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安全生產負責的關鍵是什么?
2004-09-06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我國目前實行“企業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勞動者遵章守紀”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這個管理體制把“企業負責”放在第一條,表明企業在安全生產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生產經營實體,所以加重企業對安全生產應負的責任有著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企業對安全生產負責的關鍵是要做到“三個到位”,即責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所謂責任到位,就是企業必須全面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企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核心。國務院批轉勞動部《關于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意見》對責任到位提出了具體要求,把“管生產必須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作為安全生產的原則;明確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本企業安全生產應負全面責任;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職,在其分管工作中涉及安全生產內容的,也應承擔相應的領導責任。企業在制定安全生產領導責任制的同時還應當制定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做到全面覆蓋,安全責任落實到位。
所謂投入到位,就是企業要確保對安全生產的資金投入。企業要推行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要建立安全激勵機制,安全獎勵基金要到位;企業對重大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需要治理和整改,安全措施經費要到位;企業要開展安全生產的技術開發、推廣和應用,安全科研經費要到位。另外,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和培訓等等都要有一定資金投入來給予保證。所以,企業應把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列人年度計劃中,專款專用,定期審查。企業的安全投入必定會產生可觀安全效益。如果企業沒有必要的安全投入,一旦發生事故,給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將是巨大的。
所謂措施到位,就是企業要嚴格按照國家關于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詳盡周密的安全生產規劃,并按照規劃內容認真做好落實工作。企業在新建、改建、擴建工程時,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使用。企業必須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選派責任心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擔任安全管理工作。企業工會組織應對安全生產工作實行監督,企業應不斷改善職工的勞動條件,制定防毒、防塵措施,使職工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工作。企業應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各類隱患。企業應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教育他們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有關法律、法規,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遵守勞動紀律,不違章作業并制止他人違章。企業應經常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防護知識的培訓,使他們熟練掌握崗位安全操作技能,提高職工自我保護和處理突發事故的能力?傊,企業只有認真落實各項安全措施,才能逐步做到本質安全。
企業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安全生產方面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是很多的。其中既有社會方方面面因素的影響,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就應該認真履行在安全生產方面應負的法律責任,這也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
江澤民總書記指出,堅決樹立安全生產第一的思想,任何企業都要努力提高經濟效益,但是必須服從安全生產第一的原則。企業只有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堅持做到責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才能真正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