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倉儲式超市是一種集營業場所和倉儲場所于一體的開架售貨式超級市場。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各類大型倉儲式超市以其方便、快捷、實用的特點,越來越受到廣大城市居民的喜愛。超市的規模越來越大,數量越來越多,用途也越來越廣。大型倉儲式超市一般樓層不高,但其體量較大,空間較高,多為全空調式建筑,加上超市內人員流動較大,儲存大量易燃物品,極易發生火災。出于經營和管理的考慮,超市中普遍存在著消防通道被擠占、消防出口被堵塞和消防應急設備被封堵等現象,為人員的安全疏散埋下極大的隱患。央視曾于2004年6月7日報道北京安貞華聯等超市因占用消防通道和堵塞安全出口被停業整頓。此外,為滿足經營需要,超市中一般采用超高結構的鋼質貨架,而鋼結構貨架在火災過程中極易發生倒塌事故,嚴重阻礙人員安全疏散。因此,研究和分析影響倉儲超市人員安全疏散對開展有效的防火檢查,為人民提供安全的購物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二、倉儲超市的火災特點
(一)內部可燃物種類多,電氣線路拉接繁雜,火災發生幾率高
倉儲超市商品的儲存量大,一般都在3~6萬種,存儲和銷售的針織布匹、服裝鞋帽、電器設備以及玩具等商品五花八門,且大多數為易燃物品,一旦發生火災會迅速燃燒,難以控制,危害性極大。因兼具倉庫的功能,堆積貨物還有發生陰燃的可能。此外,超市中空調、照明和裝飾等電器設備多,電氣線路拉接繁雜,電氣火災隱患尤為突出。
。ǘ┙ㄖ臻g大,多采用鋼結構,火災時易發生跨塌
超市為了方便貨物儲存和經營管理,常常采用大空間的建筑結構,建筑的凈高往往在8m以上,有些高度甚至超過10m,且占地面積較大。如重慶的“麥德龍”商場,占地面積46667m2,其中,建筑面積15998m2,商場面積13916m2,其余為停車泊位和廣場。單層高達10.2m,最大跨度達10.5m。該超市總共儲存商品2.2萬種,貨物價值達億元,可同時容納7000余名顧客購物。由于鋼結構造價低廉,施工期短,拆遷改造方便,現代的超市建筑多采用鋼建筑結構。但鋼材的強度隨溫度的升高下降很快,溫度達到500℃時強度降低約50%,所以鋼結構若防火處理不好,火災時屋頂極易垮塌。
(三)通道和出口通常被占用,貨架林立,疏散困難
為了經營便利,超市經營商常在超市內設置臨時展臺和貨架,擠占通道和出口。尤其在節假日、店慶以及超市開展各式的促銷活動期間,商家臨時搭建的銷售展臺和貨架擠占消防通道和出口的現象尤為突出,嚴重影響安全疏散。
另外,商家為了突出商品和賣場功能,目前絕大部分倉儲式超市都設置大型貨架,貨架高度在6m~8m之間,長度在10~30m之間,在疏散過程中嚴重阻礙人們視線,影響安全疏散。此外,由于商場內的鋼質貨架高,層數多,火災時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因而造成人員疏散和火災撲救困難。
三、倉儲式超市人員安全疏散的基本條件
火災中人員的安全疏散是指在火災煙氣未達到危害人員生命安全的狀態之前,將建筑物內的所有人員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區域的行動。而樓內人員能否安全疏散取決于所需安全疏散時間(Required Safety Egress Time,RSET)與可用安全疏散時間(Available Safety Egress Time,ASET)的相對大小。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則認為該建筑物內的人員疏散設計是合適的。
對超市而言,能否安全疏散的關鍵是超市內所有人員疏散完畢所需的時間必須小于火災發展到危險狀態的時間。起火并探測到火災并給出報警的時間td和發出警報到火災對人構成危險的時間th對安全疏散具有重要意義。為了保證人員安全疏散,必須使所有人員疏散完畢的時間小于火災到達危險狀態的時間。可用安全疏散時間ASET就是從起火到火災構成危險狀態的時間間隔,即:ASET = td + th
在火災過程中,人員疏散所需的時間大體可以按以下兩個階段來考慮:
①覺察前階段。在超市某處剛發生火災后,人們未必能及時發現,尤其是發生在較隱蔽區域暫時無人的地方,只有當火災增大到一定規模時,才可由火災探測系統探測到火災跡象,并發出報警信號。
、谟X察后階段。即人們聽到火災報警或發現火災信號到超市內所有人員全部安全疏散出超市的階段。實際上,這一階段包括確認火災、行動準備、疏散行動等部分。設從起火到室內人員覺察到起火的時間為tb,疏散準備所用的時間為tc,疏散到達安全地帶的時間為ts。
因此從起火到超市內人員成功撤離這些危險區域所必需的時間RSET為:RSET = tb + tc + ts 。因而保證人員安全疏散的基本條件是:RSET < ASET
四、影響人員安全疏散因素的分析
保證超市內人員安全疏散是一個涉及超市本身、火災發展過程和人員行為等因素的復雜問題。
。ㄒ唬┏斜旧硖攸c對安全疏散的影響
安全出口堵塞,通道被擠占,是影響安全疏散的突出問題。據有關資料統計,在近10年來發生的群死群傷特大火災事故中,疏散通道堵塞和安全出口鎖閉是導致人員嚴重傷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在全國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近100起特大火災中,三分之二以上都存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封堵或鎖閉的問題。大型倉儲式超市的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封堵或鎖閉,是影響超市內人員安全疏散的重要原因。安全疏散設施是在緊急情況下,確保建筑內人員安全逃生及事故情況下消防人員進入建筑的重要途徑。倉儲式超市的安全疏散設施主要有安全出口、疏散走道、樓梯間、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志等。
安全出口,是指保證超市人員安全疏散的樓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不同的超市有不同的安全出口形式。一般來說,超市中應設置足夠寬度的疏散走道、疏散樓梯和疏散門以保證人員疏散。若安全出口數量不足,火災時人員疏散很容易發生混亂現象。據筆者了解和調查,超市經營商常在超市內隨意設置促銷展臺,有的超市甚至將其促銷展臺就設
置在超市安全出口的中央,嚴重削弱了超市的疏散能力;倉儲式超市由于采用開架自選式銷售,通常每層只有一個進口和一個出口常開,經銷商出于超市防盜和管理的考慮,其它安全出口的防火門均被鎖住,盡管有些超市用電磁鎖和消防報警系統聯動,但用電磁鎖聯動并不可靠,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安全出口是千千萬萬人的生命線,必須時刻暢通無阻,火警時假若電磁鎖聯動失效打不開,后果不堪設想。超市的安全出口的種種原因會使得RSET大于ASET,人員無法安全疏散至室外安全區域。
超市內疏散走道是疏散時人員從超市購物區至購物區出口,或從購物區出口至疏散樓梯或外部出口等安全出口的室內走道。人員的疏散路線一般是按照從超市購物區至購物區出口,從購物區出口至超市出口,再從超市出口到室外安全區域的順序組成,在以上的任一疏散環節中出現問題,都將嚴重影響人員的安全疏散。商家為了突出商品和賣場功能,在超市購物區,購物通道兩側的貨架高度都在6m~8m之間,貨架的長度在10~30m之間,火災中嚴重阻礙人們視線,影響疏散。此外,倉儲式超市的貨架通常為鋼制材料,且貨架上儲存有大量的可燃貨物,一旦發生火災,鋼制貨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變形、坍塌,給超市中人員的疏散帶來更多困難。
再者,超市內疏散走道被擠占也是影響超市人員安全疏散的重要因素,通常設計單位和消防監督機構在設計審查時,對建筑審批比較嚴格,而對建成后內部設置不予重視。建審時,因為現場沒有設置貨架,疏散距離往往以直線計算。但超市建成后,由于貨物和貨架的安放,疏散距離的直線往往就變成了折線。這樣,由于貨物和貨架的安放而變長了的疏散通道就有可能不滿足消防設計規范的要求,影響人員的安全疏散。
客流變化對安全疏散造成很大壓力。超市的客流量具有隨時間變化的特點,在節假日、店慶以及開展各式的促銷活動期間,購物人員劇增。如深圳沃爾瑪山姆會員店,平均客流量每日3.2萬人,節假日一般可達6.5萬人,最高曾超過8萬人,若按日營業時間14h,人均購物時間為20min,則店內平均實時購物人數近800人,節假日為1600人,人均面積2.6m2,即0.38人/m2[6]。這樣的“人口密度”已接近影劇院、禮堂、體育館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然而在現實的消防設計和消防審核過程當中,往往對超市的人員密度估計不夠,對超市在節假日等特殊時期的人員密度考慮不周,為超市安全埋下隱患,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消防設施不合格影響人員安全疏散。疏散指示標志不明顯。疏散指示標志應安裝在距地面高度1m以下的墻面上,安裝間距不應超過20m。在實際安裝時,由于倉儲超市的空間高、跨度大,加之安放貨架的影響,有的可能要安放在貨架上,不便于引導人員進行安全疏散。
滅火器配置不當。滅火器配置是為了有效快捷地撲滅初期火災。但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經常發現滅火器配置中存在許多問題:一是數量不夠;二是型號不對(應配ABC,而配BC;應配氣體,而配干粉等);三是放置地點不當。倉儲式超市應嚴格按滅火器配置規范配備符合要求、達到數量標準的滅火器。滅火器要放置于通道邊,既便于取用,又不影響人員的疏散。
。ǘ┎煌馂碾A段對安全疏散的影響
火災前期煙氣影響人員安全疏散;馂倪^程中的燃燒狀況通常是不完全的,一般都會產生大量的濃煙。煙氣是火災中對人們的生命安全危害最大的因素。椐統計,在建筑火災中約75%~85%的死亡人員是由煙氣致死的。
一般說,超市火災初期產生的煙氣對人的危害主要體現在煙氣的高溫對人構成的灼傷、有毒成分對人的毒害以及煙氣的減光性對人的能見度和步速的影響幾個方面,尤其是煙氣的減光性和刺激性對人疏散時步速的影響,在人員的安全疏散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無論是否有刺激性的煙氣,都會影響人員疏散的步行速度,特別是倉儲超市由于商品的儲存量大,這些可燃物的煙氣中不僅含有大量沒完全燃燒的組分,而且含有CO、HCN、SO2等很多有毒、有害的組分,限制人員的步行速度,影響安全疏散。
火災中期超市中貨架發生坍塌影響人員安全疏散。倉儲式超市的貨架通常為鋼制材料,雖拆裝方便,但隨著火場溫度的升高強度下降引起坍塌的危險。我們知道,300℃左右鋼材強度開始下降,500℃左右強度下降近一半,700℃強度喪失殆盡。因此,鋼材雖屬不燃材料,但在火災的高溫作用下其強度急劇降低,導致貨架變形、坍塌,給超市中人員的疏散帶來更多困難。特別對于臨時搭建在通道或出口處的貨架和展臺起火,將使疏散人員無法靠近附近的安全出口,這些安全出口就如同虛設,嚴重影響人員的安全疏散。
超市發生轟燃對安全疏散的影響。建筑防火設計有一條重要的原則,即建筑物一旦起火,要設法延長火災初期階段的時間,以便有充足的時間對人員進行疏散。當超市發生火災,兩個方面的因素決定火災發生轟燃的快慢,一是空氣的供給,二是熱量的損失。在火災的撲救過程中,由于破拆等原因會使大量空氣進入火場,有可能出現轟燃。如果超市火災過早出現轟然,使火災迅速轉入旺盛期,在一片火海人員中逃生的希望幾乎為零。
(三)火災中人員異常心理和行為對安全疏散的影響因素分析
火災中人員的行為是相當復雜的,一般情況下,動機、行為、目的三者的指向是一致的,即使在過程中出現三者指向的偏移,人的生理系統會通過反饋自動修正心理與行為系統。但在火災情況下,由于遠離室外安全地帶的焦慮與對煙氣的恐懼交織在一起,“心理—行為”系統將會發生異常[11]。主要表現為:
①“行為—動機”歷程縮短。從感知火災信號到做出行動反應,一般在5—10s,在這個過程中超市中疏散人員缺乏理智的分析判斷過程,行為具有紊亂性。
、凇皠訖C—行為—結果”的不一致性;馂陌l生時,疏散人員常會出現與結果不一致的甚至相反的行為,如習慣往狹窄角落或有光亮的地方奔跑,甚至從高處往下跳等反常行為。
③行為的盲目性;馂臅r人們都隨其他奔跑人流或無煙火的地方撤離或按照自己最熟悉的出口奔跑,一旦出口受阻就只能原路返回,在返回途中有可能因被煙火封堵而遇難。
④行為的排他性。人們在逃生時,往往不顧他人,全部精力都致力于盡早地逃離火災現場,導致混亂和擁擠,即使在撤離人員不多的情況也會如此,從而延誤時間,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菪袨榈臒o序性和多向性。由于每個人的心理素質的差異,所選擇的逃生方式呈現出無秩序性和多種可能性。
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遇到火災的第一反應、能否合理選擇逃生路線、遇到煙氣反應如何等是決定能否安全疏散的至關重要的因素。經過統計,顧客進入超市的時候,只有10.1%的人員一定會留意超市內的消防設施和明確安全疏散通道。其余的人員不會留意(33.9%)或是偶爾留意(56.0%),這些人員在超市發生火災的緊急情況下,很難在短時間里找到合適的安全出口,貽誤最佳的疏散時機。對于大型的倉儲超市,由于超市內結構復雜,疏散距離長,加之對疏散出口的位置不明確,慌亂之中尋找安全出口勢必會給人員的安全疏散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
在得知火災發生后,絕大多數的人會采取理智的疏散方法,會立即進行疏散(30.3%)和主動啟動消防報警按鈕后進行疏散(28.1%),或在疏散過程中主動幫助他人(12.1%)和采用自救行為(17.1%)進行安全疏散。有6.6%和2.3%的人會采取原地避難和收拾貴重物品的行為。在建筑火災中,原地避難是疏散道路不暢,確實無法進行安全有效疏散的情況下采取的一種自救方法,然而在超市為了方便貨物的購買和儲存,往往采用大空間,大體量的建筑結構,發生火災后煙氣和火勢會迅速蔓延,在這樣的建筑結構中,很難找到一個可以適合原地避難的場所,所以在超市火災中進行原地避難是不可取的。發生火災后,收拾貴重物品的行為更是危險。
在對超市的工作人員的調查結果中,大多數的超市曾經組織過消防安全疏散演練,并對員工進行過安全知識教育,使得大多數的超市工作人員熟悉了超市的安全出口,這對引導顧客有秩序地進行安全疏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仍有17.3%的人不熟悉超市安全出口,更危險的是有16.7%的超市工作人員會先整理商品和財務,為防止顧客趁火行竊待全部顧客疏散完畢后自己再離開火場,這在引導顧客正確疏散和保護自身的安全方面是非常不利的。
5.改進意見
通過分析,對倉儲超市的消防現狀提出以下改進意見:
(1)做好審查和監督工作。尤其是對超市的通道和出口的審查監督,充分考慮內部設置對疏散距離的影響。
。2)嚴格控制客流量,防止超市在特殊時間的客流量超出超市的實際設計能力。
。3)商家要履行對顧客的消防安全告知義務。采用廣播或在出入口等明顯部位張貼疏散示意圖等方法告知顧客本超市的疏散預案和疏散路線。
(4)合理設置消防設施,正確設置疏散指示標志和滅火器,嚴格按照規范設置防排煙和自動滅火設施,對鋼結構進行防火處理。
(5)對超市的工作人員進行必要的消防安全培訓和疏散演練,制定疏散預案。
下一篇:關注消防守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