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淺談如何搞好農網線損管理

2007-02-08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隨著農網改造工作的結束以及農電體制改革的深入,縣級供電公司經營工作的重心由增供促銷轉變為加強線損管理上來,給縣級供電公司的線損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課題。對于縣公司線損工作來說:只有通過加大技術降損力度,提高農網技術含量以及加強管理降損水平,走上精細管理之路,才能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線損管理主要由技術線損和管理線損兩部分組成。技術線損是基礎,管理線損是水平。技術線損,須從技術角度出發,來加以解決,應從技術體系上保證農網降損。管理線損即用電管理,主要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因而須從管理角度上予以完善。

1 線損管理的技術措施
(1)  合理選擇節能型配變,提高配變的負載率 :
   首先盡量采用節能型配變,淘汰老型號變壓器。對于新增用戶配變必須采用低損耗型。其次是合理選擇配變。負載率在額定容量50%—70%時,配變處于經濟運行狀態,效率高,損耗低。農村電網負荷率低,鐵損占農網線損的比重加大,一般負荷在配變容量65%-75%時效率最高,低于30%算是“大馬拉小車”。
   要避免配變長期處于空載狀態或“小馬拉大車”,應及時調整配變容量或采用母子配變供電,包括管理制度等辦法,來推動配變負荷率提高,降低損耗。對于負荷變化不大,負載率較高的農村綜合性配電變壓器,可按實際高峰負荷總千瓦數的1.2倍選擇確定配變的額定容量,其計算公式如下:S=1.2P/cosφ。對于農村季節性用電的配電變壓器,為滿足瞬間較大負荷電流的需要,可按農村季節性用電負荷的平均值的2倍來選擇確定配電變壓器的容量,選擇公式如下: S=2P/cosφ。上述兩式中S——所選配變的額定容量,kV.A;

P——實際最大負荷,kW;
P——平均負荷,kW;
cosφ——功率因數

(2)  進行無功補償,提高功率因數
   合理進行無功補償,無功補償按照“分組補償、就地平衡”的原則采取集中、分散、隨機補償相結合的辦法,以分散補償為主將農網的功率因數保持在0.9以上。當功率因數由0.7提高到0.9以上時,線路損耗約可減少40%,一般農網功率因數達到0.9-0.96時最佳。
   對于變電所10kV母線上集中補償,安裝電容器容量應為主變容量的15%-30%配備;10kV配電線路的集中補償點放在線路負荷集中點,即主干線2/3處或分支線的1/2處;對于10kV配變的隨器補償,補償容量宜為配變容量的15%;大型電動機的隨機補償,補償容量為電動機功率的53%。
功率因數下降與損耗增加的對比關系表

功率因數  cos  0.95  0.90  0.85  0.80  0.75  0.70  0.65
功率損耗+△P%  11   23    38   56    78    104  136

(3)  調整運行電壓,開展升壓改造
   確定合理的線路運行電壓降低的百分比,進行調壓運行。農網中配變也根據不同用電季節、用電時間以及不同用電負荷將配變電壓分接頭及時調節到合適的位置,包括投切補償電容器的容量、利用有載調壓變壓器的調壓裝置等方法進行調壓。一般農網在深夜若將電壓降低5%運行,則配變的空載損耗降低10%。
    縣公司應根據資金狀況積極組織農網升壓技術改造。如果將10kV的電網升壓改造為35kV,能使線損率降低71%-91%,供電能力提高250%。特別對于縣城或大工業用戶應優先考慮采用35/0.4 kV直變供電。

(4)  調整線路布局使其合理化,改變導線截面降低線損
   調整電網布局,確定合理供電電源點,盡量使其建立在負荷中心處,特別是35 kV級變電所的布點合理很大程度影響農網結構是否合理。同時盡可能減少迂回供電,確保供電半徑不超過經濟合理值。10 kV配變線路經濟供電半徑直接計算公為:L≈10√K/P (km)
式中K------10 kV配電線路經濟供電半徑計算系數
P-------供電范圍內平均電力負荷密度,km/km2
10 kV配電線路經濟供電半徑計算系數表
P (km/km2) <10 10—25 26—40 >40
K 22 27 31 34
   目前農網一般負荷密度不大,比較分散,一般按照經濟電流密度和電壓損失合理選擇導線截面以減少電能損耗和線路壓降。在增加導線截面時,要綜合考慮投入與降損的關系。一般來將,線路中電能損失大部分集中在主干線部分,在主干線中又集中在線路首端到末端,從主干線到分支線由大到小的順序選擇階梯型導線截面,同時也要考慮今后的發展和電壓降的要求。

(5)  均衡配變的三相負荷,搞好降損技術維護
   調整配變三相負荷使之平衡,可降低線損,提高配電變壓器的效率。由于農網多采用三相四線制供電方式,且用戶較為分散,線路較長。如果三相負荷不平衡,則中性線中有電流通過時會增加中線電能損耗。調整三相負荷,使配變三項負荷電流不平衡度小于規定范圍的10%,不允許出現某項負荷過重,而另一項負荷輕載的現象。低壓干線及主要支線始端的三項電流不平衡率不大于20%。
   注重搞好供電設備的維護,防止泄漏電。特別是在春、秋兩季要認真組織清掃絕緣子,勤剪樹枝,經常測量接頭電阻等。同時合理設備檢修,提高檢修質量,盡量減少農網非正常運行方式時間。此外,在農網中應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改善電網的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設備損耗。

2   線損管理的技術措施
(1)  健全線損管理網絡,健立線損管理檔案
  縣公司從部室到供電所建立健全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線損管理網,供電所配置專(兼)職線損管理員,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網絡,使線損管理工作在組織上有最可靠的保證。并建立線損管理責任制,實現線損的常態管理。
   線損管理檔案包括負荷資料以及電網設備的各項基礎參數,它們是進行線損理論計算的基礎。這份檔案必須詳細地計算、考核與記錄到每類電壓、每條線路,情況特殊的直至每臺配變。
(2)  開展線損理論計算工作,科學制定合理的線損指標。
  線損理論計算是制定線損指標的基礎和重要依據,通過理論計算能夠找出電網中的薄弱環節,突出降損重點,實施降損措施。線損管理人員必須把線損理論計算作為主要工作來抓。
   縣公司應根據不同地區、經濟發展、季節情況確定合理線損指標標準。應積極細化線損,分高壓線損、集鎮公用變線損和村組公用變線損3個系列。采用取理論線損加一定限額的管理線損來確定和下達,同時管理線損必須堅持逐步降低。對低壓線損指標,還應區別不同的設備現狀和管理水平,進一步細分為線損、變損和線變損,公平、合理地確定指標,大家樂于接受,真正把線損小指標分解落實到部門、供電所、班組和個人。
(3)  定期召開線損分析會議,實行完善線損指標考核。
   定期召開線損分析會議,對下達的指標及完成情況逐月分析,對存在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布置今后任務,實現“有指標、有考核、有措施、有兌現”的閉環管理。此外,所有分析和考核結果及時公告,便于職工了解,對照監督。
   從著力于建立完善的線損指標體系做起,來開展好線損承包制度。在進行線損承包指標的理論計算時,分壓分線分臺區測算考核,要選好代表性月份,每月的波動系數要合理,符合實際。同時考核嚴格,明獎實罰,嚴格兌現。由于農網用電季節性強,線損管理很不穩定,有時用電高峰時,線損可管6點以下,而低谷用電線損則超過20點。建議最好制訂分季節、分臺區的線損考核指標。
(4)  搞好統計工作,加大分析力度
    準確統計是進行線損計算的基礎?h級供電企業應加強各單位上交線損報表的日期管理。各單位必須按時按節完成線損報表及線損小指標報表,且統一規范線損報表模式。這項工作與職工的獎金考核掛鉤。
   每月進行一次全公司性的分壓、分線、分臺區線損統計、分析工作。分析指標完成情況,對照降損計劃執行情況,為下步工作做好準備,便于考核供電所線損工作的開展情況。此外,供電所應利用MIS系統軟件,積極開展線損計算,以便供電所進一步分析和降低線損指標,制訂切實可行的降損措施。對線損嚴重超標的臺區。成立專門的剖析小組,逐臺解剖,逐臺降損處理;對線損或高或低,起伏波動偏大的現象,則進行重點檢查和剖析,對癥下藥,狠抓落實。
(5)  抓好抄核收工作,加強計量管理
    同步抄表也是進行線損計算的基礎。嚴格執行統一抄表制度,堅持抄、核、收三分離,做到使包臺區的不抄表,抄表的不收費費。制定嚴格的考核制度,獎罰分明。確保抄表及時準確,核算細致無誤,杜絕錯抄、漏抄、錯算現象。
   確保表計電量要準確。積極使用新型合格的電能表,堅決淘汰老型號電能表,使用高精度的互感器,堅持輪校、輪修、輪換制度。切實加強計量裝置的常規管理,提高表計的定期輪換和校驗質量,特別是加強故障表計的更換和鉛封的管理。建立全面精確的計量臺帳,使抄表卡號、微機算費號、檔案卡號三號統一。
(6)  統一供電所線損管理框架,做好營業普查工作
    統一管理線損模式。要求供電所將線損指標層層分解,指標落實到人,實行重獎重罰。供電所必須設立線損管理員,強化線損管理員職能,提供各種分析資料,制定并落實降損措施,以便供電所更好的開展線損管理工作,特別是加強公司計量線損專責對其管理與溝通。
    定期開展營業普查,內查公司營銷稽查,外查用戶用電檢查。自上而下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營業普查外,還要加強全縣性活動的拉網式用電檢查。同時結合線損報表對異常線路或用戶及時進行分析,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營業普查和突擊稽查工作。嚴懲竊電不法之徒,并在當地媒體曝光,打擊了竊電犯罪,營造依法用電的良好氛圍。推行自用電公示制,讓職工相互監督,讓客戶放心。
(7)  實施指標競標機制,實行動態管理。
  在供電所電工中積極推行線損承包競標,競標采取暗投標的方式,規定標底。在競標中,誰線損最低就是該片的中標者,競不上標的待崗、轉崗培訓,并與獎金、工資考核掛鉤。 
   同時開展末位淘汰制的動態管理。每年根據各項考核指標重點是低壓線損完成情況,并結合民主測評,對完成指標的責任人進行獎勵,對未能完成指標的責任人進行待崗、轉崗處理。
(7)  加強農電人員專業培訓,加大指導和督促力度。
   加強農電人員線損管理培訓工作,全面掌握線損管理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并能從技術線損和管理線損兩方面入手,提出有效的降損措施。加強各方面交流和學習,拓寬線損工作思路。同時開展供電所總結交流以及線損管理競賽活動,形成“比學敢超”的學習氛圍,增強他們線損管理意識,培養主人翁精神,用實際行動積極開創線損管理新局面。
    縣公司應加大指導和督促供電所開展線損管理力度,幫助總結上階段工作情況,查找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實現線損管理的閉環控制。供電所在開展線損工作時面臨難題,縣級供電企業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
   結束語:線損管理是直接反映一個縣級供電公司的管理水平,是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事,應做到有目標、有規劃、有計劃、有標準、有考核、有分析、有總結,形成較為完善的閉環管理,并通過各部門加強合作,配合整體聯動,才能取得農網降損最佳成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山县| 太谷县| 宝丰县| 广元市| 崇义县| 三台县| 定边县| 昌黎县| 兴业县| 广南县| 韩城市| 河西区| 昭觉县| 临沧市| 仲巴县| 墨竹工卡县| 库尔勒市| 萝北县| 云南省| 边坝县| 娄烦县| 军事| 怀柔区| 巴里| 房产| 西安市| 汉寿县| 梓潼县| 安义县| 浑源县| 双桥区| 建瓯市| 商都县| 韶山市| 合肥市| 河津市| 若尔盖县| 武陟县| 清镇市| 青河县|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