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jié)的臨近,兒時的年味在我心中悄然浮現(xiàn)。我出生在20世紀(jì)60年代的蒙城縣,那是一個小鄉(xiāng)村。盡管地處偏遠,但田清水秀,景色如畫,令人陶醉。在爸媽和親戚朋友的深切關(guān)愛與細心呵護下,我就如同鄉(xiāng)里的一棵小樹苗
安全文化網(wǎng) www.zltai.com
隨著春節(jié)的臨近,兒時的年味在我心中悄然浮現(xiàn)。
我出生在20世紀(jì)60年代的蒙城縣,那是一個小鄉(xiāng)村。盡管地處偏遠,但田清水秀,景色如畫,令人陶醉。在爸媽和親戚朋友的深切關(guān)愛與細心呵護下,我就如同鄉(xiāng)里的一棵小樹苗,日復(fù)一日地吸收著親情與友情的滋養(yǎng),茁壯成長。
后來,得益于組織的悉心栽培和自己的不懈努力,我終于走出了生我養(yǎng)我的鄉(xiāng)村,來到了縣城,并在這里安家落戶。我的生活因此翻開了新的一頁,變得豐富多彩,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zhàn)。
回望鄉(xiāng)村歲月,我滿懷感激。那段純真的時光不僅教會了我堅韌與感恩,更為我未來的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每當(dāng)春節(jié)臨近,我總會想起家鄉(xiāng)的年味,那是鄉(xiāng)村的味道,是親情的味道,是歲月的味道。雖然我已經(jīng)遠離了家鄉(xiāng),但那份記憶中的味道,卻永遠鐫刻在我的心中,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當(dāng)回想起七八十年代的蒙城,那個生我養(yǎng)我的小鄉(xiāng)村,它如一幅水墨畫,靜靜懸掛在記憶深處。那時候的春節(jié),絕非日歷上冷冰冰的數(shù)字,而是甜蜜與溫馨交織,構(gòu)成了那段美好的時光。每當(dāng)憶起,心頭便涌起一股暖流,總渴望著能再次回到那段純真的歲月。
我記得,一進臘月,村子里的大人們就開始忙活起來,準(zhǔn)備過年的東西:煤油、香燭、紙錢以及寫對聯(lián)的紅紙,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最讓我難忘的是,快過年的時候,大人們會帶著孩子去趕集,為孩子們買新衣,讓他們在過年時穿上,漂漂亮亮的。我呢,總是早早地就問奶奶:“啥時候過年啊?”因為在那個年代,只有過年才能穿上新衣,吃上肉和花米飯,還能和朋友們痛痛快快地玩?zhèn)夠。
到了臘月二十,村子里就開始殺年豬了。那時候條件不太好,豬都喂得不大。為了讓臘肉能多放些日子,大家會根據(jù)豬的大小,選在臘月二十五到二十七這幾天殺。老人們有個講究,說是“殺七不殺八”,所以臘月二十七那天,村子里的年豬都差不多殺完了。要是哪家準(zhǔn)備殺豬,一早父母就讓孩子去告訴親戚,讓他們別做飯了,全家都來吃殺豬飯。親戚通知完了,再去請村子里的老人,說一句:“爺爺奶奶,今天早上來我家吃飯,我家殺豬了。”就這樣,年味一天天地濃了起來。
除夕這一天,整個村子都洋溢著忙碌而喜慶的氣息。家家戶戶早早動手,從房前屋后到室內(nèi),都被打掃得煥然一新,似乎要以全新的姿態(tài)迎接新年的到來。大人吩咐孩子們,拿著備好的紅紙,去找村子書法高手書寫對聯(lián)。這些對聯(lián)不僅承載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祈愿,更為節(jié)日增添了濃厚的喜慶氛圍。寫好的對聯(lián)被鄭重地貼在自家的大門和屋內(nèi)柱子上,紅紙黑字,熠熠生輝。
傍晚時分,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準(zhǔn)備年夜飯以供奉老祖宗。盡管同在一個村子,但各家的供奉方式卻各具特色,展現(xiàn)了豐富的民俗文化。其中,打糍粑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儀式。有的家庭選擇打兩次(或兩甑),有的則打三次,以此表達對老祖宗的尊敬和虔誠。打糍粑的時間也各不相同,有的家庭晚飯后就開始,而有的則要等到半夜雞鳴第一聲時動手,寓意著新一年的開始和吉祥如意。
此外,包粽粑也是除夕這天的一項重要習(xí)俗。不同姓氏的家庭,包粽粑的方式也各有千秋。有的姓氏選擇用三股谷草包裹,有的則用五股,比如我家便是包的五股谷草,寓意著家族的團結(jié)和繁榮。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村子擁有著一個獨特的習(xí)俗:在除夕夜這個團圓之夜,家庭成員被嚴(yán)格規(guī)定不得外出到其他人家用餐。這一傳統(tǒng)不僅凸顯了家庭凝聚力和親情的至高無上,還確保了每個家庭都能獨享那份溫馨而珍貴的團圓時光。在這樣的氛圍籠罩下,整個村子仿佛被一層歡樂、祥和輕輕包裹,共同期待著新年的鐘聲敲響。
隨著年夜飯的歡聲笑語漸漸平息,村子里隨即回蕩起打糍粑的咚咚聲和爆竹的噼里啪啦聲,整個世界似乎都洋溢著這股歡樂、祥和與喜慶的氣息中。然而,在這喜慶的浪潮中,我卻懷揣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小秘密——在半夜雞啼之時,我將踏上尋覓那傳說中的“聰明水”的旅程。
為了這個神圣而莊嚴(yán)的儀式,我特意尋覓了兩個碩大的葫蘆。盡管年幼力微,但那份對知識的無盡渴望和對美好未來的深切憧憬,驅(qū)使著我堅持要用自己的雙手去挑這滿載希望的“聰明水”。我深信,或許正是這一挑戰(zhàn),能讓我如老師所言,“一點即透,一聽即明”,從而在學(xué)業(yè)上突飛猛進,早日掙脫大山的束縛,去追尋并實現(xiàn)我的人生理想。
我焦急地等待著,心里不停地盤算著,焦急地等待著雞叫的時間。終于,在爸爸媽媽的輕聲提醒下,我拿起手電筒,踏上了前往老井的路。那老井離村子腳不過百多米,但在夜色中卻顯得格外遙遠。當(dāng)我氣喘吁吁地趕到井邊時,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幾個年紀(jì)相仿的伙伴在排隊等候,大家都滿懷期待地等待著那一桶“聰明水”。
終于輪到我了,我謹(jǐn)慎地舀起清水,緩緩倒入葫蘆中。我小心翼翼地挑起那兩葫蘆沉甸甸的水,踏上了歸家的路途,心中交織著緊張與激動的情緒。待我搖搖晃晃地將這兩葫蘆水安全送到家時,已是雄雞第三遍啼鳴之時。盡管天邊尚未露出魚肚白的曙光,我卻已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早早爬上了床鋪,滿心歡喜地期待著大年初一的到來。
那一夜,我睡得格外香甜,夢里都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我知道,無論未來的路有多么艱難,只要心中有夢,腳下就有路,而那兩葫蘆“聰明水”,或許就是我心中那份最純粹的信念和力量。
在迷蒙的晨光中,我被一陣陣響亮而熱鬧的爆竹聲猛然驚醒。那聲音如同大自然的使者,搖醒了沉睡的大地,并悄然宣告新年的到來。我揉著惺忪的睡眼望向窗外,只見天已大亮。
鄰居家忙碌的殺雞聲與爆竹的噼啪聲交織在一起,演奏出一曲充滿年味的迎新交響樂。這聲音中蘊含著對新年的期盼、對老祖宗的敬仰,以及家人團聚的喜悅。
我迅速穿上媽媽精心準(zhǔn)備的新衣服,那是一件既暖和又喜慶的衣裳,穿在身上如同披上了愛的鎧甲,讓我心里暖洋洋的。走出房間,我看到爸爸和媽媽已在供桌前忙碌一早,桌上擺滿了五顏六色的供品:香甜的水果、金黃的糕點、香氣四溢的雞肉,它們仿佛在訴說著豐收與希望的美好故事。
“老三,”爸爸微笑著叫我,這個昵稱里洋溢著親昵與期許,“去點爆竹吧,請老祖宗來享用大年初一的團圓飯。”他的語氣莊重而喜悅,仿佛在進行一項莊嚴(yán)而神圣的儀式,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族的傳承與責(zé)任。
我接過爸爸手中的香和爆竹,走到寬敞的院子里,小心翼翼地點燃了那串火紅的爆竹。爆竹聲聲,清脆悅耳,如同老祖宗在耳邊輕聲細語的祝福與叮嚀,那份慈祥與庇護讓我倍感溫暖。那一刻,我仿佛被這份溫馨與團結(jié)緊緊環(huán)繞,心中充滿了感激與幸福。
新的一年,就這樣在爆竹的歡歌與硝煙中悄然拉開序幕。我深知,無論未來的道路多么崎嶇坎坷,只要我們心懷愛意,堅守信仰,就能像這爆竹一樣,勇敢地面對一切挑戰(zhàn),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璀璨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大年初一早飯過后,人們便紛紛走出家門,匯聚到了那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壩子上。那里,就像是被歡樂的魔法籠罩的仙境,每一處都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慶與熱鬧。
小男孩們興奮地拿著陀螺,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比賽誰的陀螺轉(zhuǎn)得更快、更穩(wěn)。他們用力抽打著陀螺,讓它在地上飛快地旋轉(zhuǎn),發(fā)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如同新年的鐘聲般歡快。小女孩們則聚在一起,踢著雞毛毽,拋著小糠包,她們輕盈的身姿在陽光下跳躍,如同一群快樂的小精靈,為村子增添了幾分靈動與活潑。
而那些正值青春年華的男女青年,則選擇在更寬敞的地方玩起了扔糠包的游戲。這不僅僅是一場游戲,更是一次心靈的交流與碰撞。每當(dāng)有女生對某位男生心生好感,便會故意將手中的糠包輕輕拋向他,以此作為微妙的示意。男生若是接住了,便會禮貌地回扔過去。一來一回之間,兩人的眼神中閃爍著默契與欣賞,感情也在不經(jīng)意間悄然升溫。這份純真與美好,如同鄉(xiāng)村之間清澈的溝河流,純凈而又不失生機。
在正月十五之前的這段日子里,村子里的每家每戶都沉浸在節(jié)日的喜悅之中,彼此間情誼深厚,共同編織著節(jié)日的溫馨篇章。他們相互請客吃飯,輪流做東,餐桌上擺滿了各自精心準(zhǔn)備的美食,歡聲笑語中分享著快樂與滿足。老人們圍坐在一起,泡一壺好茶,臉上洋溢著對往昔歲月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許,共話家長里短;中年人們則邀請同輩相聚,暢談人生理想與奮斗歷程,彼此激勵,共同前行;孩子們更是有著屬于他們自己的小天地,在游戲中結(jié)識新朋友,純真無邪的笑聲此起彼伏,分享著童年的歡樂與夢想。整個寨子被一種團結(jié)互助的溫暖氛圍緊緊包裹,宛如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是這個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共同維系著這份難能可貴的和諧與親密。
而那些新婚夫婦,更是趁著節(jié)日的喜慶,帶著精心挑選的禮物,滿心歡喜地去看望自己的娘家人。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腳步輕快地穿梭在寨子的角落間,將新婚的甜蜜與對家人的深深思念,化作一句句溫暖的話語,傳遞給每一個人。這份溫馨與甜蜜,如同春日里和煦的微風(fēng),輕輕拂過每個人的心田,讓人心生暖意,倍感幸福。走進家門,家人們早已備好熱騰騰的飯菜,圍坐在一起,新婚夫婦分享著新婚的喜悅,家人們則訴說著對他們的思念和祝福,整個房間充滿了濃濃的親情和溫馨。
歲月如梭,轉(zhuǎn)眼間,蒙城的城鄉(xiāng)小鄉(xiāng)村已煥然一新。然而,那份深植心底的年味,卻如陳年老酒,歷久彌香,它承載著對過往的懷念,更指引著我們追尋純真、和諧與幸福的永恒之路。
每當(dāng)春節(jié)臨近,記憶中的年味便如潮水般涌來,將我們從現(xiàn)代生活的忙碌與喧囂中拉回,給予我們一絲慰藉,讓我們感受到心底的溫暖與甜蜜。這顆鑲嵌在記憶深處的璀璨明珠,無論時光如何流逝,都永遠照亮著我們前行的道路。
春節(jié),這個神奇的時刻,讓我們在歲月的長河中找到了歸屬,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它提醒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對家的依戀、對傳統(tǒng)的尊重,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永遠不會改變。因此,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勇敢地邁向未來,心中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與期待。(王帥)
安全文化網(wǎng)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