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對推廣應用單位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的安全管理現狀進行了分析,闡述了目前推廣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問題,并結合實際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五新”;安全管理;安全操作規程;安全防范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五新”(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產品)得到了較快發展,大批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產品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被廣泛的推廣應用。對推動社會進步和提高生產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存在著不少問題,生產經營者采用“五新”的目的,大都是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往往忽視了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推廣應用單位只注重引進,而輕視消化、吸收,忽視了對操作者操作技能、安全操作規程、安全防范措施的培訓,操作者對“五新”的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防范措施了解甚少;“五新”安全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制定不細,配套不及時!拔逍隆卑踩芾泶嬖诿^。極易誘發事故,安全管理問題日益凸顯,直接制約推廣應用單位安全管理的發展,因此,及時了解目前“五新”安全管理的現狀,有的放矢的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控制對策,是進一步推進“五新”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徑。
一、目前“五新”安全管理的現狀
(一)顧此失彼,忽視對“五新”安全管理的要求
部分生產經營者采用“五新”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結果研制應用時在本質安全化方面大打折扣,事故隱患不僅沒有得到根本消除,“五新”的本質化安全沒有保障。如:某井下修井作業公司為了防止井噴失控,研制單位在研制防噴器時充分考慮到防噴器的強度,忽視了操作者現場操作安全問題,研制出的防噴器又大又笨重。安裝在井口上,操作高度比以前抬高了很多,井口操作人員操作非常不方便,不符合簡單、安全、易操作的原則,操作過程中極易造成操作者摔倒致傷事故。
(二)“五新”安全操作規程和防范措施滯后
“五新”在推廣應用時,對操作者來說是一種陌生的東西。要經過一個階段的試驗、試用期,在此時期既沒有安全操作規程和成熟的安全防范措施。相配套的安全技術標準和規范出現空白,操作者憑感覺一邊干,一邊摸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容易誘發事故。如:某石油單位王××在試驗新產品時,由于沒有安全操作標準可依,新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沒有保障,在實驗過程中發生新產品高處從高處落下,王××被壓在落物下當場死亡。
(三)只注重對“五新”的引進,輕視對“五新”的安全培訓教育
部分推廣應用單位引進“五新”后,沒有把它的結構、性能、原理和操作規程向操作者進行系統的培訓,只做些簡單的交代,在沒有完全消化吸收,不熟知其性能、原理,不全面掌握操作規程和安全防范措施的情況下倉促投入應用,潛在事故隱患。某井下作業公司2008年11月12日發生一起高處墜落死亡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對設備的結構、性能、應用和拆裝知識培訓不夠,新引進修井設備后,生產廠家沒有系統的對應用單位的操作者進行培訓,應用單位也沒有對操作者組織培訓,沒有制定有效的應急防范措施,操作規程不完善,安全防護裝置安裝位置不正確,操作人員無法應用防墜器,致使操作者在沒有掌握新進修井作業機井架性能、結構、原理、操作規程、安全防范措施的情況下,盲目操作,導致高處墜落死亡事故。
(四)對“五新”進入應用單位把關不嚴
由于“五新”投入數量的增多,引發的競爭也愈演愈烈,誰都想拿走這塊蛋糕,在進入推廣應用單位時雖然已采取公開招標,安全預評價等措施。但是由于監管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責任落實不到位,受某些利益驅動,一些監管部門在評價、簽發市場準人證時,不是以質量好、安全性高低為準則,而是以誰投入的攻關資金多少為準則,致使安全性差的新產品、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流入推廣應用單位,給操作者帶來事故隱患。
二、“五新”安全管理的實施對策
(一)“五新”的研制、推廣應用要立足本質安全化
本質安全化是指“五新”本身所具備的安全基礎指數,同時,又是“五新”保障系統安全的自協調和故障與事故的自排除能力。系統可以安全可靠的運行起始于“五新”的安全基礎牢固程度,即利用“五新”本身構造的安全性和運行適應性,防止事故的發生。因此,從“五新”開始研制起,就必須具備其本身應該具備的安全指數。從“五新”的設計抓起,通過不斷改進,杜絕因“五新”本身故障可能導致的事故,以保護人員不受侵害。還要做好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現狀評價工作,應用安全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識與分析“五新”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預測發生事故或造成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提出科學、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評價步驟包括前期準備,辨識與分析危險、有害因素,劃分評價單元,定性、定量評價,提出安全對策措施建議,做出評價結論,編制安全評價報告)有效預防事故發生。
(二)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信息保障系統
“五新”的推廣應用,必須以嚴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完善的信息保障系統。所以在“五新”投入應用前就必須結合推廣應用單位實際,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標準、操作規程、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五新”安全管理信息網絡,以現代手段為前端的集信息采集、業務處理為一體的信息系統,實施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全天候的安全監督管理,使對“五新”安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
(三)對操作者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推廣應用單位把采用“五新”前對操作者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納入日常的安全培訓教育議程。一是進行理論培訓,讓操作者了解、掌握“五新”的安全技術特性、結構原理;二是實操培訓,讓操作者熟知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防護措施,實際上機操作,熟練操作技能;三是加強風險辨識和風險控制教育,使操作者能辨識出可能發生的危險危害因素,進行評價分析,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四是模擬可能發生突發事件,進行應急技能演練,鍛煉培訓操作者標準化操作、自救互救、安全逃生的能力,通過應急技能演練提高操作者應急防范能力。操作者培訓后,要經過嚴格的考試合格后,方可上機操作。
(四)認真履行監管責任、抬高“五新”進場門檻
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五新”安全監管力度,把加強“五新”安全監管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監管工作思路和目標,制定監管工作實施方案,落實安全監管責任人,抬高“五新”進場門檻,遏制安全性差、假冒偽劣的產品進入推廣應用單位。一是加強安全監管隊伍建設。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根據“五新”安全監管工作的特點和要求,監管人員必須掌握“五新”的性能特點,掌握“五新”風險辨識和風險控制方法,擁有與監管工作相適應的業務知識,以滿足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二是切實加強日常監管。重點加強對危險程度較高、事故多發的生產工藝環節和部位的監管工作。三是恪守職業道德和廉潔從政原則,不吃請,不受賄,公正、公平做好“五新”監管工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五新”推廣應用過程中的安全管理現狀,令人堪憂,不容樂觀,應引起各相關方的高度重視。推廣應用單位對“五新”的推廣應用,建章立制,完善監管機制,強化操作者培訓教育,保障信息暢通,制定可行安全防范措施,加強“五新”在推廣應用過程中安全管理,消除應用推廣過程中的事故隱患,為“五新”的推廣應用營造良好安全管理氛圍。
上一篇:安全生產莫入“四個等于”的誤區
下一篇:企業管理者要關注員工“心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