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4月28日《人民日報》報道,27日中午,位于臺灣省嘉義縣的阿里山森林小火車神木支線上,火車從神木站駛往阿里山站途中發生翻車事故。截至27日22時30分,來自臺灣“觀光局”的消息,已有5名大陸游客死亡、85人受傷。
這起事故告訴我們什么?它可以引起人們三個方面的警示。
其一,密切關注鐵路沿線環境的變化。報道說:“27日12時17分,一列掛有8節車廂的小火車,從神木站開往阿里山站,行經70公里250米處,突然道旁有棵大樹枝干斷裂,砸中行駛中的小火車倒數第二節車廂,再拉扯到其它車廂,導致2節車廂翻覆、2節車廂脫軌。”據說,那株金剛櫟樹樹齡已超過50年。不容置疑,翻車是大樹枝干“逞兇”引起的。事故提醒我們,密切關注鐵路沿線環境的變化,也就是說,要注意觀察和掌握鐵路沿線地質、山體、河流、樹木等的動態,因為這些地方若出現異常情況,將會影響線路和設施設備的正常運行。倘不采取果斷措施,事故瞬間就會發生。阿里山小火車翻車事故,不正是這樣嗎?
我國山區鐵路比較多,線路兩旁,不僅樹木多,而且怪石林立、水流湍急,特別是遇到暴雨天,極易引發泥石流,或折斷樹木,給鐵路運輸安全造成極大威脅。這就要求工務人員勤巡視線路,及時發現和解決危害安全的問題;也要求機務人員駕駛機車經過復雜的山區線路時,全神貫注,時刻防止意外出現。試想,如果神木支線的人員注意沿線環境的變化,巡線時發現大樹枝干有問題,立即將其鋸掉搬至其他地方,也不會發生這起翻車事故。
其二,認真吸取事故教訓。報道說:“近年來小火車多災多難。27日發生事故的路段附近,8年前也發生過列車翻覆事件,造成17人死亡、171人受傷,震驚島內外。”一個人的雙腳不能同時踏進兩條河流,同樣的事故不能在同一個地方重演。一個地方出了事故,要找出原因,并“對癥下藥”,提出和落實杜絕事故的措施。如不這樣做,事故必然重演。阿里山小火車翻車事故,再一次證實了這一點。倘若8年前臺灣鐵路部門認真吸取事故教訓,翻車事故也許不會出現。所以,我們對任何一次事故都不能輕易放過,必須“刨根問底”,弄個水落石出為止。不然的話,同樣的事故照樣會“打”上門來。
其三,高度重視旅游安全。人們外出旅游,是件高興的事。但是,安全得不到保證,高興的事就會變成悲傷的事。現在,許多人心中沒有旅游安全這根弦。本來,坐小火車是想飽覽阿里山風光,哪想到大樹枝干會“襲擊”列車呢?聯想起不久前發生的蘇花公路大陸游客游覽車落入山崖、太魯閣落石奪去大陸游客性命之事,人們必須警醒:要高度重視旅游安全,不能再讓悲劇重演了!
上一篇:關于安全在水政工作中的幾點看法
下一篇:淺議如何加強基層治黃單位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