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行業具有流動分散、點多線長、面廣量大、情況復雜的特點。如何針對交通運輸特點,運用安康杯“監控法”原理做到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和樹立“改革開放,安全不忘”的觀念呢?近年來,蘇州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方法和途徑,在企業安全生產中實施了“四控管理”(預控、專控、監控、群控),取得了良好成效。“四控”內容既各有側重、自成一體,又相互配套,互相滲透。下面對“四控”管理問題作一簡要的試論。
一、預控——抓動態
要搞好安全生產就必須認真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在貫徹這一方針中大家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預控手段和超前防范的措施。如實行安全目標管理、加強隊伍建設、制訂規章制度、進行教育培訓、加強車輛檢測、整頓環境秩序、改善安全設施、裝備監控設備、注意勞動保護、掌握信息動態等等。
目前我們的安全生產工作思路為:
確立一個安全目標: 每年都要確定一個行車安全奮斗目標,并作為考核依據。
抓好二支隊伍建設: 安全管理隊伍、駕駛員隊伍的建設
增強三個觀念、把好三個關:
心思放在安全上、眼睛盯在隱患上、工夫花在落實上。把好三個關(嚴把駕乘人員的資質、準入關。嚴格實行安全教育、合理使用關。嚴格監控超長途夜班車出車前的“雙簽證”,回場后要反饋道路、車輛信息和例保檢查、強制維護的安全技術質量關)。
落實“四基”要求:
(一)是熟悉基本知識,做到三個熟知:1、安全宣傳教育程序要熟知。2、安全檢查、糾違方法要熟知。3、事故現場勘察、善后處理程序要熟知。
(二)要掌握基本情況,做到三個清楚:1、駕駛員技術要素要清楚。2、車輛技術狀況要清楚。3、班線路況要清楚。
(三)是抓好基礎管理,做到三個到位:1、人、車“四關”把握要到位。2、現場監控糾違要到位。3、經驗教訓分析要到位。
(四)是做好基礎臺帳,做到三個齊全:1、各類臺帳資料要齊全。2、各種記錄要齊全。3、各項活動計劃總結要齊全。
促進五個轉變:
1、從集中開展專項活動向制度化、經常化轉變。2、從事后處理向強化基礎管理轉變。3、從被動防范向主動管住源頭轉變。4、從面上灌輸向提高安全意識、操作技能轉變。5、從重結果輕過程,向實行結果、過程并重轉變。
抓動態就是要把掌握信息動態作為超前防范的科學依據,在交通運輸安全中,更具有特殊意義。交通運輸每天要出動無數班次車輛運送旅客。安全運輸生產主要是人、車、路、環境和天氣等方面的動態,車行船航,車馬行人的態勢千變萬化,難以控制,當前經濟高速增長,社會、私人車輛猛增,交通流量驟漲,再加上某些地方管理松、治安差、秩序亂、事故頻,這就是個動態過程。動態管理比靜態管理增加了難度。預控就是要抓動態,運輸生產的動態主要是人、車、路、環境、天氣和運輸動態六個方面。
1、人、員工動態:除掌握駕乘人員的來源、年齡、駕齡、思想、技術、作風、紀律外還要掌握其家庭婚姻、子女、老人情況以及個人的性格、特點、愛好,特別是車輛實行抵償承包后,宏觀控制能力明顯下降。出現的新動態,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交通運輸市場的全面放開,“三個一”一起上,交通運輸企業為了求生存、謀發展,制止經濟滑坡,降低消耗、提高效益,調動職工積極性,普遍實行了車輛抵償、線路承包的經營模式,當初承包駕駛員由一名普通駕駛員轉變為一名經營者,對由自己出資實行抵償的車輛及行車安全相當重視。但經過幾年改革開放、競爭加劇,運力遠遠大于運量。運營中出現了承包者為追逐利益、增營收、搶線路、爭客源、開快車、隨便停、隨意開、不正班,駕駛中脫班誤點、私聘亂雇、違章超車、超速、超載、疲勞駕車、私自轉包、維修延期、脫保、漏保、車不壞不修等等弊病頻頻出現。同時還存在著發財是個人的、損失是企業的、負擔是社會的、痛苦是家庭的、麻煩是政府的狀況。
2、車輛的動態:各類車型、車輛的安全技術性能、車輛配件質量尤其是一級安全部件的質量、車輛維修工藝操作規范。車輛行駛的區域路段,長途、短途、超長途、夜班車,山地平川、重載空駛等。特別是承包即將到期出現的拼設備、不換件、帶病行駛,甚至于還要超載等情況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3、路的動態:道路的寬窄度、平整度、立交度和車輛的行駛密度,尤其對狹路、叉道、急彎、陡坡要心中有數。還要掌握施工路段、危險路段和事故多發地段,并須了解高速公路特點:路況好、道路直、單向行駛、無會車,往往造成思想易麻痹、精力不集中易疲勞、開高速車,極易造成追尾或在匝道處遇左側同向車因不熟悉道路臨近時突然變向、減速而引發重、特大事故。
4、天氣的動態:春夏秋冬、風雨霧雪、氣溫、水位、臺風、潮汐等,對季節轉換、天氣變化要及時掌握,特別是霧天視線不清、勉強通行、跟車過近、車速不減、甚至還有冒險超車,特別碰到團霧視線時好時壞,往往極易釀成重特大事故,因此應當根據不同天氣情況采取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要提倡好路當作壞路開、晴天當作雨天開,遇到團霧慢慢開,要時刻提高警惕性。
5、環境的動態:道路的變化,一有道路改建擴建、坑洼修補、事故拋錨、塌方斷橋、路阻繞道及坡道急彎、狹路窄橋。二有城市集鎮、集市貿易、沿途設灘、曬糧曬谷、焚燒麥秸。對于各種道路環境要求駕駛員隨時隨地及時掌握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車速和預防措施。
6、運輸的動態:汽車在道路上行駛,車馬行人動態千變萬化,要正確果斷、靈活處置變化中的情況,這就需要駕駛員“1、要確立自覺遵章守紀的安全意識、2要掌握熟練的駕駛操作技術,3、要堅持中速行駛、禮讓三先的良好駕駛作風。”才能確保行車安全。
我們運輸企業和車隊對人、車、路和天氣、社會、家庭動態的掌握分析要貫穿在運輸生產全過程,充分運用微機管理、辦公自動化建立駕駛員安全技術檔案數據庫,匯總駕駛員的誠實守信、操作習慣、性格特點、違章違紀、事故原因等開展綜合分析,全面排查,做好針對性安全教育工作。尤其是要將安全工作延伸到駕駛員的家庭,八小時以外,開展好駕駛員家屬“賢內助”活動。特別是“春運”、“十、一”二個黃金周和“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小黃金周期間和防汛抗臺中每日要掌握駕駛員的思想動態,通過觀臉色、察情緒、看飯量、知心事,只有把思想工作做在前,把實際問題解決在前,才能防患于未然。
預控的動態管理可開展事故預想活動,進行總結以往、檢查現狀、分析未來,每起事故都有較多先兆,細心觀察分析先兆的征狀,預想和設想可能發生事故的人員、車輛、線路、地段、場所,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和處置方案來進行預控。尤其要注意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增強駕駛員的自控能力、應變能力、持久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這是搞好行車安全的關鍵。
二、專控——抓關鍵
一個單位人員眾多,車輛設備不少,人、財、物、庫齊全,情況比較復雜,安全管理又涉及到工傷、行車、防火和職業衛生等方面。因此安全預控中突出重點、難點、弱點。在重點上求平穩,難點上求突破,弱點上求轉化。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要抓住關鍵人員、關鍵車輛、關鍵崗位、關鍵班車、關鍵線路,進行專控和特控。
一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三超一疲的管理,因為超速、超載、違章超車、疲勞駕駛是造成翻車、撞車、群死群傷特大惡性事故的根源,社會影響壞、經濟損失大,甚至會影響到社會穩定和國際聲譽。
專控的方法在交通運輸中常用的有三種,一是ABCD管理法,也叫主次因素、重點、分類管理法,A指最好或較好的,B指較好或一般的,C是指較差的,D是指危險性最大或最差的。我們對駕駛員、車輛開展四排隊活動,排隊分析后實行ABCD管理,對D類駕駛員進行重點監控,春節或重大節日一般要停止其駕駛工作。C類駕駛員要進行安全輪復訓,個別談心指出存在問題,上車上線檢查,查糾違章違紀。B類駕駛員要經常關心,加強日常教育和管理,屬于鞏固提高類。A類駕駛員要經常總結其經驗,以點帶面,以先進帶后進、促中間。但也不能疏忽大意,仍須經常鼓勵,督促。
同時對營運駕駛員實行分級管理按照駕駛員的年齡、駕齡、安全意識、操作技能、安全狀況等對駕駛員分為ABC三級并按線路長短、(短途、中長途、超長途)道路等級、(普通混合公路、高速公路)晝夜時段(白天班、夜班車)等情況嚴格按等級分別管理使用。
對D類車輛要進行突擊搶修或淘汰。C類車輛要定期進行檢查、重點監控。B類車輛堅持日常維修保養。A類車輛(一級車)可以充許其開高速公路及超長途班車,但須做好例保、一保及按期維護保養。
二是危險源點的管理,危險源點是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通過事故樹分析和運用故障類型影響,分析得出危險源點,然后明確危險源點的部門、名稱、地點,明確職責和責任人,進行專控。實踐證明未雨綢繆、積極主動地把不安全因素,盡可能考慮得多一點,把消缺工作做在前面事故就能得以避免。運輸企業的危險源點是:油庫、鏟車、裝卸作業點、車輛維修點、危險品檢查點、站場秩序、停車點、車輛進出口處、特殊班線、路段等進行控制。
三是運用人體生物節律,主要對駕駛員的智力、情緒、體力進行臨界期測算列表由車隊領導、安管人員掌握,及時通知當事人進行預控,或適當調正人員、班次。控制事故的發生。
三、群控——抓全員
安全生產要實行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管理,即“四全管理”,安全、安全,全了才安。缺了不安、漏了不安、少了不安。要搞好安全生產僅有領導的責任性、部門工作的主動性、沒有廣大員工和交通參與者遵章守法的自覺性,事故是難以控制的。企業中實行第一領導負責制是很重要,但僅有一把手負責是不夠的,只有全體員工對安全負責,安全才有可靠保證。因為一人安全,安一塊、全員安全,安一片。安全生產工作涉及的部門多、環節多,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埋下事故隱患,因此安全工作必須齊抓共管,少一些“單兵作戰”多一些“聯合行動”。安全工作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綜合管理工程。只有員工參加管理,依靠群眾性的預防,才能事半功倍。為此,我們一是在安全生產管理網絡上要求“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專管成線、群管成網”二是在安全管理上要黨政工團齊抓共管.三是在明確責任上,既要制定領導負責制、各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還要健全各工種崗位責任制和安全操作規程同時針對交通運輸流動分散、點多線長的特點,在聯合作業的車站、站場設立安全監督崗,在主要線路長途運輸中設安全監督車,目前對車輛采用安裝行車記錄儀和GPS來對車輛的行駛進行動態管理。在單位內部設安全監督員,負責對本系統人員和車輛進行安全監督和糾正違章。外部還要靠交警、運管等綜合管理,聯合執法,信息溝通。各專業運輸企業還應當在所轄區范圍內的安全監控上建立信息反饋制度,相互配合、加強溝通,及時查糾。
群控中又分自控、互控、聯控,對各自環節要自我控制;關鍵環節要互相控制;相互環節要連鎖控制,“三控”中的根本是自控,因為駕駛員是一人一車的單獨作業。安全的主體是駕駛員,方向盤控制在駕駛員手中,安全在他們心中。因此駕駛員的自控能力、應變能力、持久能力要特別強。如不能酒后駕駛、不能疲勞開車、不能車輛帶病行駛、不能超速、超載,不能違法強行超車,不能喇叭當命令,剎車當保險。處理情況要有預見性,要有提前預防措施,尤其是跑長途和在外過夜,駕駛員要控制好休息時間,使其保持充沛精力和健壯的體魄,投入安全運輸。自控要根據不同線路,不同班次進行線路勘察,制訂運營線路安全駕駛作業指導書,明確自控范圍和具體要求。互控就是互保(個人保班組,班組保車隊,車隊保公司)行車安全的互控主要是指定百萬安全公里駕駛員和安全監督車對本單位車輛違章違紀行為及時指出、糾正、反饋。各運輸企業利用安全管理協作網的基礎在各自的所轄地區內開展上路上線、車站現場監控。并將查出的違章違紀及時向所屬單位反饋,所屬單位要及時作出處理和回復。當然也包括交警、運管及時將有關違章違法情況向相關單位反饋,以便有關單位能及時掌握、采取相應措施,并及時輸入駕駛員技術檔案數據庫。
行車安全聯控,就是對超長途、夜班車實行“雙簽證”制度,即在出車前由安全、機務員對駕駛員和所開班車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和車輛一級安全部件檢查,并在“雙簽證”臺帳上簽字,受教育駕駛員亦須簽字。防止私聘亂雇、疲勞開車、帶情緒開車和必要的有針對性的安全交代、教育。防止車輛帶病行駛、私自改裝設備、車用滅火器失效或安置不當等,進一步明確責任,連鎖控制。
四、監控—抓環節
監控分宏觀監控、微觀監控。各級政府安全管理部門對安全生產進行監督、檢查、考核、管理是實行宏觀監控職能,如勞動監察對特殊設備、工種人員的監控、衛生防疫站對塵毒作業的監控、環保部門對環境的監控、公安交通對車輛行駛的監控、運管部門對運輸企業的監控等。各運輸企業有微觀監控職能,交通部明文規定運輸企業領導和部門建立安全宣傳教育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檢查、定期上車上線的檢查制度,現場巡查制度等對本企業運輸車輛進行監控。
第一環節抓教育:充分利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頒布,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開展全民教育,確立全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同時采用各種方法如電臺、電視臺、文藝節目、拉橫幅、黑板報、宣傳畫廊、安全駕駛操作手冊等手段宣傳道路交通事故的危害性、遵紀守法、遵守操作規程的重要性,掌握安全駕駛操作技術,了解交通安全是全家幸福、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基礎。
第二環節抓科技:目前采用新科技、新技術(在車輛上安裝行車記錄儀、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車廂內硬盤錄像,在叉路口、寬直道路上安裝電子警察)利用科技監控車輛的違章違紀行為,對違章違紀行為實行嚴懲,并長期堅持,使駕駛員逐步養成自覺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第三環節抓時段:每天有三個危險時段(中午、傍晚、深夜0點—4點),每逢重大節日、春節運輸、集團包車、防洪抗災時各級領導都應親自到達現場組織指揮、實行監督,各部門都要加強上路上線、設點檢查、重點監督、值班人員要在深夜0點—4點間與乘務員電話聯系督促駕駛員,防止開車打瞌睡,嚴格查處三超一疲(超速、超載、違章超車、疲勞開車)。
第四環節抓現場:把站場的三流(人流、車流、物流),進出站場、停點停車、到位上客、裝卸作業、危險品檢查和出站車輛安檢、人員核查作為重點。監督與檢查是否有三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三私(私帶客、私拉貨、私收費)和車輛帶病、超載出站。
第五環節抓平常:平時在日常安全管理中要求車隊、車站、車間堅持一日三巡檢查制度(崗位操作人員、維修人員、管理人員),車隊要堅持上車上線監督檢查、按時考貝解讀行車記錄儀、在行車記錄儀的曲線中分析每個駕駛員的操作習慣、駕駛作風、有無超速、有無開門開車現象、處理情況是否有提前措施。檢查督促駕駛員對車輛實行一日三檢制度(出車前、行駛途中、回場后),行駛中堅持三原則(遵紀守法、中速行駛、禮讓三先)。車站要加強站場的秩序管理,出站車輛的安全檢查和危險品檢查。車間要嚴格執行維護保養工藝規范,加強對車輛保修質量的監督檢驗,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
幾年來,集團公司緊緊圍繞運輸生產經營中心,調動和激發了公司全體員工安全生產工作的積極性,確保了安全,實現了“安康杯”競賽活動的總體目標和要求。2007年,未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千萬車公里死亡頻率為0.48人,低于市局下達的行車安全指標。未發生重大火災事故和工傷死亡事故,重傷率為0。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目前交通行業仍處于勞動密集型和傳統的管理模式狀態,為了確保安全,實行“四控”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即使交通行業發展到技術密集型、機械化、自動化、連續化程度很高,科學管理程度很高時,監控仍將是確保交通安全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未來汽車的智能安全技術
下一篇:城鄉結合部道路交通安全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