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冶金行業安全管理現狀分析
冶金行業兼煉鋼、煉鐵、軋鋼、焦化、制氧等生產為一體。其生產過程中所涉及的原料、中間產物、產品及催化劑,很多具有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險性。生產過程具有高溫、高壓、生產管線長且復雜、立體交叉作業等特點,不少企業設備已超期服役,腐蝕老化嚴重。
近10 年來,我國冶金行業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各類重大、特大爆炸、火災、中毒事故頻繁發生,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事故造成的嚴重后果和社會效應遠遠超過了事故本身。
雖然大多數冶金企業意識到了安全的重要性,但其管理方式依然是以重大事故、危險為中心,以經驗教訓為依據,想到危險,消除危險;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抓安全工作無系統性,不知其根本在哪里,即使有些企業已推行了一些現代安全管理,但也不全面。隨著冶金企業的發展和壯大,實行現代系統安全管理的發展趨勢不可逆轉。
2 現代安全管理模式
2. 1 現代安全管理模式
現代安全管理的任務在于,以專業技術知識為基礎,運用系統工程的觀點方法和現代化科學技術,按現行法律、標準、技術規范等安全準則,預測、識別、消除或控制可能引起事故的隱患,或者進行安全設計的優化,以及改革安全系統管理工作。
企業現代安全管理模式的實施,應在普及安全系統工程知識,加強傳統安全管理基礎上,以控制工傷事故為主要目標,以危險源控制為中心,從經驗系統化、工作科學化入手,逐步試點推廣。
現代安全管理模式采用的方法是以定性分析為主,半定量分析為輔。
2. 2 模式主要內容
2. 2. 1 系統危險辨識
系統危險辨識主要指主體生產系統危險源辨識、輔助系統危險性分析及周邊環境分析。危險源辨識包括如下內容:
(1) 危險模式。是指潛在危險因素及其被誘發引起事故的觸發條件,可能引起事故的類別及后果。其結論是進行人為失誤控制和實施動態安全檢查的重要信息來源。
(2) 固有危險狀況。含本質安全化狀況,設備、設施、工藝危險狀況,作業環境危險狀況等。本質安全化狀況是指設備、設施先天所固有的(投入使用前已具備的) 中斷故障、降低危險,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的能力。設備、設施、工藝危險狀況是指設備、設施、工藝上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對安全有突出影響的重大問題。主要指:設備、設施有缺陷;工具、附件不合要求;安全裝置不合要求;工藝上存在危險性;故障頻繁;消防設施缺乏或有缺陷等。作業環境危險因素是指生產作業環境對作業安全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重大問題。主要包括以下情況:溫度、濕度、噪聲不合要求;照明、能見度、視線不合要求;作業場地狹小;安全通道不合要求等。
(3) 其它內容。主要有危險源名稱、同類危險源個數、危險程度、管理級別等。
輔助系統危險性分析著重分析各有關子系統功能、危險部位、潛在危險因素及其對主體生產系統的影響,擬采取的措施(應急措施和改進措施) 。
周邊環境分析著重剖析本單位與相鄰單位之間、本單位與用戶間、本單位內各組成部分工業布局及自然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危險問題。
系統危險辨識工作應由企業有關領導負責,在安全部門主持下,組織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廣泛發動職業發掘危險因素的基礎上進行。
班組辨識活動的內容主要有:本班組危險點;各危險點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別;本班組與相鄰作業點接口部位的安全問題;過去事故情況;不安全條件;不安全行為;操作規程不當之處;控制措施。
安全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所參考的危險調查的內容主要有:設備名稱、容積、溫度、壓力及設備性能;崗位日常維護范圍;事故類別、危險等級,與友鄰相互間的影響及措施;正常操作過程中的危險,操作失誤存在的危險,生產工具、附件存在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為;工藝、設備的固有缺陷;工藝布局是否合理;工人接觸危險的頻度;有無安全防護設施,是否符合有關標準;安全通道是否符合標準;安全操作規程有何缺陷;危險場所有無安全標志;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使用有無安全措施;故障處理措施;事故處理應急方法;過去事故狀況。
危險源管理級別應根據危險嚴重度和危險概率情況,同時考慮各級機構對各危險源實施管理的必要性,可能性進行綜合分析后確定。一般將危險源劃分為A、B、C、D 4 級。
2. 2. 2 安全檢查改革及隱患整改
2. 2. 2. 1 安全檢查改革
傳統安全檢查存在著局限性、重復性、重點不突出、檢查不科學等問題。因此,作為安全管理重要手段的安全檢查改革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建立檢查網絡,協調各層次檢查內容、周期即危險控制點檢查是各級檢查的基礎;人的不安全因素檢查,以班組例行檢查和巡查為主;環境、公共通道、能源管線等不安全狀態及管理缺陷的檢查,以車間、公司例行檢查為主;制訂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強的檢查表,制定崗位安全檢查表應遵循:根據危險源辨識發現的問題,抓要害部位或部件以及對友鄰可能造成傷害的環節;與崗位設備點檢結合,將安全檢查的重要內容在表中列出;檢查的項目應是崗位工人便于檢查的,最好是1 條1 個內容,避免遺漏;建立危險控制點檢查信息反饋網絡,企業應在檢查的基礎上,及時建立信息反饋網絡,這是落實的關鍵。對發現的問題應盡早上報,爭取上級機構財力、物力及技術力量的支持,做到事故隱患早發現早處理。對于本企業無力解決的重大問題,應邀請有關單位的技術人員協助處理。在所發現的問題徹底消除前,應制定有效的臨時措施,以避免被觸發引起傷亡事故;完善各級巡回安全檢查內容,對一些需通過日常檢查積累的信息,通過各級經常性的巡回檢查獲取;各級巡回檢查結果應記入各自的巡回檢查匯總表,作為例行檢查中平常積累信息的依據;進一步加強例行檢查,將例行檢查分為班組級例行檢查;工段級例行檢查;車間級例行檢查等。
2. 2. 2. 2 隱患整改
隱患整改就是通過工程技術手段,對所發現的固有危險狀況進行處理,使其達到安全要求。根據隱患信息的來源和整改難易程度上的差異,可將其分為一般隱患整改和重大缺陷改造。一般隱患的信息主要來源于危險控制點檢查和巡回檢查。此類整改的目的在于使失去作用的安全防護裝置、常用的工具和附件、某些不良的作業環境恢復到完好狀態。
重大缺陷的信息主要來源于危險源辨識。此類整改的目的在于通過工程技術措施或工藝過程管理,消除或降低作業中的固有危險因素。
2. 2. 3 標準化作業及危險預知活動
標準化作業程序是在作業系統調查基礎上,對現行作業過程和動作進行分析研究,按有關技術及規章制度等科學準則,以安全、省力、優質、高效為目標,形成的一種優化作業方法。通過推行標準化作業,可控制程序性強和有關重要作業過程中的人為失誤問題。
危險預知活動包括危險預知訓練和工前5 分鐘活動兩方面的內容。危險預知訓練利用安全活動日進行。其目的在于發掘作業中的危險因素,并制訂控制措施。通過活動主要應明確以下幾個問題:作業地點、作業人員、作業時間;作業現場狀況;事故原因分析;潛在事故模式;危險控制措施。
工前5 分鐘活動利用作業前的較短時間在作業現場進行。其活動內容主要是根據危險預知訓練提出的內容對本次作業有關的人員、工具、對象、環境進行“四確認”,并將所制定的控制措施落實到作業實際中去。
2. 2. 4 安全考評
通過考評獲得車間、工段、班組3 個層次安全管理狀況和危險控制水平的動態信息,從而形成一種動態約束機制。
各級考評應以平常巡回檢查及例行檢查的結果為主要評分依據。考評由工段對班組,車間對工段,公司對車間等一級對一級。
2. 2. 5 安全管理改革
安全管理改革是對現有安全管理系統的補充完善和優化。這是保障現代化安全管理模式得以推行的前提,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步驟。
冶金行業當前安全管理改革的重點在于:抓好以最小單元(班組) 建設為基礎的全員安全管理工作;抓好以危險源控制為中心的現代化安全管理;抓好安全信息管理工作。
我們曾在寶鋼、武鋼、攀鋼、湘鋼、太鋼等冶金企業,選定了幾個基礎較好的子公司試行,根據對象的實際情況,通過反復的現場調查和推敲,及對有關技術資料進行系統消化和分析,形成一整套安全管理模式。在試點企業中,凡按照此模式運行的企業,均未發生過嚴重事故。
當然,模式在試行過程中,也遇到過各種問題,如工藝、環境的改變導致危險源的變化,這時就應調整危險源點,將模式進行改變。同時,模式在建立的過程中,一定要與企業現有的情況結合,不能照搬,如檢查表,可在原檢查表的基礎上改進,不能脫離企業實際,完全照搬。
冶金行業現代安全管理模式是安全專業人員經過長期探索,將安全系統工程理論應用于國內企業安全管理實際的產物,該模式的形成,經歷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中總結產生符合國內企業實際的安全管理模式,然后使之重新應用于冶金企業安全管理,經受了檢驗和補充完善的過程。
上一篇:金屬切削液油霧油煙的危害
下一篇:冶金礦山安全工作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