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石油化工企業在9月份的安全考核公報中看到,該企業改變以往“只罰不獎”做法,對班組考核中增加了按章操作、排除隱患、預防事故等方面的專項獎勵,而受到“三違”罰款的數量和班組個數比以往大大減少。據了解,這是該企業新近嘗試“正向激勵”推出的新舉措。
所謂“正向激勵”是通過制定一系列行為標準以及與之配套的激勵政策,如獎勵、晉級、升職、提拔等,鼓勵職工更加積極主動工作的管理考核機制。
現在,許多企業都會有專門的經費獎勵在工作中表現突出的職工,不僅授予榮譽,還會給予經濟獎勵,這種做法很大程度上鼓舞了職工的士氣,對企業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相對于這種“正向激勵”方式,在安全管理方面,大多數企業采取罰款比獎勵多的“反向激勵”,造成職工多是被動接受管理,在安全方面缺少主動性。借鑒其它方面的經驗,筆者認為企業安全管理應多用“正向激勵”的方式。
筆者最近在基層采訪時也了解到,不少企業以“安全明星”驛站,對安全先進個人、崗位、集體進行必要的獎勵等“正向激勵”法治理“三違”,成效顯著,“三違”現象越來越少。
眾所周知,“三違”是事故“嫡親”。據權威數據統計,有70%至80%的事故,是由人的違章行為引起。有鑒于此,各企業都將治“三違”、除隱患作為安全管理的重點,并不斷加強了對“三違”的查處力度。然而多年來,企業對職工“三違”的處理,多是罰錢、扣分和曝光。殊不知,一味的懲戒會激起職工的逆反心理,有的甚至會破罐子破摔,越罰越違章、越罰越麻木。“正向激勵”法這一有力措施的實施,在克服上述問題上,則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正向激勵”法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是體面勞動和快樂工作的具體表現。激勵目的在于,激發人們的正確動機,調動人們安全生產的積極性,并充分發揮人的正確認知效應,從而保證其在生產中能夠更自覺地抵制“三違”。設立“安全明星”驛站,對安全先進個人、崗位、集體進行必要的獎勵等“正向激勵”法,既可使職工的利益少受損失,又消除了職工的逆反心理和對立情緒,增強了職工的榮譽感和自豪感,有效地調動了職工自覺搞好安全生產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自覺做到上安全崗、干安全活,杜絕違章。
其次,推行“正向激勵”法,是不斷推進安全生產創新的需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企業環境的變化,職工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等也在發生著變化,因此必須不斷創新安全管理辦法與之相適應,才能更加有效地遏止“三違”現象。片面和一味地采用罰錢、扣分和曝光等辦法治理“三違”,其效力肯定是“功倍事半”,這也要求我們不斷創新安全生產管理機制,進一步推廣像“正向激勵”法一類的管理辦法,多管齊下地消除“三違”、抓好安全生產。
再次,實行“正向激勵”法,是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文化建設的需要。安全生產文化,是企業實現安全生產長治久安的有力支撐。目前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越來越觸及到安全生產的實質和其本源內涵。“正向激勵”法,正好充當了安全生產文化中激勵功能的有效載體。
當然,企業采取罰款的方式,是因為大家都認為按章操作等安全行為是制度規定的要求,是每個職工應該做的事情,做好是無可厚非的,但做得不好就是不應該,就應該受到懲罰。這個道理沒有錯,可是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各種“插曲”。因為安全貫穿生產的各個環節,一些職工偶爾會出現一些小疏忽,但只要被安監人員抓到,就要被懲罰,而且現在一些企業還實行“連坐”制度,自己沒做錯也有可能被懲罰,這樣就讓很多職工心里不舒服,有疙瘩,產生對立情緒。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企業可以轉變思路,對安全管理除了采取“反向激勵”外,還要多采取“正向激勵”機制,不能讓職工總是在安全上只吃苦頭,嘗不到甜頭。很多時候,鼓勵和適當獎勵比批評、罰款效果更好。
實際上,使用“正面激勵”的方式也要講求方法,最重要的是體現公平。企業應制定完善的“正向激勵”規章制度,對如何評比出“安全明星”,用什么樣的獎勵方法都要公示,經得起職工的質疑,讓每個職工都能按照要求積極爭取。不能僅僅是管理者私下就做了決定,最后發個公告告訴大家就完了,這樣不僅起不到正面激勵的作用,還會產生新的矛盾。對于評比出的安全先進個人和安全行為,企業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其發揮示范作用。
總之,企業如果能用好“正向激勵”的安全管理方式,一定更能調動職工搞好安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過,不管是獎勵還是處罰,都只是促進安全的手段,實現安全生產最終還是要在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上下功夫。
上一篇:增強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效性
下一篇:安全生產與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