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改革開放事業的蓬勃發展和經濟建設大潮的風起云涌,人們充分享受著市場經濟政策所帶來的和煦陽光:企業效益好轉,職工收入增加,社會穩定,和諧小康。然而,不和諧的音符總在耳邊回響,不幸的消息時有耳聞。報道××企業重產量輕安全,領導盲目追求效益的;或××企業發生重大傷亡事故,舊領導受處理,新班子上臺來,制定了新規范新措施,構筑了多少道安全防線等等。試問這些防線真的會存在嗎?能真正的發揮作用嗎?
仔細想來,似乎并不那么簡單。我并不懷疑新聞媒體的可信程度,只是想這些所謂的幾道防線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發揮作用。正像大家都知道的,中國古代的萬里長城從來沒有真正地阻擋住外敵的入侵;曾被認為是固若金湯的“馬其諾防線”也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既然如此,那么真正的可靠的防線在哪里?
我說:真正靠得住的防線存在于人們的心中,它應該由三部分組成:愛心、責任心、同情心。這是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這條防線把人的生命和信念相連接,深藏于人的思想意識深處,雖歷滄海桑田,亙古至今永不褪色。
愛心源于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一個擁有愛心的人他不但會愛自己,愛自己的家庭,愛自己的親人,也會愛千千萬萬個和自己一樣的生命的個體。在不可避免的災難突然降臨的時候,首先想到的絕不是自己。有報道說南方一位知名畫家,約朋友二三個去藏西北采風。在一個殘陽如血的下午偶遇一群藏羚羊,有人隨即拿出獵槍瞄準,受驚的羊群恍然驚散,四處奔跑,而唯有一只體格健壯的羚羊卻面對槍口前腿跪倒,似在哀求。然而槍響了,人們在這頭藏羚羊的肚子里發現了一個正在孕育著的小羊……。人們的靈魂震顫了:讓這個羚羊坐以待斃、慷慨赴死的動力究竟是什么呢?
是愛心。
每每看到媒體報道有犯罪嫌疑人在在實施犯罪時窮兇極惡,可末路之際面對自己家人的時候卻痛哭流涕的情景,當然這種愛心太狹隘了,也太過片面,只是一種私欲的表現。而責任心則是一種更加廣義上的愛心的延伸,有一股沉甸甸的力量。責任心可以使人茶不思、飯不想,也可以夜不成寐、積勞成疾。毛澤東主席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帶頭不吃肉,率先垂范,嚴格伙食標準,這就是一種責任心。不幸以身殉職的河南登封公安局局長任長霞,群眾自發起來為她送行,人頭攢動萬人空巷,這不正反映了她生前一身為公的責任心嗎?當每一次探望父母后臨別之際的牽念掛心,那是一種家庭的責任心;《三國演義》中長板坡一段戲,趙云為救阿斗不惜“血染征袍透甲紅”,在百萬軍中舍命沖殺,這是一種忠于劉氏政權的責任心;而當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一位名叫艾森豪威爾的美軍駐菲律賓的軍事顧問助理,則堅決要求回國參戰。當時上司并不同意,他沖破重重阻力返回美國后,不久即投入戰爭前線,此后其非凡的軍事指揮才能得以施展。僅數年時間,即由一名中校晉升為美國的五星上將并于1952年當選為美國總統,這也是一種責任心,為民族、為國家、為正義的責任心。
而責任心卻總是和責任感、使命感相輔相成、緊密聯系。不難想象,一個沒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安全生產工作放在心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使命感又源于同情心,只有深深根植于職工群眾之中,了解他們的疾苦,深入他們的生活,傾聽他們的呼聲,真正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才能確立和增強做好各項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心和信心。在一種神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驅動下,扎根于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線。
安全工作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不同的行業有著不同的規律,不同的規律又在不停地發展變化。但是不論怎樣變,總有著不變的永恒的事物。就像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根據古人記錄的星宿的排列位置和彗星的活動情況竟然能夠確定周武王伐紂的具體時間一樣,由愛心、責任心和同情心構筑的安全防線,猶如一道看不見的萬里長城,蔚然屹立在人們心中。
正像機械設備的運行需要定期檢修維護一樣,由“三心”構筑的安全防線也需要不斷的施以潤滑和保養,這當然是管理者需要考慮的問題。把所有員工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把他們的熱情都發揮出來,讓他們盡心竭力為安全生產工作出謀劃策。當然,必須要大家樂意干,愿意干,就一定會干好。“挑擔茶葉上北京”的人決沒有收到外力壓迫,否則他也不會挑著擔子就上北京去。一般六七個月大的嬰兒總愛讓人抱著或推著(車子)站在小孩多的地方看人家玩,甚至下雨時也這樣。為什么啊?因為他喜歡那樣一個環境。所以,反過來說,所有的企業管理人員或管理階層一點要想方設法給廣大員工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營造一個適宜的氛圍,再施以陽光普照,汗水澆灌,那么“積極性”這顆種子就會破土而出,茁壯地成長起來,直至長成參天大樹,繼而由“三心”構筑的安全防線就會越發堅不可摧、牢不可破,發揮出超乎尋常的作用。
上一篇:發揮技術人員保安全的優勢
下一篇:談科技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