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企業組織大檢修現場攝影賽。有幅初評為一等獎的圖片卻因一細節問題被取消了參賽資格,原因是檢修現場作業人員雖身著工裝,也戴有安全帽,但安全帽的下領帶沒有系上。
由此使筆者聯想到現實中不少類似的場景:人們頭上戴著安全帽,卻沒有做到按要求正規、正確地戴,下頷帶要么隱藏在帽內,要么閑置在腦后,有時出現在下頜,也是松松垮垮。在一些人看來,小小下頜帶似乎成了可有可無的“象征”,隨心所欲不按要求戴安全帽也漸成習慣,以至于有的安全管理人員對此也熟視無睹。
筆者就此詢問了安全管理人員,并從網上搜索后證實:正確戴安全帽必須注意兩點:一是安全帽由帽襯和帽殼兩部分組成,帽襯和帽殼不得緊貼,應有一定間隙,當有物料落到安全帽殼上時,帽襯可起到緩沖作用,不使頸椎受到傷害;二是使用時必須系緊下頜帶,避免因使用者不同作業姿勢使安全帽脫落而失去防護效果。
可見,如果我們在不經意間或是習以為常間淡看了這些看似瑣碎的細節,就很有可能留下潛在的隱患,成為引發事故的導火索。有人對發生物體打擊的事故進行分析后得出結論:由于不戴安全帽或者未按正確的方法戴安全帽的受傷者占事故總數的90%!面對這些用鮮血甚至生命換來的數據和教訓,我們難道不應該從規范戴好安全帽、系緊下頜帶等細節做起,養成處處遵章守紀的習慣嗎?
上一篇:苯胺裝置:事故原因不在你
下一篇:化工安全與媒體“獨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