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安全社區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安全社區必須符合以下標準:
1.有一個負責安全促進的跨部門合作的組織機構;
2.有長期、持續、能覆蓋不同的性別、年齡的人員和各種環境及狀況的傷害預防計劃;
3.有針對高風險人員、高風險環境, 以及提高脆弱群體的安全水平的預防項目;
4.有記錄傷害發生的頻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5.有評估安全促進項目、工作過程及變化效果的評價方法;
6.積極參與本地區及國際安全社區網絡的活動。
在總結安全社區建設和發展經驗的基礎上,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在上述六條標準的基礎上,又對交通安全、體育運動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工作場所安全、公共場所安全、用水安全、兒童安全和學校安全等9個方面提出了各自7項具體指標。
安全健康工作與安全社區建設相輔相成
目前,安全健康工作已從傳統的部門、行業、單個組織和個人預防發展到社區、城市、社會、國家乃至國際層面,事故預防已從生產事故、交通事故預防擴大到家居安全、學校安全、運動休閑安全、老年人安全、兒童和青少年安全、自殺和自殘預防等方面的全過程之中。
安全促進、安全社區建設等概念成為事故預防的理念,強調了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可量化的安全目標,重視整合各方面、各部門的資源,通過最基層的社會組織來構建全社會長期、持續的安全基礎。國外實踐證明,上述理念和具體實施的方法、措施是有效的。
為推動我國安全社區建設,國家安監局委托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與世界衛生組織建立工作聯系,結合國際安全社區6條標準和有關指標,制定符合中國社區特點的實施指南,先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試點,逐步推動全國的安全社區建設。
針對我國安全健康工作實際,建議在加強對重大事故預防控制研究的同時,加強對家居安全、公共場所安全、農業生產安全、兒童及青少年和老年人安全等公共安全問題的研究,以建設安全社區為基礎,促進全社會安全意識的提高。開展安全社區與小康社會建設、安全生產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安全社區與中小企業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社區建設與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等方面研究。按世界衛生組織安全社區標準要求,積極組織我國安全社區代表參加國際安全社區網絡的各項活動,引進和吸收國外先進的安全健康和事故預防理論與方法,提高我國人民的安全健康水平,實現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
。ㄗ髡邌挝唬簢野脖O局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上一篇:認識安全,提倡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