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是安全生產活動中最活躍的因素,全面提升員工的安全素質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為響應國家號召,各行業都在逐漸實施安全素質工程,但存在評估指標不夠全面、培訓效果不夠持久等問題,為解決此問題,需要創新安全素質工程建設模式,尋求一種有效的途徑來全方位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素質,為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關鍵詞:安全素質工程,安全素質評估,安全素質培訓,安全文化
0引言
安全生產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不斷探索的主題。不斷創新安全管理理念,尋求一種切實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是企業在搞好安全生產工作方面一致的愿望。安全管理的對象不外乎人和物兩種,傳統的安全管理主要通過建立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來達到“控制人”的目的,規章制度在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大多能夠得到較好的執行,那么在員工單獨作業、無人監督時如何保證安全,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消除生產中人的不安全因素,實現人的本質安全化,唯一而有效的途徑就是增強全體人員的安全意識,擴展全體人員的安全知識,強化全體人員的安全技能,即進行全面的安全素質工程建設。
1安全素質建設現狀
早在2006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在《“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設綱要》中便提出了“要大力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增強全民的安全意識,實施全民安全素質工程”,安全素質工程便在全國范圍內逐漸展開,2011年《“十二五”安全文化建設綱要》又提出“強化全民素質工程建設”,并將“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普及安全知識,提高全民安全素質”作為“十二五”期間的主要任務,但是各地、各行業的安全素質工程建設側重于宣傳上,始終沒有深入實施。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大多企業在進行安全素質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忽略了安全素質評價,使得安全素質培訓的實施缺乏針對性。目前安全素質評價還只是作為一種理論,由于評價數據的采集工作缺乏好的方法,安全素質評價一直未得到實際應用。同時,安全素質的評估指標涉及很多因素,包括具體的管理方法、作業崗位等。各企業由于業務范圍以及安全管理的不同,指標也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因此在制定安全素質評價標準時,應緊密結合企業實際情況。
其次,在員工安全素質的培訓上,缺乏先進的、針對性強的培訓方式。安全培訓是一種提高員工安全素質的有效手段,但傳統的安全培訓教育存在一些弊端,無法全面提升員工安全素質,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培訓流于形式,為了培訓而培訓,培訓課時不夠,教學內容不足,授課方式呆板,培訓效果不佳;
(2)培訓內容理論多于實際,偏向于書本知識;
(3)培訓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培訓效果不理想;
(4)安全生產知識性、技術性內容較多,安全意識培訓內容不夠;
(5)培訓的管理存在缺陷,如培訓程序不規范,管理不系統,對員工沒有建立培訓檔案,培訓之后,沒有發培訓合格證、進行科學的效果評估等。
另外,安全素質評價是安全素質培訓的前提,而由于安全素質評價沒有得到實際應用,使得針對安全素質評價的結果采用不同的培訓方式、培訓內容進行針對性培訓也成為空中樓閣。
最后,安全素質培訓的效果不夠持久。研究表明,安全培訓這種來自外部的強化訓練能夠較快的促進員工安全素質的提高,但在培訓后期效果將會隨著時間逐步減弱。如下圖所示:
圖1 安全培訓效果隨時間變化曲線
2提升安全素質的主要途徑
筆者有幸參加了武漢博晟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大學聯合為某電力集團公司策劃的安全素質工程建設項目,其中有很多值得借鑒之處。該項目融入PDCA閉環管理(戴明管理)的思想,基于系統工程理論,以科學的安全素質評估為基礎,建立針對性強的安全素質培訓體系,同時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形成“評估—培訓—考核—改進”的安全素質工程建設模式,解決傳統的安全培訓效果不夠持久的缺點,多方位促進人員安全素質的提高。總之,通過外部的強化培訓和員工的主動學習,以及整個安全文化的熏陶,來逐步提升員工的安全素質,這種方式在實際的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以安全素質評價為基礎,建立安全素質工程體系
員工安全素質評價是安全素質培訓的前提,為安全素質培訓方案的設計提供依據,增加針對性,并能在其他管理環節中應用。
安全素質評價是指通過建立科學安全素質評估標準,以深入而全面的調研為基礎,綜合分析評企業各崗位人員的安全素質。評價內容包括安全意識、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針對這幾方面內容分別對各個崗位設計指標權重,建立各層次指標體系,并進行量化評分。根據各方面具體的評分結果對員工安全素質進行分類,找出各類人員安全素質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以便在制定培訓方案時針對不同類別的人員制定不同的培訓內容和方式。
2.2采用先進的培訓方式,進行安全素質的強化培訓
安全培訓是提升員工安全素質的必要途徑,其目的是把關于安全生產方面的知識融入到員工的頭腦中去,使其具有必須的安全技能和較高的安全意識。
安全素質培訓對象應包括企業負責人、安管人員、中層干部、班組長、一線工人、外委人員等全體人員,培訓內容涉及安全意識、安全法制、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幾大方面,并引入事故案例、安全故事會、實踐操作等元素,培訓方式有講授法、視聽技術法、案例研討法、自學法等,并以先進的安全素質管理系統為平臺,為安全管理人員提供實用的工具,也是一個良好的提高自身素質的學習培訓平臺,真正實現國家安監總局在《2010年安全生產教育培訓重點工作安排》中提出的“培訓內容規范化、培訓方式多樣化、培訓手段現代化、培訓管理信息化”。
2.3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人員的安全素質
安全文化的建設可為企業營造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的環境和氛圍,建立起職工共同的安全需求和價值取向,使每名職工都在這個“安全文化場”中工作,都受到“場”力的吸引,將自己的行為自然地用安全文化進行規范,使員工在學習安全知識、尊重安全科學、推行文明生產的氛圍熏陶中不斷提升自身安全素質。安全文化建設與安全素質培訓相互呼應、互相補充,共同促進企業員工安全素質的提高,因此也是安全素質工程建設的一條必不可少的途徑。
3結語
基于上述分析,安全素質工程建設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客觀需求,也是企業安全生產持續穩定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尋求一種有效的途徑來提升員工的安全素質,從而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上一篇:安全生產是發電企業的第一要素
下一篇:淺說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