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生產規模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設備在更新、技術在提升,對操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有部份企業對安全生產的投入存在認識的偏差,尤其是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工作上存在明顯的不對稱、不平衡發展的問題。客觀上各企業都存在特種作業職工流動性大的問題,主觀上許多業主是為片面追求高利潤,盲目降低生產成本,在生產中不愿增加安全生產投入的這種錯誤觀念在起反作用。企業對特種作業員工的培訓也只停留在自己企業的師傅帶徒弟的老觀念上,由于培訓不到位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加強對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知識普及教育和操作技能的培訓在安全生產管理中顯得尤為重要。
從當前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工作的現狀來看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企業、職工對特種作業培訓持證上崗的認識存在偏差
特種作業人員作為安全生產事故的高發人群,雖然對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的必要性、重要性逐漸得到大部分企業的認同,但事實上,有不少的企業在這方面認識不足,舍不得投入。一是認為對新進廠的員工進行的“三級教育”已包括了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再組織特種崗位個人參加特種作業培訓是重復培訓,存在抵觸情緒。二是企業的特種作業人員流動性大的事實,使企業對在職操作人員的培訓存在顧慮,企業有時剛培訓好一個工人就提出離廠,導致企業不愿在每個崗位上加強對員工持證培訓。三是企業本身盲目降低生產成本,不愿增加安全生產的投入,對所有操作工進行培訓。產生的問題就是,一個特種崗位上的特種作業人員只有一個有證,以應付安全生產監督檢查,部分特種作業人員沒有按規定持證上崗,尤其是在培訓普查過程中發現有個別企業甚至存在幾十人無證操作特種設備的嚴重問題。另外是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復審不重視。企業不重視特種作業人員復審工作,認為取到證后就一勞永逸了,沒有定期復審,每年實際復審的人數占應復審人數的比例較低。某些人員已離開原操作崗位多年或證件早過期了,沒有進行再培訓,就直接上崗導致生產安全事故。主要的原因一是安監部門在培訓宣傳教育的力度上還沒能滲透到每個企業業主和員工中,監管與處罰并舉的措施還不完善。二是企業法人、主管領導和員工本身的持證上崗意識差,存在僥幸心理。
二、部份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機構基礎管理工作薄弱
建立一個高效的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機構對提升操作人員的整體素質、降低事故的發生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當前,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機構基礎管理工作上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一是體檢把關不嚴。職工特種作業培訓前未根據作業條件對身體項目進行逐一檢查,有些地方體檢就是到醫療機構蓋個章,甚至有個別的培訓機構只要有企業單位證明即可,造成部分特種作業人員患有某種“禁忌癥”沒能通過體檢篩選出,卻從事特種作業。二是文化程度把關不嚴。有許多地方的培訓機構對文化程度一欄也睜一眼閉一眼,未達到實際文化水平的也參與培訓。造成許多參加培訓人員對培訓理論無法消化、理解,影響培訓效果,給安全生產留下隱患。事實上現在各地都普遍存在一批年紀偏大,文化程度低,反應能力差的職工在一些臟、累、差的工作環境中從事特種設備的操作。三是考勤考核把關不嚴。部份培訓機構對參加培訓的人員有沒有真正到場學習不考勤,考核也沒有嚴格按照國家對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的標準進行組織,甚至有些培訓機構只要交費、交照片就發操作證,等到事故發生后查找原因、追究責任則為時已晚。今年“5•18”高空清潔工墜落死亡事故,在調查中發現這是一外地區有資質單位承包的高空清潔工程任務,但這些持證員工根本就沒參加任何的培訓,導致安全措施不到位引發事故。四是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檔案建立不及時。建立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檔案是每個作業人員是否參加培訓的一個真實的依據。檔案未能如實完整建立,對加強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監管部門對各單位參加培訓的數據無法更直觀、及時掌握等問題。
三、部份培訓機構還存在教學能力不強、教學質量不高的問題
培訓機構教學能力是保障培訓質量前提,而教師隊伍的建設又是這一前提的關鍵。但從企業反饋的信息了解:一是有的培訓機構聘用的教師綜合素質不高,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術知識和相關的安全生產基礎知識不足,未取得相應的有關部門的教師資格認可。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出現照著培訓教案念、自己動手能力弱、教學針對性不強等問題;二是有的培訓機構為了減少開支,沒有按國家頒發的《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標準》進行授課,隨意減少了“培訓課程、課時”。三是有的培訓單位組織培訓班時,由于條件所限,只進行了理論考試,不進行實際操作的考核。四是有的培訓單位考試要求不嚴,安排的是閉卷考試,實則開卷考試,更有甚者是理論與實踐操作考試都由他人代考。導致整個培訓質量差,企業有怨言,政府權威性受影響。帶來的問題是有的特種作業人員雖然持證了,但詢問他在哪參加培訓,培訓的內容是什么,則一問三不知,這說明這個員工根本沒培訓而是非法取得操作證的。
從上面幾個存在問題可以看出當前對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工作的任務是多么的艱巨,形勢又是多么的嚴峻。要把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工作做細、做實,需要的是各級政府加大宣傳教育引導的力度,加大對培訓機構的監管,防止培訓工作華而不實、弄虛作假損害政府形象,禍及百姓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各級政府要把貫徹國家關于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工作的有關精神落實到具體的工作實際中,不走形式,不玩花樣。針對當前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工作存在問題,做好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工作關鍵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整合資源,以縣(市)級為單位建立一站式綜合培訓中心,樹立培訓機構權威
以縣(市)級為單位建立一站式綜合培訓中心的“利”很多:一是以縣市級為單位可以保證在編制、資金、人員的統籌整合,如果放在鄉鎮一級則培訓機構過于庸腫,不利于最大限度的發揮培訓機構的功能。二是可以整合各地政府在安全生產培訓上分散投入的資金,集中人力、財力辦高質量的培訓機構,也可以避免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歸口管理部門多、監管難的問題,便于政府獨立管理部門對培訓機構的監管,這也是規范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工作的前提;三是可以避免魚龍混雜的培訓中介機構及不夠資質的培訓機構因培訓質量不過關的問題而影響政府權威性,也是體現培訓政策嚴肅性的具體要求,更是提高證書含金量的要求。
二、以師為先抓好師資隊伍建設,強化教學能力
抓好一支優秀的特種操作人員培訓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培訓質量的前提,因此,各地在招聘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的教師時應該嚴審資質。首先教師應持證上崗,懂專業、會操作,否則無從談起培訓質量。其次是抓好教師隊伍的教學能力建設,每個專業的教師都要按照專業的要求備好課并進行試講,針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語言組織,不能在培訓中照本宣科培訓教材,影響學員的聽課興趣,降低培訓效果。再次是要使每名教師都能在每個專業培訓中進行示范操作,邊講解邊示范,讓學員更直觀的學習到規范的操作動作。只有按照“會講、會教、會示范”的要求抓好培訓中心的教師隊伍建設才能為培訓質量提供保障。
三、轉變培訓模式、加強培訓管理、改進培訓方法、增強培訓效果
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工作作為國家為加強危險崗位的有效管理而制定的一項強制性政策,在落實的過程中就要體現其嚴肅性,不能隨意縮短培訓時間,隨意刪減培訓課程,降低培訓標準。在培訓模式上也可以參照汽車駕駛執照培訓、考核、發證的模式,做到寬進嚴出,不進行培訓,考試不過關絕不能發證。在培訓的管理上,為防止一些學員只交培訓費而不參加上課學習,不參加實際操作的現象,培訓機構應建立嚴格的考勤制度,確保參訓人員全員額全過程參加。在培訓方法上,要改變以往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教師上面講、學員下面聽這種較為單調枯燥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員一起參訓議訓,及時收集學員反饋的信息,改進培訓內容、方法。更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強大優勢及各種實用性強的教學手段,為受訓者的提供更加感性、更加具體、更加豐滿、更易理解的知識傳授方法。在授課過程中可結合案例講授理論,結合現場實際操作講解分析操作中易犯的問題,結合教師現場示范操作規范本專業的操作流程。特別是利用多媒體的聲、光、圖、影的強刺激性效果把事故案例再現和安全隱患事故多媒體演示,使受訓人員在視覺上受到沖擊,思想上受到強烈的震撼,通過事故案例再現和安全隱患事故演示,讓培訓學員從思想根源上認識到“三違”操作帶來的嚴重后果,提高遵守操作規程的自覺性,強化安全防事故的潛意識。切實把“人員、時間、效果”三落實作為抓好培訓質量的關鍵點。
四、嚴格考證審核關,確保證書的100%含金量
從當前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人員的抽查來情況看,各地區的差異較大,培訓質量的把關也不盡人意。如何把好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結業質量關,樹立發證機關的權威,讓這證書真正成為保護職工生命線的一道堅實屏障。需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1 、把好理論考試關。切實把理論灌輸作為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升華的一個重要環節來抓好培訓,嚴格考試制度,不得走形式開卷考試,不得叫人替考,更不能隨便發試卷叫人抄抄了事。2、把好實際操作考試關。實際操作關是否合格是衡量一個學員培訓學習效果的最終目標,學員培訓好壞實際操作非常之重要,一個好的操作習慣的形成跟實際操作的培訓過程有著密切關系,對一些地方學員不認真參加實際操作培訓,他的操作能力就不可能規范、符合操作標準的,所以把好操作考核對確保培訓的質量具有最直接的作用。3、把好發證審核關。操作證的發放是一件非常之嚴肅的事情,這也是把好培訓質量的最后一道關口,任何人無視法規,對不合格人員或者未參加培訓人員發放操作合格證,無疑是犯罪。因為操作證持有,就意味著持證人員可以合法使用特種設備,可以從事特種作業,對于培訓合格人員來說是合法使用,但對于非合格人員來說就意味著嚴重事故隱患,就意味著對生命的不尊重,就是犯罪。所以說,培訓機構對發證的審核一定要根據培訓人員的考勤,培訓人員的理論和實際操作考試嚴格進行審定,對不合格人員堅決“回爐”重新進行培訓,直至合格才發放操作證。只有嚴格把好培訓的理論考試關、實際操作考核關、發證審核關,才能確保證書的100%含金量,樹立培訓機構的權威性,使企業認可,讓百姓放心。
上一篇:安全警示教育需加新“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