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7日,某石油局工程建設公司川氣東送工程項目部,在位于湖北利川市涼霧鄉境內中石化川氣東送項目十四標段ELC202號樁至ELC203號樁之間ELC202+462m)施工過程中,發生山體滑坡事故,造成1人死亡。
一、事故經過
2007年3月27日,工程建設公司中標中石化川氣東送項目第十四標段。該標段全長33.169公里,管道規格Ф1016×17.5mm、Ф1016×21mm。5月21日開始施工。9月27日,焊接二機組進行ELC202號樁至ELC203號樁之間管線焊接作業。13時許,機組管工班班長楊某某、管工王某、電焊工袁某某、王某,在溝下進行管道組對焊接作業,機組成員崔某某、馬某某在溝上監護,甲方監理吳某也在溝上監督。9月27日13時10分許,楊某某、王某、袁某某、王某正在溝下進行拆卸管道外對口器時,溝上監護人員發現管道南側滑坡,便大聲呼叫塌方快撤,并同時用挖掘機鳴笛。站在管道北側作業的王某、王某和正在管道上方作業的袁某某聞訊向管溝北側上方撤離,正在管溝南側彎身作業的楊某某,被突然滑坡的土石方埋在下面,僅露出安全帽的頂部。現場人員立即用挖掘機和鐵鍬展開搶險施救,同時撥打120求救,并從其他機組調集人員參加救援。經過25分鐘左右將楊某某救出,立即送利川市人民醫院搶救。9月27日15時30分,楊某某因創傷性休克、呼吸循環衰竭、搶救無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山體滑坡。造成山體滑坡的主要原因是,管溝開挖完成后,由于地方老百姓阻擋未能及時進行管道鋪設施工。經過現場勘查,發生滑坡部位,滑坡前管溝壁為大塊泥巖層剖面,滑坡后發現內部為礫石泥巖剖面。這說明此山體開挖的溝壁表層和里層土質不同,表層堅實里層疏松,又經過20多天的暴露,管溝表層發生風化、雨水沖刷滲透、沉降等變化,恰在施工時發生滑坡。由于滑坡發生太突然,盡管監護人員發出報警,楊某某未能脫險。
(二)間接原因
1、此次山體滑坡來勢猛、力量大,具備山體滑坡突發性大、危害性大的特點。
2、設計提供地質資料不完善、不準確。設計圖紙提供地質資料為紫紅色、灰綠色泥巖,但是滑坡后看到的是礫石。
3、事故地點南側溝壁高度為5.9米,根據規范《油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369-2006),采取了“邊坡適當放緩”措施,并在管道組對焊接施工時采用挖掘機斗進行了支撐。但因提供地質資料有誤、山體地質復雜、山體滑坡等原因,這些措施雖減緩了滑坡程度,但未能起到完全防護作用。
4、施工人員對管溝開挖完工后,經過22天暴露風化、降雨沖刷滲透可能發生變化缺乏認識,風險識別不充分。
5、施工人員對山體地質復雜缺乏認識,執行設計,但設計不完善不準確。
6、發生滑坡的部位處于半山坡的山脊部位,此處地質應力集中,最易發生山體滑坡。施工人員對此缺乏認識和防范。
(三)管理原因
1、在生產組織方面,由于地方老百姓阻擋未能及時進行管道鋪設施工,20多天后現場情況發生變化,沒有重新審視和完善施工方案。
2、在工程技術方面,缺乏對山區作業的經驗和深入細致的研究,只是簡單套用有關規范。在防護措施方面,風險識別不夠充分,存在冒險作業。
上一篇:一段爐輸氣總管破裂
下一篇:刷漆違章抽煙 引火燒身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