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八要素”
2010-05-1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要切實抓好“八要素”: 一要意識增強。隱患是滋生事故的土壤,消除隱患是確保安全的有效保證。要樹立排查整治意識,立足于排查出問題到最終消除問題,扎實推進隱患排查整治工作。二要責任明確。明確排查整治部門和人員責任,實行“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整改”的原則,對隱患實行全程監控。對排查不認真、應查未查、查而未改、失職瀆職的有關責任單位和人員,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堅決追究其責任。三要范圍拓展。全方位、多領域排查隱患,切實做到不留空白和死角,不放過任何一個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部位,不放過任何一個崗位,深挖細究,著眼于細節,著眼于問題的整改。四要臺帳健全。建立健全隱患動態監控臺帳,進一步完善其內容,要載明排查日期、排查人員、隱患部位、整改措施、整改人員、整改資金、整改完成等相關情況,切實做到臺帳一目了然,有利于安全監管。五要專家治患。充分發揮安全專家的作用,讓專家深入到企業基層一線,參與全方位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及時找出隱患,找準隱患,為企業提供整治建議,及時消除隱患。六要抓重破難。緊緊抓住煤礦及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和特種設備等行業領域,制定排查整治方案,明確排查整治目標任務,落實排查整治責任,對關鍵環節和重點部位要明確部門和單位職責,明確監管人員,動態監控,跟蹤到位。七要合力攻堅。行業主管部門依據安全生產行業安全監管職責,深入排查整治隱患,加大整改落實力度,全力消除事故隱患,確保行業領域安全。鄉鎮政府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原則,落實監管責任,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加大安全投入,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行業主管部門和鄉鎮政府在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基礎上,注重協調聯動,合力攻堅,共同探索根治隱患的途徑和方法,及時溝通,確保信息聯絡機制暢通。八要分類整治。對一般生產安全隱患,生產經營單位做到及時消除;一時不能消除的隱患,必須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時限、應急預案”五落實;對于重大安全隱患,做到明確專人,24小時監控;對重點危險源建立健全動態監控臺帳,跟蹤監控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