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論
1.1概述
廣州乙烯工程,是經國務院1988年批準立項的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廠址選定在廣州市東郊黃埔區大田山地帶的將軍地西側,西距廣州市約28km。廠區占地面積約80多公頃。
本工程有5個生產裝置:即15.0萬噸/年乙烯裝置,10.0萬噸降聚乙烯裝置,7.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8.0萬噸/年苯乙烯裝置,以及5.0萬噸/年聚苯乙烯裝置。
1.2評價目的和原則
1.2.1評價目的
安全評價是現代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在系統壽命周期內各階段,都應進行安全評價。廣州乙烯工程目前處于投產前的試車準備階段,本次評價是工程投產前試車準備階段的安全評價。
通過安全評價,運用現代化安全系統工程及安全控制論的原理和方法,系統發掘存在于生產工藝、設備、作業環境等環節的潛在危險因素,預見并分析危險經觸發可能發生的事故狀況及造成的危害,有針對性的制定防范措施和控制危險的對策,為工程投產后,企業組織和實現安全生產提供決策依據,基層組織實施危險預測預控提供信息基礎。在此基礎上,提出適應于企業生產要求的現代化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管理模式。
1.2.2安全評價原則
1.以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為指導思想,綜合運用現代安全系統工程新技術,并吸收已有評價技術的有益成份,辨識評價工程各子系統存在的危險狀況,有針對性提出危險控制措施。
2.運用安全控制論的安全評價模型開展綜合安全評價。
3.現代化安全管理模式的提出強調以危險源辨識為基礎,以系統危險控制為核心。
4.評價對象主要廣州乙烯工程的主要生產裝置為主。
1.2.3評價范圍
據初步設計文件,確定評價范圍包括:
1.乙烯裝置,包括裂解、急冷、裂解氣壓縮、冷分離、熱分離、制冷等裝置;
2.苯乙烯裝置;3.聚乙烯裝置;
4.聚丙烯裝置;5.聚苯乙烯裝置:
6.罐區;7.消防系統;
8.輔助系統;9.公用設施;10.總體布局與周邊環境。
1.2.4評價工作內容
1.通過危險辨識,對物料、能源、生產工藝裝置、管線、作業環境等的危險充分暴露,尤其是各子系統接口處可能出現的危險;
2.評價重大危險源被激發釀成事故后,生命財產損失嚴重度;
3.評價自然災害如洪澇、雷電、風暴對系統的危害以及重大危險源誘發事故的可能性;
4.評價工人操作條件和防止人為失誤的安全防護裝置是否符合要求:
5.評價由于管理失誤可能造成的風險。
上述評價工作內容貫穿于各子系統的危險辨識分析評價的各個環節。
二、工程概況
2.1總圖布置
廣州乙烯工程選址于廣州市東郊黃埔區,位于城市規劃的石油化工工業區。廠址西距廣州市中心約28km,東距深圳市120km,距黃埔區中心約4km。
廠址區域輕、化工工業較為發達,機械工業和其它工業也有一定基礎。廠址西側有廣州化工廠、廣州氮肥廠、廣州油脂化工廠、珠江造紙廠、人民制革廠等,南鄰廣州石油化工總廠,東南有黃埔化工廠等。地區協作條件好。
廠區南側緊鄰舊圍村,西側為姬堂小學,西南側有黃埔區物資局炸藥庫一處,對本工程會有相互影響。
工程在總體布置中盡量把有危險的裝置布置在影響較小的位置,以減少對職業安全與衛生的影響。如化學品庫布置在廠區的東北角,遠離生產裝置,且為獨立建筑物,一旦發生事故,也不會對其它設施造成影響。空分裝置為保證吸入空氣的純度,也布置在廠區的東北角,為全年主導風向的上風向。乙烯罐區、全廠罐區、液化氣站等火災危險性大的場所,布置在廠區的東側,為主導風向的側風向,以減少對其它區域的影響。
總圖布置見附件一。
2.2氣象條件
氣溫:年平均氣溫21.8,最熱月平均氣溫28.5,極端最高溫度38.7。
主導風向:年主導風向:北;夏季主導風向:東南;冬季主導風向:北。年平均風速1.9m/s,夏季平均風速1.86m/s,冬季平均風速2.07m/s,并有臺風出現(風速達35.4m/s)
降水量:年最大降水量1680.5mm,1小時最大降水厚度1.1.lmm/h,1日最大降水厚度284.9mmm/d,一次暴雨持續時間及降雨量(1955年7月5~6日)15時50分,275.5mm。
雷暴:年平均雷電日數為82.4日/年,年最多雷電日數為111日/年。
2.3地質及施工條件
廠址地區的土壤主要由粘土、亞粘土、亞沙上組成,承壓力約為14T/m2一29T/m2。下層為風化狀花崗巖,巖基埋藏深度不一。從露地面的基巖觀察,屬中生代燕山期塊狀花崗巖。廣州市地震烈度為5.5~6級,設計烈度按7度設防。
該廠地處丘陵地帶,為平整土地,有些低洼地段需用土填平,此處土質較松。為防止地基下沉,設計中的防范措施采用伸打樁和強奪地基的處理方法,提高建構筑物的基礎強度,防止形變。
下一篇:兵工企業如何作好安全評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