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重大危險源辨識、安全生產檢查、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安全評價、職業病危害評價和安全技術措施制定的案例分析。
第1章 危險危害因素辨識
一、重要概念
危險?危險——系統中發生的后果超過了人們的承受
R=f(F,C) R——危險度;F——發生事故的可能性;C——發生事故的嚴重性。
危險源? 可能造成人員傷害、疾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
危險、危害因素? 是指能使人死亡、對物損壞,或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的因素。
事故隱患? 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危險狀態、管理上的缺陷,
二、危險、危害因素的類別
1.按導致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直接原因分類
分為6類。37條
1、物理性危險、危害因素15 條:\\
1)設備、設施缺陷(強度不夠、剛度不夠、穩定性差、密封不良、應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運動件、制動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設備設施其他缺陷)。
(2)防護缺陷(無防護、防護裝置和設施缺陷、防護不當、支撐不當、防護距離不夠、其他防護缺陷)。
(3)電危害(帶電部位裸露、漏電、雷電、靜電、電火花、其他電危害)。
(4)噪聲危害(機械性噪聲、電磁性噪聲、流體動力性噪聲、其他噪聲)。
(5)振動危害(機械性振動、電磁性振動、流體動力性振動、其他振動)。
(6)電磁輻射危害(電離輻射:x射線、丫射線、a粒子、β粒子、質子、中子、高能電子束等。非電離輻射:紫外線、激光、射頻輻射、超高壓電場)。
(7)運動物危害(固體拋射物、液體飛濺物、反彈物、巖上滑動、料堆垛滑動、氣流卷動、沖擊地壓、其他運動物危害)。
(8)明火危害。
(9)能造成灼傷的高溫物質危害(高溫氣體、高溫固體、高溫液體、其他高溫物質)。
(10)能造成凍傷的低溫物質危害(低溫氣體、低溫固體、低溫液體、其他低溫物質)。
(11)粉塵與氣溶膠危害(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塵與氣溶膠)。
(12)作業環境不良危害(作業環境不良、基礎下沉、安全過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風不良、缺氧、空氣質量不良、給排水不良、涌水、強迫體位、氣溫過高、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