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是人們從事生產活動或社會活動時可能發生有害后果的定量描述,即風險是在一定時期產生有害事件的概率與有害事件后果的乘積。因此,風險的大小也常用以下公式來表示其量化指標:
R==P·S式中R——風險表征;
P——出現風險的概率,即單位時間內發生有害事件的次數;
S——風險事件的后果。
風險的大小既要看風險的發生概率,更要看風險的后果影響及造成損失的大小。風險是描述未來的隨機事件,意味著不希望事件狀態的存在,更表明了不希望有轉化為事故的機制和可能性。人類社會要生產、技術要進步、經濟要發展,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種事故的風險。風險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可能發生的潛在危險。
無論進行生產、生存活動都面臨著風險決策。有風險就可能造成不希望的損失,也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利益(回報),處理好安全、風險、利益(效益)之間的關系,應把安全、健康、生命放在首位。
風險的內容和大小,隨時代發展、社會文明、經濟基礎、科技進步、安全文化素質、人民生活水平、生存的需求而發生變化,人類不得不面臨新風險的挑戰,進而開發新的風險控制技術,以保護人類以最小損失而獲得最大的回報(效益)。事故風險指標舉例,見表。
表 事故風險指標舉例
風險類別 |
區域環境受損范圍/km |
經濟損失/美元 |
死亡人數 |
典型事件 |
災難性事故風險 |
>100 |
>108 |
>100 |
博帕爾毒氣泄露 |
嚴重事故風險 |
約10 |
>106 |
>10 |
大型客機失事 |
一般事故風險 |
<1 |
>104 |
>1 |
公路車禍事故 |
上一篇:全面管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