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實習報告
一、實習時間、地點
1、實習時間:4月26日至5月2日
2、實習地點:包鋼白云鄂博鐵礦
二、實習性質、目的和任務
1、實習性質
本次畢業實習時在完成全部理論教學之后進行的,是理論聯系實際,完成采礦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重要環節。畢業實習是畢業之前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通過畢業實習,能鞏固和擴大我們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學習有關的組織管理知識及經驗,并結合實際條件加以綜合運用,培養和提高我們分析和和解決安全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素質,豐富生產實際知識,為結業設計搜集、整理和分析所需要的資料,為畢業設計的順得進行做好準備,同時,也鍛煉我們獨立工作能力合組織才能,培育優良學習和工作作風。
2、實習目的
①通過實習,培養我們熱愛勞動,聯系群眾的觀點,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向實習個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學習,增強學生為實現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而貢獻力量的決心,加強我們對安全工程專業知識在生產技術與管理實踐中起著重要作用的認識;
②鞏固、加深和擴大所學的理論知識,使理論更好地結合實際,通過實習安全工程技術和安全管理知識,使我們對礦山各生產環節建立全面、系統的概念,補充理論教學的不足,掌握做學際調查研究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我們走向工作崗位后外理問題和獨立工作的能國力和素質。;
③使我們熟悉并掌握礦山生產系統、生產工藝方法及勞動組織,初步掌握安全管理和技術管理工作;
④為畢業設計收集有關原始資料,同時收集 技術經濟指標;了解礦山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組織管理、安全設施設計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和所存在的問題,收集第一手資料,了解工礦企業的工藝流程、熟練掌握安全全預評價、安全評價的步驟和方法,并學會不同情況事故樹的繪制與分析。。
⑤掌握查找、分析和預測工程、系統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及可能導致的危險、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指導危險源監控和事故預防,以達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損失和最優的安全投資效益。
實習任務: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我們在實習期間必須做到:
①仔細觀察、了解和分析采礦方法的諸要素,開拓運輸系統,主要采掘設備,掌握組織上和技術上的成熟經驗和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②詳細了解礦區的地質資料、礦山的開拓布局、生產系統和各環節的主要機電設備,并調查研究礦山生產中存在的安全技術有關問題;
③全面了解地質報告的內容,認真閱讀各種地質圖紙;
④了解礦山所采用的安全技術措施。
三、實習內容
通過這次畢業實習,使我更加明白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必要性,對所學知識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也了解到白云鄂博鐵礦的一些基本概況。
(一)、白云鄂博鐵礦概況
1、位置和交通
包鋼白云鄂博鐵礦(以下簡稱鐵礦)隸屬包鋼(集團)公司,位于內蒙古中部的烏蘭察布草原上,礦區中心地理座標:東經109°57′13.8″,北緯41°46′22.4″。北距蒙古人民共和國邊界106km,南距包頭市區149km。礦區屬包頭市管轄,有包白公路與市區相通,有包白鐵路與京包線相連。
2、地形、氣候和地質構造
礦區屬蒙古高原一部分,丘陵起伏,坡度平緩。境內絕對標高1400-1800m,而相對高卻只有幾十至二百米。最高山峰白云鄂博山海拔1783.9m,主礦體即賦存于此。
礦區屬大陸性氣候,雨量稀少,空氣干燥,蒸發劇烈,晝夜、四季溫差很大。1992年8月12日氣溫+34℃,1980年1月29日氣溫-43℃;晝夜溫差5—15℃。10月至次年4月為封凍期,凍深為2.1—2.3m。年降雨量350mm,集中在7、8、9月,常有1—2h暴雨。年水面蒸發2600mm,遠大于降雨量。
礦區多風,主導風向為西北和西南,4、5月最大風速23m/s,其它月份15m/s。
礦區往南30公里的艾不蓋河(季節性內陸河),從南往東經百靈廟鎮北流至蒙古人民共和國。西北的榆樹溝和白云布拉格這兩條間歇性內陸河溝,由裂隙水補充水量,為礦山水源地。
鐵礦床位于內蒙古地軸的北部邊緣,向內蒙古海西地槽的過渡帶中。依板塊構造觀點,本區屬于華北大陸板塊的北緣,與內蒙古海西海洋板塊相鄰。
礦區內出露最老的地層為上太古界二洼道群,由一套深變質的綠色片巖、片麻巖、混合巖等組成,僅分布于寬溝背斜軸部的東段。元古界白云鄂博群不整合其上,主要由石英巖、板巖及碳酸鹽巖等組成,可分為9 個巖組,20個巖段,礦區只出露下部4 個巖組,總厚3000余米。白云鄂博礦床鐵、鈮、稀土礦體主要賦存在第三巖組上部H8段白云巖中。
本區褶皺強烈,斷層發育、構造線方向受區域構造控制,近東西向產出,表現為受南北擠壓力作用下形成的構造形跡;巖漿活動頻繁,主要為海西的花崗巖侵入,廣泛分布于礦區東南部。
主、東礦體均產于白云巖中,主礦體上盤為云母板巖、矽質板巖,東礦體上盤為礦化白云巖及矽質板巖;兩礦體下盤均為塊狀白云巖。礦體中常有基性巖脈侵入,厚度在1~5 m,尤以東礦礦體內較多。這些巖層結構致密,為弱透水層,靠地表附近的基巖風化裂隙帶為含水層。
矽質板巖節理發育,巖石破碎具透水性;云母片巖節理發育易風化破碎成泥,為不透水層;礦體本身裂隙度一般在0.29%,高品位礦石較致密,低品位礦石較破碎,后者往往有較大涌水;基性巖脈與褐鐵礦帶為礦體內窄小而良好的透水帶。因此可以認為此含水系是由風化裂隙帶、構造破碎帶和接觸破碎帶三種裂隙水的組合。含水層分布下限為標高1470—1490m,其深度為160m;飽水帶為117-160m,主礦水位標高為1618—1620m,水位變幅為1.35~5.20 m。主、東礦的巖石裂隙發育,主要方向為北北西,北西西及北東東三組,但含水較少。
主礦滲透系數為0.00019~0.0014 m/d,東礦滲透系數為0.000045~0.002 m/d,單位涌水量為0.02~38.36 L/s.m。
3、資源狀況
鐵礦是一個以鐵、稀土、鈮為主的多元素共生礦床。產于元古界白云鄂博群上部白云巖和白云巖與矽質板的接觸帶。礦區自西向東有西礦、主礦、東礦、東介格勒和東部接觸帶5 個礦段。
主礦體在礦區中心,為一巨大的不規則透鏡體。東西長1 250 m,南北寬415 m,地表標高1670—1780m,往下延深最大深度1 030 m;走向東西,傾向南東或南西,傾角45°~60°。
東礦體在主礦體以東200 m,為一西窄東寬的掃帚狀礦體,出露地表。走向東北,地表標高1626-1674 m,長1 360 m,寬390 m;傾向東南,傾角58°,沿傾向最大深度870 m。
西礦體位于主礦體西3.5 km,東西長10 km,南北寬1 km。共有11個主要礦體和102個附屬的礦體,其中以1、2、3、5礦體規模較大,這其中又以3和5 號最大。
鐵礦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屬多成因的內生鐵礦,也是大型的鐵、稀土、鈮等多種有用礦物共生礦,其中稀土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90%以上,世界已探明總儲量的六分之五,鈮資源居世界第二位,此外,在礦體的上盤,還蘊藏著1.5億噸的富鉀板巖,平均品位達氧化鉀12.14%。稀土、鈮與鐵共生,多種物質成份共存,形成了白云鄂博鐵礦獨特的礦床類型,有“世界稀土寶庫”之稱。稀土中釤、銪含量比美國以前稱為世界最大的稀土礦的芝斯帕斯礦高一倍。鐵礦石主要供包頭鋼鐵基地。包頭也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稀土工業基地。稀土產品暢銷國內28個省、市、自治區,遠銷美國、法國、日本、新加坡、奧地利等國。礦床有71種元素,175種礦物,其具有綜合利用價值的元素26種,礦床礦物主要有鐵礦物5種、稀土礦物12種、鈮礦物20余種、鈦礦物5種、鋯礦物2種、釷礦物2種、鈹礦物1種等。
稀土、鈮與鐵的共(伴)生,復雜的物質成份和地質條件,形成了白云鄂博鐵礦獨特的礦床類型。
目前已探明鐵礦石儲量14億t,形成主礦、東礦、西礦、東介勒格勒4個工業礦床,全區礦化范圍達48km2。
包括C2級儲量在內,主、東礦體共有鐵礦石65 366.00萬t;西礦體80 796.6萬t;此外西礦體的伴生的TR2O3 有628.922萬t,Nb2O5有39.0萬t。
經過幾十年的開采,2004年底,主、東礦尚保有工業儲量 33478.7萬t。
4、目前基本狀況
目前,鐵礦有兩個采礦場:主礦采場和東礦采場,均已進入深部露天開采。西礦部分礦段已完成基建剝離,其它礦體正在研究開發利用方案。
鐵礦擁有各種采礦設備10 065 t,其中正在服務的設備有:電鏟30臺,(4 m318臺、6 m3的1臺,10 m3的11臺);鉆機14臺,(200潛孔鉆3臺、250牙輪鉆4臺,310牙輪鉆7臺);運礦汽車52臺,(70t車23臺,108 t電動輪的23臺,172 t電動輪的6臺);電機車34臺,(150t8臺,80t26臺);60t鐵路自翻車212臺;推土機38臺等。
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減少對包頭市區的環境污染,包鋼決定在白云鄂博鐵礦建設年處理800萬t原礦、生產300萬t鐵精礦的主東礦磁鐵礦新選礦廠.從破碎工藝、階段磨礦-階段弱磁選工藝、弱磁選精礦的反浮選工藝3方面介紹了新選礦廠將采用的工藝流程方案.
從包鋼成立到現在,由于白云鄂博地區水資源缺乏,無法在礦山附近建設選礦廠,只有將礦山生產的礦石經粗破碎后,用鐵路運輸到包鋼冶煉廠區,由包鋼冶煉廠區選礦廠對礦石進行選別,致使原礦運輸成本較高。目前選礦廠選比為2.6,按年運輸1200萬t原礦計算,每年運輸廢石達750萬t。
鐵礦現設生產部、黨工部等9個部室,主礦車間、東礦車間、運輸車間、汽運車間、破碎車間等15個生產車間,,職工人數共計5700人,共有專業技術人員421人。
5、白云鐵礦開發建設
包鋼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開始興建的三大鋼鐵基地之一,作為它的原料基地,鐵礦于1957年正式破土動工。此前的1956年5月1日,東、主采場,破碎系統相繼投產。
改革開放以來,配合包鋼鋼鐵產量不斷躍上一個又一個的新臺階,礦山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改建,大幅度提高礦石供應能力,適應鋼鐵生產的需要。
1987年鞍山礦山設計研究院為鐵礦做了生產鐵礦石1200萬t/a擴建設計,改造鐵路開拓運輸系統為鐵路—公路聯合開拓運輸系統,以大型現代化機械設備牙輪鉆機、電鏟、電動輪運礦汽車等取代原有的落后的陳舊設備,鐵礦目前執行該設計。
[NextPage]
(二)、白云鐵礦的主要安全管理工作
此次實習主要目的是了解礦山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組織管理、安全設施設計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和所存在的問題,掌握查找、分析和預測工程、系統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及可能導致的危險、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指導危險源監控和事故預防,以達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損失和最優的安全投資效益。因此安全問題成為我們安全專業的學生關注的焦點。
安全工作它是關系到我們每一個從業人員生命的安全和健康,關系到我們每個家庭的幸福,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大事。從一個國家來講它是受著國家的體制、經濟發展水平、國民素質和社會輿論的影響,從一個企業來講安全工作也是受著生產組織、設備管理、培訓教育等工作的制約,無論哪個環節跟不上,出問題了,單單想做好安全工作都是不現實的。
當然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是短期行為,它沒有什么立竿見影一抓就靈的“靈丹妙藥”,并不象有些人想象的安全工作開會布置了、辦班培訓了、組織檢查了,安全工作一切都做好了,不出事了。其實不然,大家有時會有這種感覺,這邊緊著強調安全工作,那邊還出著事,當然事故不是管出來的,安全工作需要一個過程,但我們應該堅信,只要我們認真做工作,加大執法監察力度、加強管理、嚴格執法,我們的安全工作一定會在現有的比較穩定的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再創一個新水平的。
白云鐵礦安全培訓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加強和規范鐵礦安全培訓工作,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防范傷亡事故,減輕職業危害,根據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公司有關規定,制定本管理規定。
第二條 鐵礦所有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鐵礦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組織、指導全礦的安全培訓工作。依照有關規定對全礦的安全培訓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對全礦從業人員的一般生產技術知識、一般安全生產技術知識、專業生產安全技術知識、安全技能的培訓以及特種作業人員的再培訓工作。
各單位應根據鐵礦有關規定并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負責所在單位從業人員一般生產技術知識、一般安全生產技術知識、專業生產安全技術知識、安全技能的再培訓工作。
鐵礦安全管理部門及各單位應當將安全培訓工作納入本單位年度工作計劃。保證本單位安全培訓工作所需資金。
第四條 接受安全培訓的從業人員包括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和其他從業人員。
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培訓,熟悉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操作技能,增強預防事故、控制職業危害和應急處理的能力。
未經安全生產培訓并且考試不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1、邊坡問題及提高其穩定性的措施
(1)邊坡問題:
露天礦開采到深深部時,靠界邊坡暴露時間長,暴露面積大,受大氣降水,風化剝蝕,季節交換,熱脹冷縮,爆破震動等因素影響,原生的軟弱層面、散體、斷層、節理內聚力下降逐步形成不穩定區域,這些不穩定區在受到外力擾動作用時,失去平衡,產生滑塊或滑體,小到個別塊石,大到成千上萬立巖土下滑塌落對其下部生產的人員、設備形成巨大的威脅。因此,邊坡工程是礦山重大安全性工程。
白云鐵礦東采場現已進入深深部露天開采,出露邊坡高度為160多米(1638~1474m)封閉圈以下開采高度176m,從96年2月至今已形成邊坡滑體11處,其中有突發性滑體4處。
(2)提高邊坡穩定性的措施:
①遵循“早重視、早發現、早治理”的規律
對露天礦的設計,其最終邊坡角的確定雖然有一定的地質資料和巖性資料為依據,能夠控制整個采場整體的穩定性,但對局部的穩定性不能很好的控制,因而在進行礦山總體設計時,最終幫坡角應根據地質和巖性的變化而變化,不能一概而論。當然還必須在必要的區域加密勘探網,作為設計依據。
在開采過程中,采場逐漸下降,臺階逐步靠界,礦巖在垂直方向上暴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補充勘探的作用。從靠界的第一個臺階產生時,就應該對靠界臺階以足夠的重視。研究其地質結構,穩固性,巖石變化規律,擴展方向,及時發現可能在將來開采過程中,產生滑塌的部位,必要時進行有計劃性的勘探,實現對不穩定區域的預知。
探明不穩定區域后,應找準最佳的治理時間,盡早對不穩定區域進行治理。就是說,把握治理設備發揮的效率,清運道路,使道路通暢,把握對采場正常推進影響不大的時機,進行清削或加固不穩定的邊坡,避免滯后處理帶來的人員設備缺乏,場地效率低下,安全條件惡化等不良后果。需要說明一點,對不穩定區域的治理,應對該區域下部發展規模規律加以考慮,銜接后續的治理工作。
②重視日常邊坡保護
礦山企業離不開爆破,爆破產生的空氣沖擊波、地震波、飛石對邊坡產生破壞,這些因素成為邊坡失穩的誘因,有時甚至成為主要因素。因而控制爆破技術的應用對保護邊坡非常重要。對邊坡靠界采用逐孔爆破技術減少一次起爆藥量,控制爆區規模,改排間起爆為逐孔起爆新技術。
水對邊坡的影響很大。采場內及其周邊的大氣降水、地下水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大氣降水;二是邊坡的含水量影響其內聚力。含水多時內聚力下降,巖體已發生塑性變形,導致邊坡失穩。因而往往在采場外采用截水溝、排洪溝等措施,將水引排到遠離采場的地方;采場內采用邊坡鉆穿鑿泄水孔、砌排水溝的方法將水引到水泵坑,再排出采場外。
③根據失穩邊坡的成因科學治理
滑體的治理方法由于其成因千差萬別,治理方法多種多樣。歸納起來可分為,擴幫減緩邊坡角、局部加陡或減緩邊坡角、削坡減載、加固4項措施,這4項措施有時單獨使用,有時在邊坡治理中聯合使用。擴幫減緩邊坡角的方法,主要用在大規模滑體的治理上,用以解決礦山較大面積的局部邊坡最終邊坡角偏大的問題。
④適時監測、掌握規律、指導治理
邊坡失穩有表象、有過程、有規律,通過位移監測,應力應變監測,目視監測等手段,掌握失穩邊坡存在的一規律,對照相類似的滑體治理指導確定治理方案,以及治理措施。
2、爆破安全及其防護措施:
礦山爆破是一種特殊的工程技術,在爆破過程中,對破碎塊度、爆堆形狀、拋擲、飛石距離都要嚴格控制,所以礦山爆破也屬于控制爆破范疇。
爆破產生的有害效應有地震波、爆炸空氣沖擊波、飛石、爆破噪音、爆破產生的有毒氣體。
(1)對地震波危害的減震措施:
①微差爆破②預裂爆破、緩沖爆破等控制爆破方法③掘防震溝
(2)空氣沖擊波的防護措施:
為了減少空氣沖擊波的破壞,應在爆破方案中綜合考慮,如減少同時起爆的炸藥量,提高炸藥能量的利用率,提高填塞質量等等,避炮棚
(3)飛石防護措施:
①嚴格執行規程②避免過量裝藥③穿孔質量④填塞長度(應大于最小抵抗線70%,充填料選用粗粒、有棱角、有強度)⑤抵抗線不均,裝藥結構⑥起爆順序,延期時間⑦二爆不用裸露爆破法⑧防護器
(4)爆破噪音的防護措施:
①填塞質量②微差爆破減少一段起爆藥量③不要在夜間④防聲耳罩
(5)爆炸產生的有毒氣體保護措施:
①增加起爆能②保證填塞質量③炮煙消散后方可進入爆區④站在上風處加強爆破器材的管理和檢查,嚴禁使用不合格的爆破器材是防止拒爆和誤爆的重要措施
爆破之后經檢查確認無瞎炮、殘藥后才準作業,嚴格控制爆破后進入爆區的時間。
3、排土場安全生產及治理措施:
排土場的穩定狀態對排土安全至關重要,因為新堆置的排土臺階,巖石松散,孔隙率高,臺階的沉降、變形頻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鐵路運輸排土場隨著路基下沉要經常墊道,保持路基的平整。另外挖掘機位于新排棄的平臺邊緣,多教育司機隨時觀察和監測平臺巖土的穩定狀態,遇到滑坡預兆,立即將挖掘機撤離現場。
汽車排土時的安全事故較多,為避免事故,一般都在平臺邊緣留設安全車擋以保護汽車卸載時的安全,巖石車擋是由推土機或反鏟就地堆置巖石而成,并有3%的反坡,安全車擋的寬度是根據汽車及排土機等外載荷作用下,坡頂產生局部楔形體滑動而確定。
70t--108 t 車擋的底寬為2.5米,高1.2米,172 t車擋的底寬為3.8米,高1.5米,汽車以5km的時速倒車卸載。
此外,為了避免局部排土場推進太快,邊坡失穩,在整個推土線注意分區,進行間歇式排土,以便讓新排棄的巖土有充分的時間沉降和壓實。
排土場變形破壞,產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基底的軟弱巖層,排棄物料中含大量表土和風化巖石,以及地表匯水和雨水的作用,其治理措施:
①改進排土工藝
②軟巖基底的處理
③疏干排水
④為了穩固坡角,防止排土場滑坡,可采用不同形式的護坡擋墻
⑤排土場植被覆蓋
4、白云鐵礦安全檢查的內容要求:
檢查不是目的,是手段,是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消除隱患確保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班組安全檢查要求做到:a.安全檢查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專業性檢查、電氣、機械、采場、任何檢查事先制訂計劃,最好做一個安全檢查表)。b.一般班組組織安全檢查,每周至少一次,對崗位工人要做到上班前交接班及工作中幾個檢查環節。c.班組檢查內容:主要查思想、查制度、查紀律、查隱患、查三違。
檢查的形式:定期檢查、專業性檢查(防火、設備、電氣、采場邊坡、塌方)、季節性檢查(按季節檢查)、節假日檢查(放長假)、經常性檢查。e.安全檢查的原則包括:自查與互查相結合,以自查為主(班組之間互相查);普遍查與重點查相結合,以重點查為主;落實隱患追究,邊查邊改的原則。f.班組安全檢查的內容主要有:安全通道;機器設備防護和保養;工具材料備件擺放;作業現場人、物等的不安全因素;安全標志;防護用品;標準化操作;違章違紀行為等。
安全教育的內容:安全教育是班組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增強群體安全意識,提高職工安全素質,減少事故和職業病,確保生產建設安全順行的重要措施。(1)班組概況、工作任務及生產工藝特點。(2)主要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規定與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3)班組的主要設備特點、性能安全防護裝置。(4)班組主要危險源點及控制措施。(5)班組最容易發生的事故及預防措施。(6)班組常見的設備故障及排除方法。(7)勞動保護用品用具的正確使用及穿戴。(8)本班組其它的安全生產特點。(9)工作現場監護勞動。
5、發生事故后現場的保護:
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緊急措施救護受傷害者,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制止事故擴大蔓延。要認真保護事故現場,凡與事故有關的物體、狀態、痕跡均不得破壞,為搶救受傷害者,需要移動現場某物體時,必須做好標記。在現場事故調查人員未做好現場勘察前以及未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前不能恢復生產。(編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6、傷亡事故的報告程序及要求:
報告程序:企業職工發生傷亡事故,負傷人員或最先發現者應立即報告班組長,班組長向車間領導匯報,然后車間再逐級上報(要求工亡2小時報公司,重傷6小時報公司,輕傷8小時報公司)。報告內容:要說清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受傷人數、受傷者姓名、年齡、工種、傷害程度、事故發生簡單經過,事故發生的大致原因。報告要求:事故發生應立即報告,不得拖延慌報,報告內容必須確保準確,以便領導采取相應對策。(編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7、對班組隱患管理的要求與整改原則:
隱患管理的要求:
a.發現隱患應及時整改并同時上報備案。
[NextPage]
b.隱患應實行分級管理,對于班組負責管理的隱患必須做到措施落實,責任落實。
c.必須清楚隱患管理的內容,一般包括:隱患名稱、性質、隱患所在崗位、部位、隱患的危險情況,隱患的觸發條件,釀成事故的危害范圍,隱患的防范措施,隱患的監控手段,隱患的報告制度。
隱患整改的原則:
a.“五定”及“三不上交”原則
“五定”:即整改隱患要做到定計劃、定人員、定措施、定經費來源、定期限。
“三不上交”:即班組能整改不上交車間;車間能整改的不上交鐵礦;鐵礦能整改的不上交公司。
b.有隱患必須整改的原則
①發現隱患,凡有條件整改的,必須及時整改。
②發現隱患,如一時無力或無條件解決,必須制定整改計劃,并落實監控措施。
③在隱患排除之前,如需要繼續生產,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并報告領導或有關部門。
④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險情時,則應立即停止該項生產作業或停止設備運轉。
隱患整改通常采用的技術措施有進行工藝改革、采取技術革新、對機器設備的隱患,采取增加安全裝置等。
8、電鏟司機安全技術規程
(1)電氣作業
①柱開關停送電時,必須有兩人,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將設備上各部開關和手柄處于停止位置,停電后,柱開關上必須懸掛安全標志牌。
②同一柱開關有其它設備電纜時,停送電前必須取得聯系,做好呼喚應答,確認無誤后方可停送電。
③停送電時操作人員必須佩帶好絕緣保護用品及絕緣工具,嚴禁帶負荷切斷柱開關或隔離開關,下雨、下雪天禁止停送電作業,特殊情況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
④雨雪過后需處理設備故障或包扎電纜時,必須將電纜從柱開關上取下,必要時必須切斷線路高壓柜開關。
⑤處理設備上的電氣故障,維護、檢修設備轉動部位時,必須切斷電源開關,掛好安全標志牌。
⑥更換高低壓保險器時,必須佩帶好絕緣保護用品,必須切斷電源,對地放電后方可作業。
⑦必須將電纜接頭架空和包扎好,整理和移動電纜時,必須使用專用絕緣工具,佩帶齊全絕緣保護用品,禁止用手拿、腳踢,肩扛。
⑧進入車下進行檢查、維護、保養時,柱開關必須停電,并將電纜零線從柱開關處斷開。
⑨禁止使用鋼絲繩直接拖拉和牽引電纜,禁止用牙尖挑電纜。
(2)移車時
①移車、改變作業方向時,必須有專人在地面指揮和監護,互相之間聯系好,做好呼喚應答。
②長距離開車,應掃平路基,將鏟斗倒空,打開底門,將鏟斗上部的雜物清理干凈,車下人員禁止站在履帶前面及鏟斗下方。
③沿掌子面移動時,履帶外緣距掌子面邊緣不得小于3米。
④過道口及高壓線時,必須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有專人在地面指揮和監護,車體最高點與高壓線的距離不得小于1.5 米。
9、鉆機司機安全技術規程
①柱開關停送電時,必須有兩人,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將設備上各部開關和手柄處于停止位置,停電后,柱開關上必須懸掛安全標志牌。
②同一柱開關有其它設備電纜時,停送電前必須取得聯系,做好呼喚應答,確認無誤后方可停送電。
③停送電時操作人員必須佩帶好絕緣保護用品及絕緣工具,嚴禁帶負荷切斷柱開關或隔離開關,下雨、下雪天禁止停送電作業,特殊情況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
④雨雪過后需處理設備故障或包扎電纜時,必須將電纜從柱開關上取下,必要時必須切斷線路高壓柜開關。
⑤處理設備電氣故障,維護、檢修設備轉動部位時,必須切斷電源開關,掛好安全標志牌。
⑥更換高低壓保險器時,必須切斷電源,必須佩帶好絕緣保護用品,對地放電后方可作業。
⑦必須將電纜接頭架空和包扎好,整理和移動電纜時,必須使用專用絕緣工具,佩帶齊全絕緣保護用品,禁止用手拿、腳踢、肩扛。
⑧鉆機開動前,應發出開車信號,互相聯系好,做好呼喚應答,送電時,一切按扭應處于停止位置,不得同時啟動兩種以上的機構。
⑨工作時必須有兩人,嚴禁非工作人員操作鉆機,徒工必須在師傅直接監護下方可操作,鉆機與電鏟禁止上下臺階同時作業。
⑩正常作業時操作人員不得離開操作臺,必須離開時,應將所有按扭恢復停止位置。
四、實習總結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在白云鐵礦的實習就結束了。在這這段時間里,我感到自己收獲了許多,不僅有學習方面的,而且實踐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這些對我來說受益非淺。
雖然我們即將走向社會,但作為一個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幾乎沒有任何社會經驗。可在實習期間的每一件小事中,我們能夠體會到人際關系、機會、評價、競爭、成功、失敗等各種我們在今后經常會遇到的事件,相信這些寶貴的經驗會成為我今后成功的重要基石。而在這剩下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能再學些什么,再做些什么,這短短的實習能給我們很好的啟示。
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須擁有的一段寶貴經歷,而這次實習的意義,對我來說已不再是完成學分、完成畢業實習的任務,而是我們真正在實踐中開始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一次重要機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為我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次在白云鐵礦的實習生活,對我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使我在理論上對安全這個領域有了全新的認識,而且在實踐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地做到了學以致用。可是,現實的腳步聲卻是那么地清晰、有力。在一次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在老師們悉心指導下,我不但對安全有了系統的理解,從無數次的失敗中吸取了寶貴的經驗教訓,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的意志也得到了磨練,恐懼心理也逐漸地消失了。我時刻提醒自己,唯有不斷努力,才能與時俱進。總之,這次實習的意義,對我來說已不再是完成學分、完成畢業實習的任務,而是在開啟“生命之旅”大門的過程中邁出了第一步。我一定會好好地珍惜這個機會,并為自己所喜愛的生物科技努力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我在白云鐵礦實習的時間里,我受益非淺。在那里不僅學到了許多關于專業的知識,最重要的是進一步體會到了做人的原則。
這次實習也更加讓我知道安全的重要性。我國的安全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并不是一個陌生的詞,但它的重要性在每個人的眼中理解程度并不是一樣的,大到國家,小到個人,安全是極其重要的,國家需要安全才能繁榮穩定,個人需要安全才能家庭幸福,公司需要安全才能順利發展。工廠投產后,公司各領導把安全放在首位,對公司進行規范化管理,對員工進行定期安全教育,并舉行各種活動,漸漸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時時警惕自己,關心別人”。消除各種安全隱患,在安全上大力投入。我們安全意識上不能存在麻痹意識,安全隱患時刻在我們身邊,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堅持不懈認真做下去的工作,沒有最好,只有做得更好。
眾所周知,安全是人類最重要、最基本的需求,是人民生命與健康的基本保證,一切生活、生產活動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如果失去了生命,生存也就無從談起,生活也就失去了意義。如果因事故殘疾,因職業危害身患職業病,將大大降低生活質量。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羅形象地描述了人類的生產和社會活動中,各種需要所占的地位和相互之間的關系。生理需求是第一位的,其次就是安全上的保障,人們只有滿足生理和安全上的需求后,才能有積極參加生產和社會活動的需求,并從中獲得社會的承認以及取得較大的成就,人類社會因此才能不斷向前進步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反過來又更加廣泛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安全培訓教育是預防人的不安全行為的一項根本措施。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因素,而物的不安全狀態歸根結底很多都是與人的不安全行為有關。如防爆電氣設備失爆與維護檢修有關,機車制動裝置失靈與機車維護調試質量有關。安全意識差與無知是最大的隱患,預防事故的發生應從兩個方面去努力:一是減少作業環境和機器設備中的事故隱患,二是干預職工的不安全行為和心理因素,安全教育培訓就是干預技術的一種。
為了保障生產安全,減少或避免事故的發生,就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安全工作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管理”。“安全第一”是指如何處理安全和生產,以及其他各項工作的關系。在生產的各個環節中,往往潛伏著一些不安全的因素,當生產或其他工作與安全發生矛盾時,安全是最主要的,要把保護職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它作為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和行為準則。許多事故的發生往往是由于重生產、輕安全、不能處理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經濟、安全與改革的關系造成的。“預防為主”是實現“安全第一”的前提條件,是安全管理工作中最為重要的原則,只有認真做到預防為主,從人、物、環境、管理四個方面消除隱患,才能把事故和職業危害消滅在發生之前,防患于未然。“綜合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務是:起草和組織實施綜合性安全生產法規和規章;把質量標準化、管理精細化、安全信息化、裝備機械化和人本親情化作為保障安全、發展生產、強化管理的重要舉措,實現了以安全為軸心、以生產為中心、以管理為重心、以效益為核心的經營方略,促進了安全生產、經濟效益和企業管理的同步提高。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我們今后應該更加認真學習安全技術理論,了解生產過程的特點及使用設備、工具的基本構造,進而熟悉各種作業的安全技術和安全規程,做到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真正做到安全第一。
上一篇:黃河水行政執法工作淺析
下一篇:我與帽子的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