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強調“安全第一”,是否會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呢?我們又應該如何認識這個問題呢?
筆者認為,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一個完整的、密不可分的辯證統一體。從本質上講,安全與效益它們是一致的,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安全生產是基礎,是經濟效益的基礎和出發點;而經濟效益是目的,是安全生產的目的和歸宿。從而把安全生產、產品質量等都很好的統一到經濟效益上來。但當安全與經濟效益發生矛盾時,首先著眼考慮的應當是安全,要以正確的態度,采取妥當的措施,消除不安全的隱患,避免發生事故,減少對生產力的破壞,真正的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
要將安全生產落到實處,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安全意識必須以人為本
一個企業少則幾十人,多則成千上萬人,搞好安全談何容易。真正要做到安全生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強調以人為本,就是一切管理堅持以人為中心,堅持人的因素第一,以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要做到以共同目標為基礎,以感情溝通為紐帶和以尊重意愿為前提,激發職工想安全、管安全。只有讓每一個工人樹立了安全意識,安全生產才會有保證。作為企業,必須以人為本,抓好全員的安全教育。
二、安全監督機構必須健全
企業進入市場,機構進行改革,人員實行精減,但安全監督機構和專職安全干部必須保證。機構沒了,人員沒了,隱患得不到及時的整改,日積月累,怎能不發生事故?當然,專職人員也不是多多益善,按企業需要合理配置,重要的是要明確責任制,按月考核與經濟待遇掛鉤,同時要充分發揮兼職安全員的作用。
安全干部要有很強的責任心。我們要求安全干部一是勤;每天到工作場所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整改;二是要敢管,對違章違紀行為敢制止、敢批評、敢處理;三是要不厭其煩,不怕得罪人,對違章作業現象要敢說敢管,直到問題解決為止.
三、安全投入必須堅決
長期以來,我們很少進行安全投入與經濟效益的研究,總認為只要不出事故,不影響生產就是最大的效益。實際上,這是一種很危險的思想誤區,因為安全投入與企業經濟效益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經濟效益是企業的工作中心。而安全狀況則是生產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安全狀況不好,最直接的反映有兩點:一是安全基礎工作不牢,沒有一個安全的生產環境;二是職工的安全意識不強,不能消除“三違”(即: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
安全投入是指在預防安全事故方面所付出的一切費用,包括安全設備和儀器的投入、安全技術培訓、改善生產條件和生產裝備、安全活動經費、安全獎金、質量標準化工作等各項安全生產基礎工作和安全意識的建立和強化所需的各種費用投入,企業經濟效益和安全狀況好壞與安全投入的計劃性、有效性、科學性息息相關。安全投入的經濟效益在表現形態上具有長期性、滯后性、隱蔽性,要借助于減少損失曲折地顯現出來,隱含在勞動成果之中,它不像生產建設性經濟效益投入與產出的對比關系那么明顯。但是安全投入所產生的效益永遠是正效益,它存在于整個生產過程中,包含在所有產品中,甚至環境中。它不僅能為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更有深遠的潛在效益。所以,增加安全投入,減少事故發生,安全經濟效益就能充分地體現出來。
要堅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產,我們還要長期遵循如下幾條原則:
一、貫徹一個方針,即“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我國安全生產的一貫方針。“安全第一”首先強調安全的重要性。安全與生產,安全與質量,安全與效益,安全是重要的。
二、落實一個“嚴”字,即落實嚴格管理,嚴格制度,嚴格考核
嚴格管理,首先是一切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和管理部門都必須管安全。企業的第一把手要把安全生產做為企業的頭等大事來抓,把安全生產放在突出的位置,在管生產的同時管安全。明確安全和生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嚴格制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人們對生產過程的客觀規律進行反復認識、甚至是用生命和鮮血為代價換來的經驗總結。它是依據國家法規、標準制定的廠規廠法,也是根據企業實現穩定、均衡生產的需求,考慮生產技術工藝過程、環境條件等因素而形成的企業員工的安全行為規范。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嚴格執行制度,制度將成為一紙空文。
嚴格考核。嚴格考核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實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體現。安全工作的好壞,關鍵看職工是否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工作,管理者是否按照國家法規、標準組織生產,從而停止不正確行為,杜絕一切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和違反勞動紀律等人為事故隱患。因此,安全工作要充分把握考核力度,使之促進職工自覺遵守各種制度。
三、體現一個作風,即體現嚴肅認真的安全工作作風
在當前經濟改革中,各項工作都要放寬搞活,但是安全工作卻要“從嚴強化”,這是一個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在安全生產工作中,要牢固樹立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在實際工作中,為做好預防工作,我們提出做到“三個明確”、“三個保證”、“三不傷害”,即明確工作任務,明確安全要求,明確質量標準;人員保證聽從指揮,保證100%執行規程,保證按期完成任務;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安全生產,領導干部的作風非常重要。因此,我們要求做到“四到現場”,復雜操作或重要檢修項目到現場,大型操作的安全措施布置到現場,檢查工作到現場,事故處理到現場。領導干部對待安全工作態度轉變了,促使群眾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從而保證了安全生產。
四、形成一種意識,即“防范勝于救災”的意識
眾所周知,引起事故的原因很多,諸如設備原因、環境原因、管理原因和人的原因。而人的心理因素則往往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是兩類不可忽視的安全隱患。要保證安全生產,就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預防和消除這些隱患的發生,以防止事故的發生。
五、實現一個目標,即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的目標
“任何企業都要努力提高經濟效益。但是,必須服從安全第一的原則”。我國現階段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是“企業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這和以往的體制的區別突出了“企業負責”,明確了企業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的職責。同時也說明了,在向市場經濟過渡中,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生產必須安全,安全為了生產。安全生產的目標說到底就是企業在一切經營管理活動中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及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政策。加強勞動保護管理,努力改善職工的勞動條件,為職工提供安全、衛生、舒適的工作環境。實現這一目標,是歷史的需要,也是企業穩定發展的需要。
目前正是抓安全生產的有利時期,法律法規的健全,各級對安全生產形成的共識,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證。安全生產是做好企業一切工作的基礎,沒有安全,一切都無從談起。由此可見,安全生產才是企業鋪平效益之路的基石。
上一篇:強化管理 促進安全 推動生產
下一篇:安全員應具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