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道風險評價普遍采用以Kent打分法為代表的定性方法,筆者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即定量風險評價(QRA),采用基于管道失效歷史數據庫和巳有成熟的數值模型,進行管道失效概率分析和失效后果分析,并以此方法在某輸氣管道上進行了驗證,最后得到管段的絕對風險和人口密集段的個人風險,并進行了風險預剝。研究表明,QRA受人員主觀判斷影響較小,計算方法科學合理,結果量化,對進行檢測與維護維修資源的分配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管道;定量風險評價法(QRA);個人風險;失效歷史數據庫;完整性管理
0 引言
油氣長輸管道是國家經濟的大動脈,直接服務沿線工業(yè)的生產和城市居民的普通生活。但管道又屬于危險源,一旦發(fā)生泄漏事故,易燃易爆的高壓介質迅速擴散,對沿線造成較大危害。如1999年美國華盛頓Beirut市一條成品油管道發(fā)生泄漏起火事故,造成2人死亡,大量油品泄漏,環(huán)境嚴重污染;2000年美國加州的CarIsbad市一條天然氣管道泄漏并爆炸,造成12人死亡;2004年,陜西榆林境內某輸氣管道發(fā)生泄漏,緊急疏散方圓10km內人員,造成惡劣影響。
管道完整性管理是一種主動預防的管道管理方法,是先進管道公司管理經驗的總結提煉,以被國際上眾多管道公司所采用,如著名的Enbridge管道公司、加拿大彩虹管道公司等。目前,美國法規(guī)已經強制要求各管道公司必須對管道實行完整性管理,而完整性管理的基礎是管道的風險評價,其主要目的是識別危害和管段風險排序,以完成對管道檢測、維護維修資源的科學決策。所以進行風險評價的研究,開發(fā)有效的風險評價實施方法,對保證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實施,保障油氣管道的安全運行,具有重大的意義。
1 管道風險評價現狀及定量風險評價(QRA)簡介
管道風險評價按照最后結果的量化程度,可以分為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兩種。定性方法以W. Kent Muhlbauer于1995年著的“管道風險管理手冊”為代表,簡稱Kent打分法,至今已是第二版,仍在世界上各管道公司廣泛使用,定量方法近幾年才出現,以QRA(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為典型代表,國外管道公司一般也以定性方法為主,對復雜項目和重點管段才采用QRA。
國內管道風險評價基本上還處于起步階段,理論研究較多,油氣場站評價較多,簡單方法采用較多,如故障樹(FAT)的定性分析、作業(yè)條件危險性評價(LEC)等。為突破傳統(tǒng)的定性評價方法,也有一些研究結合了數學方法,如模糊數學,以實現定量的評價,但基本還處于理論研究階段,無工業(yè)應用。
QRA是一種純定量的方法,是目前管道風險評價的最新成果,其結果一般是具體的數值,且有量綱。QRA主要基于管道歷史失效數據庫進行,通過將實際管道與失效數據庫中的抽象管道對比,并通過一些經驗模型進行公式推導,從而得到相應結果,如絕對失效概率,管段年千米經濟損失等。QRA主要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QRA流程圖
2 ORA的主要技術
ORA的主要技術有管道失效概率分析,失效后果分析,以及最后風險值的計算,這幾個過程與傳統(tǒng)的Kent打分法不同的是,不需要管道專家進行主觀的定級判斷,基本是基于歷史數據庫和數值模型推導。下面將一一介紹。
2.1 管道失效概率分析
影響管道安全的因素大抵可分為以下幾類:
1)腐蝕,包括內腐蝕、外腐蝕和應力腐蝕開裂(SCC)。
2)管體缺陷,包括制管缺陷和施工期間造成的缺陷。
3)第三方破壞。
4)誤操作。
5)設備缺陷。
6)自然與地質災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表沉陷等。
7)疲勞。
有些管道應力腐蝕開裂和疲勞等問題并不存在或不嚴重,可不考慮。QRA中在計算管道失效概率時,將各類因素分別考慮,以下式來計算:
式中,
Fp——各原因引起管道失效的概率;
Fg——通用失效概率。統(tǒng)計大量事故案例得到的管道平均失效概率;
Ft——每種失效模式所占的比例,各失效模式有管道小泄漏、大泄漏和破裂;
Fa——修正系數。其中,Fg和Ft是根據歷史失效數據庫得到的,Fa是將管道的實際情況與歷史庫中管道實際情況對比得到的修正系數。
歐洲和北美很多國家的一些組織和協(xié)會早在30年前,就開始收集和統(tǒng)計工業(yè)事故失效案例,并建立大型的歷史失效數據庫,其中有名的管道失效數據庫有AGA,EGIG等,一些公司也建有自己的歷史失效數據庫。歐洲石油公司公布了1971-1993年該公司輸油管道失效概率,具體數據如下表所示。通用失效概軍表
由于積累了大量的管道失效案例,各個歷史失效數據庫的統(tǒng)計值相差不大,一般不會超過一個數量級。
各失效原因引起的管道失效模式所占比例Ft是不一樣的,例如:腐蝕引起的絕大部分失效為小泄漏;而地質災害則有一半為管道破裂。美國聯(lián)邦應急管理中心(FEMA)1999年公布的統(tǒng)計數據表明,地震引起的管道失效模式為:80%的管道破裂,20%的管道泄漏。
歷史失效數據庫中統(tǒng)計得到的各失效概率是針對代表性的管道的,如統(tǒng)計標明,應力腐蝕開裂引起的管道失效概率為3×10-5,其針對的代表性管道的屬性如下:①管道年齡:20年;②管徑:914mm:③壓力:6.895MPa;④是否易于形成局部腐蝕環(huán)境:一般;⑤管體對應力腐蝕開裂的敏感性:一般;⑥壁厚:9.14mm;⑦SMYS:448MPa。
如果被評價管道與上述屬性有較大差異,則通過Fa來修正。
2.2 管道失效后果的計算
管道泄漏后果大小影響因素眾多,有泄漏介質屬性、泄漏量大小及泄漏點環(huán)境等,泄漏之后的事態(tài)發(fā)展可用事件樹來進行分析,圖2所示的事件樹以天然氣管道為例。
圖2 天然氣管道泄漏事件樹
如圖2所示,天然氣管道泄漏后,有4種后果模式。各種后果模式所導致的后果大小是不一樣的,以VCE+VC模式為最。各后果模式所占比例也是變化的,主要與管道失效模式及管道周圍的土地用途有關,風向及風速也有一定影響。最后的比例也是可以根據歷史數據統(tǒng)計得到的。
各后果模式最后的影響可以分為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危險液體管道還需要考慮環(huán)境破壞影響,每種后果模式造成的各類影響需要分別估算,并在最后都可以折算為經濟損失大小(單位為元或美元)。
例如:計算人員傷亡影響,首先要考慮泄漏量。天然氣的泄漏量與泄漏速率、流速、截斷閥位置和緊急響應時間有關。已有一些經驗公式可以采用。然后根據圖2中事件相對的4種后果模式分別作用于人體產生的影響,主要是火災、爆炸、熱輻射、中毒和窒息等對人體的影響,結合各影響因素作用于人體導致死亡的下限值,計算得到最后的人員傷亡情況。
2.3 風險的計算
由于管道各屬性沿管道一直是變化的,如壁厚、壓力、高程、土地用途等,所以需要將管道分為多個管段,各相鄰的兩個管段必有一個屬性不同。根據上面的計算,可以得到每個管段的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最后用下式進行綜合,可以得到管段的風險值。
式中,
R——風險;
F—失效概率:
C——失效后果;
J——各管段;
K——失效模式(k=1為小泄漏,k=2為大泄漏,k=3為破裂):
L——失效原因(內腐蝕、外腐蝕、第三方破壞等,L為總數);
M——后果類別(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環(huán)境影響等)。
風險值的單位為元/km·a(元每千米每年),表示管道每年每千米可能的經濟損失大小。由于管道泄漏造成的人員傷亡所產生的影響最為惡劣。對于單點的風險絕對風險計算,QRA還專門提供表征人員傷亡影響大小的指標——個人風險值(Individual Risk),表示人員在管道周圍某一點死亡的概率。在英國、荷蘭等國家還制定了個人風險值的可接受標準,這樣就可以很方便地衡量管道的安全性,管道管理者也可以確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來降低風險。
3 QRA實例
對某天然氣長輸管道中一段進行QRA分析,此段管道長210km,運行壓力6.4MPa,管徑711mm,前期收集管道屬性77個,涉及管道本體、運行、環(huán)境和維護措施等多個方面。每個屬性整理為隨著管道里程而變化的格式,根據管道各個屬性將此段管道最后分成241個管段。計算得到各管段的風險值后,以管道中間的兩個站場處為分隔點,將241個管段算術平均,合并為3個管段。以站場所在點為分隔是因為站場處有收發(fā)球筒,方便下一步完整性評價工作(內檢測、壓力試驗等)的進行。合并后,對管段排序,如圖3所示。
圖3 管段風險排序圖
各管段風險值的意義為每年每公里可能的經濟損失大小,可與歷史狀況對比,也可與其他管道對比。管道檢測與評價工作應先在高風險段實施,所以建議將來安排檢測與完整性評價工作時,優(yōu)先順序應分別是管段1、管段2,然后才是管段3。
個人風險值是指個人的年死亡概率,常被用來衡量風險的絕對大小。對管道人口最密集處計算個人風險值,以衡量管道的安全性,如圖4所示。
從圖4可以看到,在管道正上方,風險最大,具體值為9.8×10-8/a,參照國外風險可接受標準,最嚴格的為英國安全衛(wèi)生部規(guī)定的1×10-6/a,所以此天然氣管道的風險應是可以接受的。此外,QRA提供的社會風險值(FN Curve)也可作為衡量風險是否可以接受的第二指標。
定量風險的最大好處之一是可以進行風險預測,結合情景分析(What-If分析),實現合理的制定風險控制計劃。對此天然氣管道風險預測如圖5所示,從圖中可明顯看出風險隨著時間變化的增長過程。
圖4 個人風險圖
圖5 多情景風險預測
從圖5可以看出,此管道在6年內風險增長迅速,此后較為平穩(wěn)。通過仔細分析,發(fā)現這是因為這6年是管道上次檢測的受益期,所以建議此管道在6年后開始實施下一次檢測。
另外,情景分析考慮量化后的經濟投入,可以為多方案進行經濟性比較,在保障管道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最大的投入產出。
4 結論
QRA是一種管道風險評價的最新方法,通過筆者的分析和應用,有以下幾點主要結論:
1)QRA計算推導過程充分借鑒了之前的管道失效歷史數據,和已有成熟的經驗模型,相比一些定性打分法,更顯科學合理。
2)分析過程主要是定量的數值計算,受評價人員的主觀判斷影響較小,結果統(tǒng)一性好。
3)QRA最后的結果以定量的形式給出,結果有明確的實際意義,便于制定風險可接受標準,判定風險的可接受性。
4)QRA便于進行情景分析和風險預測,實現真正的風險管理,推進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實施,保障管道的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