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淺談我國石油海上運輸安全體系建設

2007-12-17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海運作為我國石油進口的主要渠道,如何確保其安全已經引起了政府和企業的高度重視。
  
  一、我國石油海上運輸安全體系建設現狀
  
  石油海上運輸安全體系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通常而言,它至少應包括航線安全、運輸船舶安全、承運份額安全、防污染安全、接卸地點及儲存安全等方面的內容。
  
  我國石油海上運輸安全體系建設的現狀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運輸通道的替代可能性小,海上運輸航線仍主要依賴馬六甲海峽
  我國進口石油主要來源于中東和非洲,運輸船舶都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度依賴引發了多種替代方案的研究,包括水路替代方案和陸路替代方案,如安納線支線、泰國運河、中緬石油管道、中哈石油管道等。
  目前,除中哈石油管道已經正式啟動外,安納線修支線尚在討論之中,其余方案在短期內不會實施。因此,將來我國石油進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以海上運輸為主,運輸通道的替代可能性較小。雖然中國石油進口趨向多元化,但中東地區和非洲地區仍是我國進口石油的主要來源地,海上運輸航線必須經過馬六甲海峽。這種過度依賴馬六甲海峽的情況,有人稱之為中國的“馬六甲困境”,其實,“馬六甲困境”不只是中國的問題,日本、韓國同樣存在這一問題。如果戰爭爆發,中國石油不僅僅在馬六甲海峽存在安全問題,海上通道任何一點被封鎖,都有可能導致石油供應中斷。
  
  2、承運本國進口石油份額偏低
  目前,中國船東承運本國進口石油的份額僅有10%左右,這主要是由于船隊規模不足,尤其是VLCC運力不足造成的,也是國內各油輪船東VLCC船隊規模較小,缺乏競爭力的緣故。
  2004年中國原油進口1.2億噸,91%通過油輪運輸,其中只有1100萬噸是由國輪承運,僅占海運量的9%,其余部分均由外國航運公司承運。特別是在中東東行和西非東行航線上,中國航運企業承運的份額更少,而這兩條航線恰恰是中國原油進口的主要航線。
  我國自1993年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以來,短短十多年,原油進口突飛猛進。2004和2005年,原油凈進口量連續兩年達到1.2億噸;到2020年,這一數字有可能飆升至3億噸。如此龐大的進口量,一旦遇到戰爭、外交或是政治上的聯合制裁以及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政府無隨時支配和控制的油輪船隊,我國將面臨斷油、缺油的危險。
  
  3、船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我國大型油輪船隊經營正處于起步階段,絕大部分船公司目前主要致力于加快船隊規模的發展,而在安全管理方面,與國際知名公司相比,則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
  國際社會對油輪防污染要求越來越嚴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石油公司可以自由選擇承運人,溢油事故中石油公司不可推卸的責任使其在選擇承運人時更是十分謹慎,我國國內船東承運本國進口石油份額偏低與船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及信譽不無關系。因此,國內船公司在發展自身運力的同時,應同步加強油輪安全管理工作,這也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爭取提高進口石油承運份額的重要手段。
  
  4、港口接卸能力不足,不能保障進口石油的需要
  
  目前,全國沿海共有原油卸船泊位25個,總接卸能力為每年1.2億噸。其中20萬噸級及以上港口碼頭6個,分布在青島港、寧波港、舟山港、茂名港、湛江港和大連港。在2005年湛江港30萬噸級原油碼頭建成投產之前,中國重要的石油消費和加工基地華南地區,只有水東一個單點系泊裝置,原油接卸主要采用水上過泊的方式。大型油輪泊位的不足,已經嚴重制約了華南地區石化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即使在港口較多的環渤海灣地區,由于航道深度不夠,缺乏20米以上的深水航道,大噸位油輪不能抵岸靠泊,卸貨時也要采用水上過泊方式。
  從我國油輪碼頭現有情況看,進口原油運輸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一是缺乏20萬噸級以上的大型深水泊位。全國沿海20萬噸級以上大型專業化原油碼頭接卸能力也只有6000-7000萬噸左右,遠遠低于大型油輪的進口運輸量。從今后的發展趨勢看,我國外貿進口原油將主要依賴大型遠洋運輸船舶,綜合考慮未來我國原油進口量增長的趨勢,加快大型原油接卸碼頭和泊位的建設已迫在眉睫。另外,環渤海地區港口腹地石化煉廠較多,但這一區域的原油港口布局仍不盡合理,原油碼頭建設相對落后。
  
  5、對單殼油輪航行我國海域未做出明確的限制性規定
  
  MARPOL73/78公約附則自執行以來,許多國家相繼采取措施,對進港油輪進行嚴格限制。1990年,美國參、眾兩院通過了《1990年油污法》,對單殼油輪在美國水域的營運做出了嚴格的規定。2003年,歐盟15個成員國一致同意,禁止使用單殼油輪運送重油,禁止使用船齡在23年以上的單殼船,并在2010年之前完全禁止使用單殼油輪。
  這些限制性政策致使大批老舊油輪涌向不發達國家和制度執行不嚴格的國家,而我國目前還沒有限制單殼船進港,這無疑增加了我國沿海海上溢油事故的隱患,使我國沿海海域面臨更大的油污風險。
  
  6、沿海石油儲存能力不足
  
  第二次石油危機后,世界很多國家都建立了石油戰略儲備。按照國際能源機構(IEA)制定的標準,當石油供應中斷量達到需求量7%的時候,就是能源安全的警戒線。目前,20多個IEA成員國總儲備量超過40億桶原油,相當于114天的進口量。日本擁有的石油儲備量足夠全國使用半年以上;韓國的政府石油儲備和民間儲備超過100天;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可以持續155天左右。
  目前,我國尚沒有戰略儲備性庫存,生產性周轉庫存也極為有限,石油系統內部原油的綜合儲備天數僅為20余天。當然,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基地正在加緊建設中,一期工程已經開始運作,但大連、黃島、鎮海、舟山四大石油儲備基地建成使用后,其儲量只相當于中國30天的石油進口量,根本無法滿足應對國際重大突發事件的需要。
  
  二、政策建議
  
  由此可見,我國的進口石油海上運輸安全體系建設仍存在許多不足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實施石油進口多元化戰略
  如前所述,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石油進口仍將以海上運輸為主。在這種情況下,應通過海上護衛、加強國際合作等途徑確保我國油輪海上運輸安全,逐步加強海軍實力,強化對我國油輪運輸安全的防護工作,重點加強對海上運輸沿線國家的合作,特別是東南亞地區。
  與此同時,要逐步強化進口石油多元化戰略。進口石油渠道多元化是世界各國普遍采取的策略,也是我國國民經濟與石化工業生產布局的需要,所以,必須建立多通道、多方向和多種運輸方式的進口石油運輸體系。要充分協調好我國與其它國家之間的關系,積極參與國際主要石油運輸通道的建設,結合投資主體多元化,通過建立股份制企業,與鄰國或過境國結成利益共同體等措施,加強通道的安全性,確保我國石油運輸的安全通暢。
  
  2、推動我國油輪船隊的發展
  從長遠發展來看,政府應鼓勵、推動我國石油進口商與我國大型航運企業合作發展石油運輸船隊,我國自己控制的大型油輪船隊至少能滿足我國進口原油50%的運輸需求。這樣,我國進口石油海上運輸安全才有基本保障,從而保證能源安全戰略的實現,進而使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大背景下安全、健康運行。參照國際通行做法,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政府主管部門應創造條件,積極促成石油公司與油輪船東大量簽定長期租船合同,這樣既可以使石油公司穩定地控制運力,也可以使船東在獲得長期穩定的貨源保障后,有計劃、有目的地訂造新船。此外,在當前的形勢下,為加快大型油輪船隊的建設,政府應根據主力油運公司的油輪船隊發展計劃,安排專項貼息貸款,并適當提高貼息率,降低資金成本,扶持大型油輪船隊的發展。
  
  3、加強油輪運輸的安全管理
  作為特種貨物的運輸工具,油輪的安全性更為重要,油運公司應強化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應急防范能力。針對我國油輪船東目前普遍存在的安全管理基礎薄弱這一問題,應從提高人的素質這一根本環節入手,加強教育和培訓,培養和鍛煉一批高素質的專業化油輪船員和油輪管理人員。
  政府主管部門應從租賃、購置、港口國監控等環節全面加強對油輪的管理,提高營運油輪的船舶性能。在大量進口石油租用外輪承運的情況下,尤其要加強對租船活動的管理。目前我國對光船租賃,在申請、檢驗、營運等環節已有比較完善的規定,但對期租、航次租賃尚缺乏有效的監管,應盡快建立相應的監管制度。
  此外,在環保呼聲日益高漲的情況下,針對歐美等發達國家加強對老舊油輪,尤其是單殼油輪的營運限制而出現的低標準船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集中的趨勢,應及早研究對進入我國海域的老舊油輪、單殼油輪做出限制性規定,減少油污風險,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確保可持續發展。
  
  4、加強大型油輪碼頭的建設
  我國目前石油港口接卸能力不足,尤其大型原油碼頭接卸能力不能滿足進口石油的需要,布局也尚未形成合理局面。根據海運強國發展戰略,到2010年,我國原油接卸碼頭能力與吞吐量之比應不低于1.15,原油碼頭接卸能力可適應外貿進口量80%采用20萬噸級以上船舶運輸的需要,與日本等國水平相當。這就要求大型油輪碼頭建設適度超前,到2010年需增加建設7-9個20萬噸級以上原油碼頭,20萬噸級以上碼頭接卸能力提高到1.32-1.55億噸的水平,并做到沿海主要港口原油碼頭的合理布局。2010-2020年期間,在我國沿海再建設8個25萬噸級以上大型原油接卸深水泊位,接卸能力在8000萬噸左右,主要分布在環渤海灣、華東和華南地區。到2020年,沿海原油進口接卸能力將達到2.6億噸左右。
  
  5、合理規劃戰略石油儲備
  一期儲備基地主要布局在華東及環渤海地區。我國油氣供需結構表明,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特別是華東和華南地區,石油消耗量大,對進口石油依賴性強,是最容易受到國外石油供應變動影響的地區。另外,這些地區運輸發達,通過發達的海運方式可以與國際市場緊密相連,高速公路及鐵路網可以與內地密切相通,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可以迅速將儲備油投向市場。目前,華南地區石油戰略儲備基地還未列入計劃之中,國家應加快戰略石油儲備基地規劃的步伐,盡快確立第二批戰略石油儲備基地規劃。
  據悉,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天數預期為90天,達到這一規模,我國的石油供應安全將得到很大的保障。但在中國這樣一個石油消費大國建設大規模的戰略石油儲備,系統工程會牽一發而動全身,應統籌規劃,借鑒美、日等國的石油儲備經驗,有計劃地建立我國的石油儲備制度,分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國特點的石油儲備體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晴隆县| 广安市| 轮台县| 邹平县| 阿巴嘎旗| 陆川县| 西青区| 远安县| 崇信县| 五台县| 德化县| 新蔡县| 宜宾县| 榆中县| 嘉义市| 萨嘎县| 阿勒泰市| 新绛县| 吉林市| 建瓯市| 金华市| 永州市| 应城市| 汝州市| 常山县| 搜索| 介休市| 高平市| 唐山市| 武清区| 吴旗县| 大埔县| 武城县| 绥滨县| 宁城县| 和田市| 九龙坡区| 咸丰县| 福建省| 大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