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經過和危害
1995年3月29日上午8時30分,湖北省富磷礦集團公司宜昌磷肥廠硫酸分廠余熱鍋爐出現裂管,隨即硫酸生產系統全面停車,分廠專題討論了檢修方案,并布置了檢修安全注意事項,提醒大家在搶修中勿忘安全。這次檢修除鍋爐蒸發管補焊外,干吸工段一吸循環酸槽要加設一根短路管,這工作由硫酸分廠廠長助理徐某某和該分廠技術員高某帶領維修班的幾位同志一起完成。由于酸管尺寸有誤,請機電分廠當天重新加工,于當天15時30分加工完畢,分廠維修班人員著手準備安裝,換酸管有一定的危險性,分廠安全員宋某當時很重視,問維修班長徐某酸閥門是否全部打開,是否放盡管內余酸?徐某說閥門都打開,并讓宋某看,宋還問王某酸是否全部放完,王某用扳手敲了敲酸管,說,您聽,都放空了。宋師傅還給田某交代,你檢修多年,經驗豐富,到時要特別注意,宋交代完畢后到17時下班離廠。17時,酸管吊裝到位,現場附近人員有徐某某、謝某、曾某、徐某、周某、方某、王某某,當時正下著大雨,王某、王某某、徐某某、高某4人站在一吸酸槽蓋板上,準備用氧焊接在酸槽蓋板上切割圓孔,這時高某在蓋板上劃線,徐某某與高某提議拿把傘來遮雨,正說著,王某即點火切割,隨即發生爆炸,聲音很大而且沉悶,爆炸的巨大震動致使酸槽蓋板四周焊縫破裂翹起,回酸彎管被震斷,當時高某因受震動跌倒,爬起來后又跌倒,斷管內的余酸流到高某的胸部與背部,高某第二次爬起來時徐某某用手挽起高某從酸槽上下到地面,高某在脫衣服時,有少量酸沾到了他右眼周圍及面部,曾某找來棉紗擦干了高臉上的酸,徐某某在附近拉來了膠水管給高沖洗了身體上的酸,當時硫酸分廠廠長沈某也在現場幫高擦臉上的酸,當時廠領導也趕到現場并及時派車將其送往醫院,整個搶救過程是很及時的。因高某跌倒兩次身上接觸了較多的硫酸,致使高某燙傷面積較大,氧焊工王某和其他同志未受到傷害。
二、事故原因分析
4月4日召集有關人員對這次事故進行了討論分析,這次事故是氫氣遇火引起的爆炸,至于氫氣是如何產生的,大家一致認為,由于有很多酸管插入夾層蓋板致酸槽內,夾層上蓋板的酸蒸氣聚集在夾層蓋板內,加重對鋼板的腐蝕,硫酸與鐵反應生成氫氣,從而達到爆炸極限,加上夾層蓋板又沒有排氣孔,遇火使蓋板內氣體膨脹無處釋放引起爆炸掀起酸槽蓋板引起酸管斷裂,流出余酸而燙傷人。
分析、討論、認為這次事故既是意外又是必然的。說是意外是因為建廠30多年來,硫酸生產及檢修過程中,該廠從沒有發生過酸槽蓋板沒有設計排氣孔,不能保證夾層蓋板內不漏入硫酸和酸蒸氣,只要有酸就容易產生氫氣,這樣遇熱遇火或劇烈震動均會引起爆炸,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對硫酸檢修可能產生 爆炸這事實認識不足,事故后查閱有關資料發現,酸槽貯罐類容器發生爆炸事故在其它廠早有先例。
三、同類事故預防措施
1、對同類酸槽夾層和單層蓋板的加設排氣孔,使產生的氫氣隨時能夠排出,今后設計制作類似設備時都要留排氣孔。
2、接觸硫酸的檢修作業時候必須戴好防護面罩,穿好膠衣、膠鞋。現場要有足夠水源方能檢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