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名稱:電解槽爆炸。
發生日期:1966年、1989年。
發生單位:湖北某廠。
事故經過:1966年爆炸事故是電解槽崗位操作工往陽極室內加鹽水,由于鹽水流速過大將電解槽內隔膜沖破,使電槽內氯中含氫量增加,在將其液位管拆起觀察液位時產生火花,引起氯、氫混合氣體爆炸.1989年該廠又連續發生兩起類似爆炸事故.
原因分析:在正常情況下,電解槽石棉隔膜起阻止槽內陽極室氯氣和陰極室氫氣之間互竄的作用,但當電解槽隔膜出現問題時,就會引起氯氣和氫氣之問互竄,鉑聚氯中含氫量超過3%,遇到火花就會發生爆炸。
這幾次爆炸事敞是進電解槽鹽水噴嘴噴零效果不好,使鹽水與電解槽間斷電效果不好,有可能形成液.液之問放電。再就是電解槽內部構件一一陰,陽極間距太近或隔膜有損傷,在電解捆缺液時發生放電,從而引起氯`氫混臺氣體發生爆炸。
教訓:應提高電解槽組裝質量,加強崗虛責任制。電解槽必須保持正常的鹽水液面,新電解槽開車,第一次加鹽水(應該將進鹽水管插入離槽底100mm處,以防高速鹽水沖破隔膜,待陽極液位升至陰極箱上法蘭口時,再將鹽水噴嘴裝上,放入正常位置。計劃停車前一個星期不要開新槽,一個月內應避免電流大幅度升降和頻繁波動,以防來熟化的電解槽隔膜損壞。
當電解槽液位低于控制值時.應及時查明原因,如無異常情況,缺液不嚴重時,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加大入槽鹽水量。使電解槽液位恢復正常,如補液無效,判斷隔膜損壞,應及時進行停槽處理。
此外工藝條件控制不當是導致氯氣中含氫升高及產生引爆能的基本原因之一。平時要嚴格操作,加強工藝巡回檢查,定期分析單槽、氯管中氯內含氫量.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排除。
嚴格進行隔膜吸附操作,選擇最優配方。按標準驗收電解槽是降低氯內含氫量的主要措施。
上一篇:一起電槽爆炸事故
下一篇:湖北某廠氯氣總管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