越積越多,一旦形成高電位,就會發生靜電導電現象,產生火花并引燃周圍可燃物發生火災;
(3)雷擊等強電侵入導致火災。雷電放電時所產生的電效應,能產生高達數萬伏、甚至數十萬伏的沖擊電壓,足以燒毀電力線路和設備,引發絕緣擊穿,發生短路引發火災。雷電放電時所產生的熱效應、靜電感應以及電磁感應都可能引發火災;
(4)電信機房內電腦、空調等用電設備長時間通電、設備故障引發火災。2000年5月北京電信公司大興縣青云店支局傳輸機房操作終端因長時間運行,致使顯示器自燃引發火災,造成傳輸機房癱瘓,2萬部固定電話用戶不能正常通信。
由于電信機房的用電設備始終處于24小時的工作狀態,容易疲勞和老化。機房電氣的消防安全,必須在設計時就要充分考慮。
1電氣線路應滿足電氣安全和遠期負荷發展的要求
1.1計算與導線截面選擇
有關建筑電氣設計規范,均要求在選擇導線時導體載流量必須大于負荷計算電流,但有些因素經常因疏忽而留下火災隱患。
(1)導線不同敷設方式(如明敷和暗敷;穿難燃塑料管保護和穿鍍鋅鋼管保護等),其散熱條件也不一樣,應根據具體情況修正導線的載流量;
(2)導線敷設部位的環境溫度校正:導線在地上、地下或空氣中敷設,均應按每年最熱月份平均溫度增加5℃來校正其允許載流量;并列敷設,其允許載流量應按并列情況進行校正;在吊頂(悶頂)中的溫度校正應加以特別重視,在電線、電纜截面選擇時可加大一級配置,同時取得其它設計工種的配合,保證吊頂內通風良好;
(3)應考慮用電量不斷增加的可能性。
在作電氣設計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將導線截面積適當放大1-2級,這樣做雖然會增加投資,但從長遠來看,卻是受益匪淺。
1.2線路敷設
電源線與信號線應分別敷設,必須并行時電源線應穿金屬管或采用鎧裝線;線路敷設時盡量采用暗敷,需要明敷時應特別注意在電線電纜的選用和敷設方式方面保證防火分區不因此而遭破壞;線路應與熱源保持一定的水平和垂直距離。
電線、電纜的選型:
(1)應盡量選用銅芯線,避免使用鋁芯線;
(2)必須根據電氣線路防火要求選擇使用阻燃型、耐火型或防火型的電線、電纜。這樣不僅能從電氣線路方面更好地防止火災發生,而且能更好地確保火災發生時消防用電備的用電可靠性和安全性。
2完善機房內、外部防雷電侵入系統
機房防雷的重點是防止感應雷入侵。感應雷是由雷閃電流產生的強大電磁場變化與導體感應出的過電壓、過電流形成的雷擊。根據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規定,進行防雷設計時,為防止雷電波從信號線或通信線引入,必須在出入設備的信號線和通信線接口、電源線等端口處加裝相應的避雷器,以限制感應雷擊產生的高電壓,從而保護設備的安全。機房布線不能沿外墻敷設,以防雷擊時墻內鋼筋瞬間傳導強雷電流時,磁場感應機房內線路而把設備擊壞。
此外,應注意選用質量可靠、性能優良、能量匹配恰當的避雷器,并由專業人員安裝。
3電源裝置接地的設計
根據電源裝置的技術要求和所處地區的地理、地質條件,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最高的性能價格比,盡量采用新技術和新材料來設計接地電阻的構成:接地電阻是由接地引線電阻、接地體、接地體表面與土壤的接觸電阻、從接地體開始向遠處(20m)擴散電流所經過的路徑土壤電阻,即散流電阻構成。
降低接地電阻的主要措施:接地電阻中前兩部分所占接地電阻的比例較小,起決定作用的是接觸電阻和散流電阻。故降低接地電阻阻值應從這兩部分開展工作,可采用接地體的最佳埋設深度、不等長接地體技術及化學降阻劑等技術來降低接觸電阻和散流電阻。
3.1垂直接地體的最佳埋設深度
根據公式:R=p/2πr=-p/2πL(p為土壤電阻率,L為垂直接地體的埋設深度)可見,R與L成反比,為使R減小,L越大越好。但對上式偏微分:aR/aL=-p/2πL2可得出:當增大L到一定程度后,降阻率aR/aL趨近于零。因此,在設計中應按接地網的等值半徑、
區域內的地質情況來確定,一般取1.5-3.5m為宜。
3.2不等長接地體技術
一般在接地網中,各單一接地體埋設的間距,等于各單一接地體長度的兩倍左右,此時電流流入各單一接地體時受到相互制約而阻止電流的流散,即等于增加了各單一接地體散流電阻,這種影響電流流散的現象,稱為屏蔽作用。可采用不等長接地體技術,即各垂直接地體的長度各不相等。在接地體的布置上,采取垂直接地體布置為兩長一短或一長兩短,以使接地體組間的屏蔽作用減到最小程度。
3.3使用化學降阻劑
降阻劑本身是一種良好的導體,將它使用于接地體和土壤之間,一方面能夠與金屬接地體緊密接觸,減小接地體與土壤的接觸電阻,形成足夠大的電流流通截面;另一方面,它能向周圍的土壤滲透,降低土壤的電阻率,在接地體周圍形成一個變化的低電阻區域,對降低接觸電阻及散流電阻有著明顯效果。
4適當采用感溫電纜式測溫系統
由于機房內布有大量的電源線和信號線,監測到線路異常的升溫對防止火災非常重要。采用感溫電纜式測溫系統對電纜溫度進行在線檢測,隨時了解電纜的溫度變化,及時發現電纜故障并進行報警。該系統具有良好的計算機界面、可顯示電纜溝道模擬圖、顯示傳感器所監測的實際位置及所有電纜型號、長度、截面、中間接頭位置等參數,當運行中電纜出現異常時,顯示畫面及事故音響同時出現,可通過計算機的電纜溝道模擬圖直接查看,并能迅速準確地判斷出發生故障的實際位置,提高了電纜運行的可靠性及技術管理水平。
5其余注意事項
電池室(閥控電池除外)應采用防爆型燈具,安裝排風設備,電源開關設在室外;機電設備的電源變壓器,傳送帶使用的電動機應安裝在不燃燒材料基礎上,并設置保護欄;長期使用的UPS不間斷電源,應對其發熱情況進行檢查,避免發生火災并加強防
火措施。
電氣線路、電氣設備應由專職電工按照規范安裝。照明線路在穿越吊頂或其它隱蔽處時要穿金屬管敷設,接頭處要安裝接線盒;機房內禁止私接亂拉電源線,需要使用臨時電源線時,要采用雙護套線。電氣線路不得穿越或穿人空調通風管道;機房嚴禁使
用磺鎢燈等高熱燈具,燈具與可燃物距離應大于0.5m。燈具的鎮流器不能安裝在可燃、易燃材料上;機房內不得使用電爐等熱器具。電源變壓器應安裝在不燃材料的基座上,并設置保護欄。
6電信機房應設置自動報警和惰性氣體自動滅火裝置
自動報警裝置宜采用具有感煙或感溫兩種功能的探測器,可設在天棚上、活動地板下、通風管道中、機器的內部、電源室、磁帶和磁盤的保護場所、電器備件保管場所以及通信裝置等地方。同時,在適當的部位還要增設手動報警裝置,以做到火災的早期發現;自動滅火裝置以選用二氧化碳滅火系統或煙烙習滅火系統為宜。在設有火災自動報警和自動滅火裝置的電子計算機房,應設置消防控制室;應有不問斷的專用消防電源和直流備用電源,有自動和手動兩種觸發裝置。設置自動滅火設施的區域,其隔墻和門的耐火極限應不低于1小時,吊頂的耐火極限不得低于0.25小時;空調系統應與報警控制系統連動控制,電加熱器的開關與通風機的開關也要連鎖控制。管通過機房的隔墻和樓板處應設防火閥,正常工作溫度最高不超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