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安全理念,簡言之,乃人人熟知的“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理念。
我們知道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事關交通跨越發展的大局,事關國家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近幾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各級政府及部門在高度重視安全生產中,相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安全生產,反復強調,要切實加強安全管理,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為此,切實加強和改進安全生產工作,不斷推行和牢筑“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工作理念,完善安全制度,推廣技術創新,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和能力,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以人為本,安全第一。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結合全系統安全生產工作的實際,深刻認識當前安全生產工作中所面臨的矛盾,正確處理安全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不斷推進全系統員工安全生產工作的理念創新,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核心理念,可為實現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不竭的動力。
(一)“以人為本”是安全生產工作的落腳點。
“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工作理念是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要求。胡總書記曾深刻分析安全事故多發背后的原因指出:“從根本上說是‘以人為本’理念是否真正樹立起來,安全問題是否足夠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的宗旨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基本要求。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把對保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高度重視做好人的工作,在提高人的安全文化技術素質、調動人的積極性上下功夫。
(二)“以人為本”是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要求。
“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工作理念是以國家憲法為依據,落實各級管理機構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職能和要求。《憲法》第四十二條明確規定:“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并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國家把安全生產作為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加揭示和引發我們各行各業深刻領會“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建立和體現于安全生產工作對人的生存權和健康權益的保護,是現代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是安全生產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要求。
(三)“以人為本”是安全科學發展觀的核心。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當前,我國的安全生產工作形勢嚴峻,堅持“以人為本”,搞好安全生產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既體現了對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關注,也有助于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通過倡導以“以人為本”為核心理念的安全文化,啟發人、教育人、約束人和激勵人,才能進一步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質、促進整個社會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促進我們交通事業穩步、快速地發展。
(四)“以人為本”是單位平穩發展的動力源。
“以人為本”是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生命,是事業生存、發展、壯大的重要保證。當我們從講政治、保穩定、促發展的大局出發,切實擺正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通過制定“以人為本”嚴謹的工作作風、嚴密的安全防護措施,嚴格的安全約束機制,運用科學的安全管理方法,把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到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網絡中,充分發動全體員工開展群防、群控、群治,輔以加強職業安全教育培訓和管理崗位、崗位技能繼續教育等有效手段,必能提升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這既是安全生產工作的切入點,也符合“和諧”社會發展的要求,同時能最終達到單位安全生產工作長治久安之目的。
二、安全禍險,源于漠視。
適應我國當前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形勢,努力在全社會形成一種符合我國國情的、科學的安全生產理念至關重要。而與經濟快速發展的實踐相比, 當前在我們很多人的頭腦中對安全生產的理念還相對滯后,主要表現為思想認識不到位、安全意識不強、安全理念不正確、安全措施未得到真正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到位、生產安全設施、設備落后、安全基礎工作薄弱等等。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安全工作的責任主體不明確,工作機制不適應,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不健全,應急救援體系不完善等方面。
曾記否?某鞭炮廠因忽視安全隱患,引起慘痛的爆炸事故;某百貨商場因小小的電焊火花,引起漫天大火;某橋梁因把安全當成兒戲,搞“豆腐渣”質量而造成橋塌人亡;某列車因當事者責任心不強,連環翻車、脫軌,損失慘重;某工廠員工安全意識淡薄,被機器“吃”掉手臂;某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造成交通事故……。一聲聲泣天慟地的哀鳴、一幕幕觸目驚心的場景、一件件鮮血漣漣的史實,歷歷在目,讓人揪心,終生難忘。深究事故的緣由,既有當事人習慣性的違章,為相關違章事件的同時發生和形成產生條件創造機會而為;也有行為人對安全心存僥幸,玩小聰明,低估安全風險所構;更有責任人的思想麻痹,把安全當成小事,甚至不當一回事所致。諸如此類,皆人為安全理念缺失之必然結果。換言之,即:安全禍險,源于漠視。
三、標本兼治,重在施為。
加強安全生產必須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結合筆者多年搞安全工作的做法和經驗,建議從以下十個方面做好工作。第一,系統各級部門要切實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強化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主體責任,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第二,實行有利于安全生產工作的經濟制度。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促進單位重視安全生產。第三,加大安全生產工作投入,重點加大綜合治理力度和安全科技創新。第四,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尤其是抓好對危險化學品、道路和水上交通,工程施工、消防安全等專項整治。第五,強化單位內部管理。加強單位安全生產基礎工作,完善安全生產技術規范和質量工作標準。加強安全技術人才培養和職工安全技能培訓。充分發揮職工群眾對安全生產的參與和監督作用。第六,在落實安全生產法制建設中,尤其要嚴格執法和監管,加大對安全生產事故責任追究和處罰力度。第七,抓好安全檢查。當前,安全檢查仍然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有效手段和傳統管理方法。安全檢查要在“嚴”字和“全”字上下功夫。“嚴”就是用事先的思想認識執行規范嚴格,在工作嚴密的基礎上,體現對違章、違規后果的嚴厲處罰;“全”即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將安全工作落到實處。第八,堅決落實整改。對安全檢查中發現的苗頭和隱患要堅決采取措施落實整改。要堅持做到檢查與整改相結合,堅持做到邊檢查邊整改,堅持做到以檢查促整改,要充分發揮和利用安全檢查這一有效手段,對檢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指定專人負責,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及時清除事故隱患,不讓上次的事故苗子變為下次的事故隱患。同時要抓好整改跟蹤和信息反饋工作。第九,認真做好安全臺帳記錄,做到有源可溯,有據可查。這也是做好自我保護的必要工作之一。第十,及時進行安全工作的總結。對好的做法便于今后發揚光大,對不足部分可參照克服。
只要我們堅持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落實安全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把關心和維護職工的安全健康和安全生產列入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安康杯”競賽活動為契機,進一步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結合“隱患治理年”的推進,繼續深化“平安交通建設”和“安全管理鞏固年”兩項活動的開展,定能有效地促進交通事業三個文明健康發展。
上一篇:論道路交通事故損害的賠償主體
下一篇:安全是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