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配電設施存在的安全隱患,不僅影響到對農村的正常供電,也危及到設備的安全,甚至威脅到人民的生命安全。為做好保人身、保設備、保電網安全工作,整頓好安全用電管理秩序。因此,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保證農村配電設施的完好運行。現結合我的工作實踐,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農村配電設施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應采取的措施。
一、當前農村配電設施存在的安全隱患
1、當前農村配電設施主要存在的安全隱患有:配電變壓器安裝高度不夠,可以攀登、跨越至配電變壓器,接地引下線有斷股、斷線、嚴重銹蝕現象;落地式配變圍墻高度不足;配電室門窗損壞,甚至有的屋頂漏雨,配電室的通道、排水、滅火設施不規范;變臺避雷器、接地裝置未能定期檢測;多處有環向或縱向裂縫的電桿不能得到及時的更換;桿與桿之間的檔距過大;桿塔標志(桿號、相位、警示語)不明顯、齊全;架空導線接頭過多,弧垂過大,對弱電流線路、對10kv線路、對地面、對建筑物、對樹木的安全距離不夠;打拉線不規范,臨時拉未拆除;入戶線距離太遠,墻上街碼脫落等。
2、電力設施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目前電力設施缺乏安全保護,分級負責管理跟不上,配電設備被盜現象比較嚴重,難以追究責任,處理非常困難。
二、解決農村配電設施安全隱患所應采取的措施
1、抓好配電設施的技術要求:對農村供配電設施,應嚴格按照《農村低壓電力技術規程》、《農村低壓電氣安全規程》、《農村安全用電規程》等相關規程進行技術改造。
①配電變壓器的裝置要求:農村公用配電變壓器應按“小容量、密布點、短半徑”的原則進行建設與改造。柱上安裝或屋頂安裝的配變,其底座距地面不應小于2.5m;安裝在室外的落地配變,四周應設置安全圍欄,圍欄高度不低于1.8m,各側懸掛“有電危險,嚴禁入內”的警告牌。凡新建(更新)配變的容量應根據農村電力發展規劃選定,一般按5年考慮。若電力發展規劃不明確或實施的可能性波動很大,則可依當年的用電情況按下式確定:
S=RsP
式中:S——配電變壓器在計劃年限內(5)年所需容量(kVA);
P——年內最高用電負荷(kW)
Rs——容載比,一般取1.5~2。
配變應選用節能型低損耗變壓器,變壓器的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靠近負荷中心;避開易爆、易燃、污穢嚴重及地勢低洼地帶;高壓進線、低壓出線方便;便于施工、運行維護。配變連接組別宜采用為Y,yn0或D,yn11。對于連接組別為Y,yn0的配變,中性線電流不應超過低壓側額定電流的25%;對于連接組別為D,yn11的配變,中性線電流不應超過低壓側額定電流的40%。
②配電裝置的要求:配變低壓側配電室或配電箱應靠近變壓器,其距離不宜超過10m。配電箱的進出引線,應采用具有絕緣護套的絕緣電線或電纜,穿越箱殼時加套管保護;室外配電箱應牢固的安裝在支架或基礎上,箱底距地面高度不低于1.0m,并采取防止攀登的措施;室內配電箱可落地安裝,也可暗裝或明裝于墻壁上。落地安裝的基礎應高出地面50mm~100mm。暗裝于墻壁時,底部距地面1.4m;明裝于墻壁時,底部距地面1.2m。
配電室進出引線的導體截面應按允許載流量選擇。主進回路按配變低壓側額定電流的1.3倍計算,引出線按該回路的計算負荷選擇。配電室一般可采用磚、石結構,屋頂應采用混凝土預制板;配電室內應留有維護通道:固定式配電屏為單列布置時,屏前通道為1.5m;固定式配電屏為雙列布置時,屏前通道為2.0m;屏后和屏側維護通道為1.0m,有困難時可減為0.8m。配電室的長度超過7m時,應設兩個出口,并應布置在配電室兩端,門應向外開啟;成排布置的配電屏其長度超過6m時,屏后通道應設兩個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的兩端。
③電力線路要求:低壓架空電力線路宜采用鋁絞線、鋼芯鋁絞線。鋁絞線、架空絕緣電線的最小截面為25mm2,也可采用不小于16mm2的鋼芯鋁絞線;TT系統的中性線和TN-C系統的保護中性線,其截面應按允許載流量和保護裝置的要求選定;單相供電的中性線截面應與相線相同。考慮導線初伸長對弧垂的影響,架線時應將鋁絞線和絕緣鋁絞線的設計弧垂減少20%,鋼芯鋁絞線設計弧垂減少12%。鋁絞線、鋼芯鋁絞線線路檔距集鎮和村莊時為40m~50m,田間時為40m~60m;架空絕緣電線檔距一般為30m~40m,最大不應超過50m。低壓線路與弱電線路同桿架設時電力線路應敷設在弱電線路的上方,且架空電力線路的最低導線與弱電線路的最高導線之間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1.5m。線路導線每相的過引線、引下線與鄰相的過引線、引下線或導線之間的凈空距離,不應小于150mm;導線與拉線、電桿間的最小間隙,不應小于50mm。同一檔距內,每根導線只允許一個接頭,接頭距導線固定點不應小于0.5m。電桿宜采用符合GB4623標準規定的定型產品,桿長宜為8m,梢徑為150mm。
拉線宜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鍍鋅鋼絞線,拉線一般固定在橫擔下不大于0.3m處,拉線與電桿夾角為45。,若受地形限制,不應小于30。。拉線的底把宜采用直徑不小于16mm的熱鍍鋅圓鋼制成的拉線棒,連接處應采用雙螺母,其外露地面部分的長度應為露出地面0.5m~0.7m。
線路橫擔及其鐵附件均應熱鍍鋅或其他先進的防腐措施。鍍鋅鐵橫擔具體規格應通過計算確定,但不應小于:直線桿采用角鋼時:50mm×50mm×5mm;承力桿采用角桿時:2根50mm×50mm×5mm。
④ 接戶線、進戶線裝置要求:接戶線和室外進戶線應采用耐氣候型絕緣電線,電線截面按允許載流量選擇。接戶線的相線和中性線或保護中性線應從同一基電桿引下,其檔距不應大于25m,超過25 m時,應加接戶桿;但接戶線的總長度(包括沿墻敷設部分)不宜超過50m。
⑤計量裝置的要求:低壓電力用戶計量裝置應符合GB/T16934的規定。農戶生活用電應實行一戶一表計量,其電能表箱宜安裝于戶外墻上。農戶電能表箱底部距地面高度宜為1.8m~2.0m,電能表箱應滿足堅固、防雨。防銹蝕的要求,應有便于抄表和用電檢查的觀察窗。農戶計量表后應裝設有明顯斷開點的控制電器、過流保護裝置。每戶應裝設末級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
⑥接地電阻和防雷接地電阻的要求:配變低壓側中性點的工作接地電阻,一般不應大于4Ω,但當配變容量不大于100kVA時,接地電阻可不大于10Ω。防雷接地電阻,按雷雨季考慮,而且按工頻值計及。低壓避雷器的接地電阻不宜大于10Ω;絕緣子鐵腳的接地電阻不宜大于30Ω,但在50m內另有接地點時,鐵腳可不接地。
2、抓好配電設施缺陷管理:配電設施缺陷是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配電設施缺陷的管理中重要的一關是抓缺陷消除,要嚴格執行《缺陷管理制度》,并讓消缺單位、班組的工作人員注重發揮主觀能動性,杜絕那種消缺力度不大,質量水平不高,遇到問題繞著走,得過且過應付了事的消極行為,杜絕發生消一處缺陷后又產生一處缺陷的現象。我們制定中、低壓設施巡視周期,適時加強設施的全過程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對缺陷處理不及時、不徹底的單位、班組、個人按安全合同和設施管理制度實施雙重考核,確保及時消除各類事故隱患。
3、加強安全管理整治工作:加強對農電管理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增強農電管理人員的責任感和工作積極性,提高其業務素質。加大對在安全檢查中發現的違章用電、違章建筑、違章堆積物的安全管理整治工作,治理廣播、有線電視、電話等弱電流線路與電力線路同桿架設交叉跨越安全距離不足問題,對上述存在隱患的個人、單位,限期整改或拆除,否則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用戶自負。實行強行整改,狠抓安全用電管理的組織落實和制度落實建設。
4、加強電力設施保護工作:電力設施保護仍要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配齊義務護線員,明確職責、義務、獎勵標準,提高他們的護線熱情和工作積極性。各鄉鎮成立電力設施保護領導小組,由鄉鎮分管領導任組長,派出所、供電所、村委會主任任組員,加大電力設施保護力度。同時,要與各村和義務護線員簽訂電力設施保護合同,明確職責、任務、獎懲辦法,加強考評兌現。
三、加強安全用電宣傳力度
加強農村用電知識、用電政策的宣傳,使廣大群眾懂得安全用電常識,了解用電政策,知道安全用電的權利和義務,自覺遵守用電法規。充分利用報刊、農村廣播、電視、畫廊、宣傳車、橫幅標語、印刷品等各種宣傳輿論工具和各種有效形式,到各鄉鎮范圍內進行廣泛的宣傳《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不拘形式地宣傳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真正讓安全用電深入人心,學會安全用電。
上一篇:安全考試滿分才能進入施工現場之鑒
下一篇:電氣設備的接地與接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