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變電運行維護與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相結合,在探索實踐中構建安全生產管理平臺,解決好安全生產中“管什么、怎么管”的問題,確保安全穩定運行。
關鍵詞:變電運行;安全生產;風險管理
1變電運行是電網安全穩定的關鍵環節
安全生產是電網企業各項工作的基礎和永恒的主題。特別是在當前電力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安全生產確保電網穩定運行顯得尤為重要。作為電網安全穩定的關鍵環節,變電運行的重要性是由其行業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在電力系統運行中,變電站擔負著設備的運行管理和維護工作,是電網運行管理、倒閘操作和事故處理的執行機構,變電運行值班員是保證電網安全、穩定和經濟運行的執行者。在運行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給人身、企業乃至國民經濟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輕者損壞設備造成停電,重者造成人身觸電和系統瓦解。如何對變電運行安全生產進行有效的控制,是擺在電力生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課題。隨著電網的日趨復雜、變電設備新技術的應用和社會對供電可靠性要求的不斷提高,對做好變電運行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方面更賦予了新的內容。
2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中國南方電網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是南方電網公司通過近5年的研究與實踐,在結合電網企業特點,總結深圳供電局、遵義供電局等試點企業安全風險管理體系應用經驗的基礎上研究編制的。整個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包含了安全管理、風險評估與控制、應急與事故控制、作業環境、生產用具、生產管理、職業健康體系、能力要求與培訓檢查和考核等9個管理單元與51個管理要素、159個管理節點和480條管理子標準。所提出的管理內容和管理要求與方法,為安全生產管理提供了一個管理平臺,其目的是為了解決好安全生產中“管什么、怎么管”的問題。 為提高安全生產風險控制水平,確保電力生產安全和電網安全穩定,提高設備精細化管理水平,云南電網公司按照“體系化、規范化、指標化”的安全生產戰略思想,應用國際先進的安全管理思想,結合安全生產實踐經驗,編制了《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和生產管理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全面梳理核心業務流程,完善標準和規章制度,深入探索適用各層面的規范化生產管理模式,逐步實現生產管理模式的規范和統一,實現安全生產的集約化、流程化、精細化管理,為安全生產風險的有效控制提供堅實基礎。
3變電運行維護與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相結合在變電站的探索實踐
安全工作的重點在班組,作為供電企業的核心班組,變電運行要以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提供的安全生產管理框架,應用系統化、規范化的管理方法,積極、務實開展規范化建設工作,從宣傳貫徹到培訓學習,從危險源的辨識到具體工作中的實施、整改、考核,將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滲透到每一項工作中。
500kV玉溪變電站積極探索實踐變電運行維護與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相結合的途徑,突出特色做好5個方面的工作。(1)根據《玉溪供電局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實施方案》,組織全站學習掌握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知識,不僅全員參加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基礎培訓班的學習,還請專家到現場講課交流,使運行人員更加了解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積極主動進行體系建設的準備工作。并針對“巡檢、操作、事故處理、變電站監管”4大核心關鍵任務,參與編寫和嚴格執行《確保不觸及安全底線的計劃及控制流程》。(2)針對變電運行人員流動性大、新員工比例逐步增大且運行經驗匱乏的現狀,率先進行“變電站技術培訓資料庫”的建立工作,將有關設備的操作、巡檢、注意事項采用圖片、視頻短片的形式建立資料庫,提高員工對設備的認識,人人知道怎么做和如何做。(3)正確把握危險點的形成與控制。危險點是指在變電運行維護中有可能造成危害的作業環境,有可能造成危害的設備和人員,違反安全規程的不規范操作及習慣違章等。危險點的控制就是對變電運行中每項工作,根據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工作環境、人員狀況、設備實際等進行分析,查找可能導致人為失誤事故的危險因素,再依據規程制度,制訂防范措施,并在生產現場實施程序化、規范化作業,以達到防止人為失誤事故發生的目的。(4)按照安全風險管理體系要求,將班組的日常生產工作按PDCA循環以及5W1H要求執行。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有效的杜絕了設備隱患;開好班前會,對照工作計劃和“三措”交待工作任務、合理分工搭配,指定負責人、監護人和操作人,交待工作環境的情況,交待危險點和操作注意事項;督促員工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增強對工作的預見性。開好班后會,小結當天生產任務的完成情況和執行安全規程、“兩票三制”的情況,對違章行為和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和防范措施。(5)隨著變電運行班組建設工作的持續開展,注重鼓勵員工創新思維大膽嘗試各種新方式、方法。實踐證明,正是這些新方法、新思路使員工的積極性、凝聚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班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也相應得到了提升。
4在持續改進中提高變電運行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水平應注意的問題
隨著變電運行班組安全生產風險管理工作的持續開展,在日常的生產工作中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尋找正確的、高效的工作方法是我們面臨的一道課題。要有效化解安全風險,就應在提升安全管理理念的同時,注重處理好管理中的“人和物的因素”。
變電站在持續改進中提高變電運行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水平應注意4個方面的問題:(1)安全管理要以人為本。運行人員是工作的執行者,人的行為貫穿于日常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中,最終影響到行為目標、行為方式。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溝通和激發員工的內心情感,尊重、關心人,使運行人員對于班組有歸屬感,最終形成安全管理的“命運共同體”,從而推動安全管理的改善與提高。(2)安全教育在形式和內容上需要豐富多彩,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寓教于樂,使廣大員工在參與活動中受到教育和啟迪,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安全意識。要通過深入扎實的安全教育培訓活動,使員工真正做到牢記安全宗旨,堅守安全紀律,落實安全措施,實現安全操作,防微杜漸,持之以恒,最大限度地消除各類安全隱患。(3)加強硬件設施建設。現場安全防護的硬件配置是安全生產的最后屏障,安全防護用品的配備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安全工器具的配備是否滿足生產需要,安全防護用品和安全工器具的更換是否及時有效,各類測試設備是否靈敏有效,都需要在落實上狠下功夫。(4)將安全文化融合于各項工作之中。安全文化能有效彌補安全管理的不足。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觀念、道德、態度、情感、品行等深層次的人文因素,通過教育、宣傳、獎懲、創建群體氛圍等手段,不斷提高變電站員工的安全修養,改進安全意識和行為,自覺實現“要我遵章”到“我要遵章”的轉變,真正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到實處,為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上一篇:母線差動及其保護的安全合理運行
下一篇:關于接地和電氣安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