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廣東省汕頭市一服裝廠發生火災,造成13人死亡、1人特重度燒傷、直接經濟損失達75萬元的特大火災事故。慘痛的事故教育我們:勞動密集型企業的防火安全決不容忽視!下面筆者結合多年來的消防監督工作經驗,從多個角度全方位與各位讀者一起探討如何做好勞動密集型的企業消防安全工作。
一、當前勞動密集型企業普遍存在的火災隱患。
1、易燃物品多,火災荷載大。
目前,服裝、制鞋、一次性打火機等生產企業使用了大量的可燃物品以及易燃易爆危險物品,這些物品在使用時都極易導致火災發生。而且這些物品燃燒后會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氰化物等有毒氣體,給員工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有些企業由于廠房面積較小,未設置獨立的倉庫,車間與倉庫混雜,老板往往只重視防盜措施,卻忽視防火安全,認為安全只有投入,沒有效益,甚至將生產的易燃物品堆放在疏散通道上,在火災情況下,極易導致火燒連營的局面。
2、消防安全先天不足,火災隱患十分嚴重。
大部分勞動密集型民營企業沒有很好的進行消防規劃,周邊建筑沒有設置必要的消防車道,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無法快速地到達火場。與此同時,廠房之間、車間與車間缺少必要的防火間距,建筑毗連嚴重,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蔓延趨勢。而且,民營企業的廠房、倉庫、宿舍的建筑工程多采用簡易結構。如鋼鐵棚結構,這種建筑多屬三級耐火等級,一旦起火,火勢蔓延快,抗御火災的能力非常低,且在較短時間內主體結構就會被破壞,撲救火災的時間非常短,容易造成重大財產損失。部分企業租借他人廠房進行生產,這些廠房本身未經消防審核、驗收,未設置必需的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以及室內外消火栓,達不到消防安全要求。
3、缺乏必要的消防設施。企業基礎消防設施薄弱,特別是室內外消火栓的數量嚴重不足,消防用水嚴重缺少,火災發生后難以撲救。有的工業園區消防給水管網管徑過細,水壓過低,無法滿足消防用水的需要;而有的工業園區甚至尚未建成市政消防供水設施。由于部分工業園區急于上馬,企業廠房的設計、施工未經消防審核,廠區內未按要求設置室內、外消火栓,移動式滅火器材等消防器材配備嚴重不足,滅火器配置不合理、選型不符合要求,以致初起火災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4、管理人員、企業職工消防安全意識淡薄。企業老板及員工對消防安全知識認識不足,不重視火災的預防和管理,不懂消防器材的操作和初起火災的撲救,致使火災連續發生。同時,企業內部電氣設備、照明燈具以及電氣線路數量多、分布廣,但廠房的電氣線路、設備大多是由非專業電工安裝。因為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廠房內電氣線路及電器設備的選用、安裝不符合規范要求,電線亂拉亂接、閘刀裸露,應該防爆的場所未采用防爆電器的現象隨處可見。違章操作、違章用火、違章用電的現象普遍存在,留下火災隱患。
5、疏散出口不足,疏散寬度不夠。為確保消防安全,規范要求廠房必須有足夠的疏散出口和一定的疏散寬度,但實際情況卻是企業的疏散寬度嚴重不足、車間的疏散出口缺少,達不到規范規定要求。發生火災后,往往造成疏散困難,再加上工人上崗前大多數都未經消防安全培訓,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識和逃生知識,自救能力差,一旦發生火災,容易導致人員傷亡的嚴重后果。“5•19”火災事故正好說明這點。
6、電氣設備使用和設計不當。電氣設備引起火災的主要原因有:電氣設備過負荷、電氣線路接頭接觸不良、電氣線路短路;照明燈具設置使用不當,如將功率較大的燈泡安裝在木板、紙等可燃物附近,將日光燈的鎮流器安裝在可燃基座上,以及用紙或布做燈罩緊貼在燈泡表面上等;在易燃易爆的車間內使用非防爆型的電動機、燈具、開關等。從而使小隱患釀成大事故,給企業造成致命的創傷。
7、操作技術不夠專業,保護措施不健全。違規操作是引發事故的導火線,如違反安全操作規程極易產生各種靜電,通常是操作不規范引起摩擦、撞擊而產生靜電。而因靜電引起的火災事故更是屢見不鮮。如易燃、可燃液體在塑料管中流動,由于摩擦產生靜電,引起易燃、可燃液體燃燒爆炸;輸送易燃液體流速過大,致使大量靜電荷積聚,產生火花引起爆炸起火;在有大量爆炸性混合氣體存在的地點,身上穿著的化纖織物的摩擦、塑料鞋底與地面的摩擦產生的靜電,引起爆炸性混合氣體爆炸等。
二、做好勞動密集型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幾點可行辦法。
各地消防機構和安監部門應對轄區內企業所存在的火災隱患做到及時發現,及時督促整改,對存在重大火災隱患要依照有關規定及時建檔立案,組織專家論證和分析原因,擬定整改方案,依法限期責任單位清除隱患。
1、建立防火安全組織,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各級政府應加強對企業消防安全工作的領導,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層層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并把對企業的消防安全工作納入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年度工作考評之中,確保企業的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實處。
企業也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及各地規章制度的要求開展消防安全工作,規范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單位防火安全領導機構,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明確各級消防安全責任人,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并將責任落實到車間班組。規范電氣設備和消防器材的配備。要督促企業規范加工場地的各類電氣設備的線路敷設和安裝使用。電氣設備應設置短路保護、過載保護等,安裝保護罩,防止粉塵進入電氣設備引起短路而發生火災。企業應設專職電工,經常對電氣設備進行檢修,保證用電安全。要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修建可靠的消防水源,并設立室內外消防給水系統。對單位較小或確有困難單獨設立的,可以按照“共同出資、互助互利”的原則,共同設置消防水池,不斷增加消防基礎設施投入。對廠房內的滅火器材的配備設置應嚴格按要求進行配置,加大隱患整改力度。對企業防火檢查發現的火災隱患或公安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改正的火災隱患,企業主應從資金、人員上保證整改措施的落實,確保車間與倉庫的防火分隔,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倉庫,安全疏散設施,室內外消火栓系統,電氣線路的敷設,電氣設備的安裝,倉庫的防火安全管理,倉庫的照明燈具以及貨梯的設置等符合消防安全技術規定。
2、加大消防監督力度,保證企業安全生產。
在開展企業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工作的同時,公安消防機構和安監部門要組織對企業進行認真細致的監督檢查,對存在的火災隱患要及時制發法律文書,通知業主限期整改、消除火災隱患。同時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積極幫助業主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既可以較少的資金投入來整改火災隱患,又不致對企業的正常生產造成太大的影響。如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天然湖泊、河流、地下水井作企業的消防水池,調整車間的樓層位置,盡量使人員密集車間設置在廠房的層。而對那些拒不整改火災隱患的企業,公安消防機構及安監部門要用好用足法律法規嚴肅查處,徹底解決安全疏散、車間與倉庫的防火分隔、建筑消防設施等老大難題,堅決預防和遏制企業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
3、制定、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
企業應根據自己生產的特點,建立健全消防組織機構,確定從廠部、車間、倉庫到班組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明確消防安全職責,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組織制定包括防火巡查、檢查,安全疏散設施管理,火災隱患整改,用火、用電管理,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倉庫防火安全管理,滅火應急疏散預案演練,以及電氣設備的檢查和管理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保障消防安全的各種操作規程,并將原料、成品倉庫、使用、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場所以及人員密集車間確定的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實行嚴格管理。成立應急隊伍,提高應急搶險能力。
4、定期組織開展滅火演練。
各勞動密集型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特點,組建群眾性的義務消防組織,配備必要的器材,制定滅火預案并加強演練。以班組骨干、保安人員組成的義務消防隊為主,定期組織一次滅火和緊急疏散預案的演練,通過檢驗滅火組織指揮、報警和接警處置程序、應急疏散、撲救初起火災以及通訊聯絡、安全防護和救護的程序和措施,不斷完善滅火、應急疏散預案,增強員工的心理素質,提高企業抵御火災的應變能力。
5、認真開展防火自查。
勞動密集型企業應當至少每月進行1次防火檢查,重點檢查室內外消火栓系統的運行情況,滅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況,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員工集體宿舍的用火用電情況、安全疏散設施情況,倉庫防火安全管理情況,以及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的防火防爆措施情況,并確定企業消防管理人員、水電工以及保安人員,加強對車間、倉庫的夜間防火巡查,及時糾正違章行為,妥善處置火災危險,保證企業尤其是夜間加班趕訂單時的消防安全。自覺履行消防安全職責,配合消防部門開展消防工作,建立一套“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接受監督”的企業內部消防安全管理機制,著力提高企業的自防自救能力。
6、加強宣傳教育,實行全員防火責任制。
勞動密集型企業要想有效地控制火災,宣傳教育工作尤為重要,可通過各種有效宣傳,如舉辦消防知識培訓班、組織員工觀看消防宣傳錄象、組織員工到消防站參觀等多種方式,使大家認識到火災的危害,提高企業內部電氣設備方面的技術管理水平。對電工、電焊工及電氣操作、運行、管理人員等特殊工作實行持證上崗。杜絕不合格電氣設進入企業、工廠,杜絕違規操作和有關電氣設備隱患的失控漏管。企業應當組織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員工進行上崗前的消防安全培訓,采取豐富多彩、貼近工廠實際的形式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在提高員工消防安全意識,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識和消防技能的同時,積極引導員工從企業的實際出發,認真思考企業的防火措施、滅方法,努力提高宣傳教育培訓的實效。
7、提高員工火場逃生的能力。
除災害本身的猝不及防外,缺乏救護知識也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企業要積極引導員工保持鎮靜,克服驚慌心理,謹防心理崩潰。這就要求企業加強平時的教育訓練,塑造員工良好的心理素質,遇事沉著冷靜。火災的出現,并非意味著已無路可逃,相反,要堅定求生信念,使心理保持穩定,正確估計火災形勢,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逃生條件脫離險境。在危難時刻,不要局限于利用原有的疏散通道,應開動腦筋多想辦法,才能死里逃生。逃生、報警、呼救要結合進行,防止只顧逃生而不顧報警與呼救。在火場中或有煙室內行走,應盡量低身彎腰以降低高度,防止窒息或中毒。要正確估計火勢的發展和蔓延勢態,不得盲目采取行動。房間外墻壁上有排水或供水管道時,有能力的人,可以利用管道逃生。不要乘坐普通電梯。因為電梯井直通大樓各層,煙霧、高溫、熱氣很容易進入,高溫可能使電梯因失控或變形而不能行走,煙霧、熱氣可能危及人生安全。更不能盲目跳樓。即使被大火困在房內無法脫離,也要利用一切可行的方法,堅守“陣地”,耐心等待救援,非到煙熏火烤,不要采用跳樓的方法。
我國是一個勞動力資源大國,勞動密集型企業在江蘇、浙江、廣東等省份大量存在,做好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對于減少我國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減少人員的傷亡有重大意義。我們應從講政治的高度,做好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維護好全社會安全生產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