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湖電站系水庫壩后式電站,建于1987年,次年峻工發電。電站裝機2×250kW,兩臺主變(容量各為315kVA)單獨與高壓并網。
1、事故現象
團湖電站在雷雨季節多次發生因過電壓而造成發電機繞組絕緣擊穿、二次線路短路燒毀等事故。據統計,1號發電機繞組絕緣擊穿1次,2號發電機繞組絕緣擊穿3次;控制及保護屏二次線路擊穿并引起短路使整個二次回路燒廢2次;鋪設接地網裝置區域內的水田耕牛多次受觸電擊倒,并擊死水牛1頭,導致一遇雷雨就無法正常發電運行。
2、事故分析
分析上述的事故原因,初步認為是雷電過電壓或三相電壓不平衡造成的。因接地裝置是地下隱蔽工程,難以查尋事故隱患,但通過對其施工記錄及接地電阻的測試分析,發現接地裝置存在下列問題。
(1)接地電阻不合規范要求。兩變壓器均為單獨接地網,用接地搖表測試,兩接地網接地電阻均超過30Ω,大于規范允許值。
(2)接地裝置的主干線與設備接地引下線截面配置不合理。接地引下線的截面遠小于主干線,且都是用裸鋁線直接引至地下與接地裝置干線連接。天長日久,由于土壤腐蝕,使連接點接觸不良。當變壓器高壓側遭雷擊時,避雷器放電,雷電流無法迅速散入大地,其殘壓作用在中性點上,形成反變換電壓,使變壓器高壓絕緣擊穿或經低壓側竄入低壓配和發電設備,造成事故。
(3)變壓器的接地裝置埋設在距變壓器50m遠的水田里,引線長,設計中重點考慮接觸電勢和跨步電壓,而忽視了接地網對變壓器及其它設備的電位均衡問題。接地網內存在的電位差,加上引線長、接地電阻大,對電站二次設備造成重大事故隱患。
3、改進措施
(1)在兩接地網之間鋪設一均壓帶,并加設14根接地極,在地下將兩接地網連通,形成交叉方孔接地網絡。并將作避雷針接地線用的3根線型接地體與接地網連接起來。
(2)改進接地引下線。改變原裸鋁線埋入地下與主干線連接為主干線伸出地面與引下線連接,引下線截面改用兩倍于主干線的截面,以滿足短路電流熱穩定要求。
(3)發電機、變壓器的中性點、避雷器底座引下線及其他設備的每一接地單元,均用單獨的接地線與接地體或接地主干線連接。
通過上述措施改進后,經測試,接地電阻下降并符合規范要求。經兩年多運行,未發生類似以前的事故現象,消除了事故隱患。
上一篇:違反操作程序造成重大事故
下一篇:高爐鐵水落地事故的成因及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