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對已識別的危險源嚴重程度進行分級,評估風險的可容許性,確定風險等級,確定需要制定目標,管理方案加以控制的危險源,根據風險分級結果有針對性地采取風險控制措施。
2.范圍
有關風險分級與風險等級確定及風險控制措施的確定均屬之。
3.權責
4.定義
5.作業內容
5.1各種風險的含義:
5.1.1風險:某一特定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組合。
5.1.2風險評估:評估風險大小及確定風險是否可容許的全過程。
5.1.3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
5.1.4可容許風險:根據組織的法律義務和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已降至組織可接受程度的風險.
5.2風險評價可從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兩方面進行評價:
5.2.1可能性可分為三階,其含義如下:
A.極不可能:過去從不發生或幾年偶爾發生一次,賦于一個無量綱分值為1
B.不可能:每年偶發生一次或偶然意外情況發生,賦于一個無量綱分值為2
C.可能:時刻發生,一直發生或經常發生,賦于一個無量綱分值為3
5.2.2傷害嚴重程度分可三階,其義如下:
A.輕微傷害,如皮膚損傷,輕微的割傷、擦傷或煩燥,導致暫時性不適的疾病,賦分為1
B.傷害,如劃傷、燒傷、嚴重扭傷、輕微骨折、耳聾、哮喘、與工作相關的上肢損傷,導致永久性輕微功能喪失的疾病等,賦分為2
C.嚴重傷害如:截肢、嚴重骨折、致命傷害、職業癌癥,其他導致壽命嚴重縮短的疾病,賦分為3
5.2.3在判斷傷害及可能性時,應考慮:
A. 暴露人數及持續暴露時間和周期。
B. 供應(電、水)中斷
C. 設備及安全裝置失靈
D. 惡劣氣候
E. 個人防護用品之提供及使用狀況。
F. 人的不安全行為,如人員來意識到危險源的存在或不具備操作
資格等。
5.3風險分級確定[計算公式]:
風險等級=風險可能性賦分×風險傷害嚴重程度賦分,詳見下表:
傷害程度 可能性 |
輕微傷害(1) |
傷害(2) |
嚴重傷害(3) |
極不可能(1) |
可忽略風險(1) |
可容許風險(2) |
中度風險(3) |
不 可 能(2) |
可容許風險(2) |
中度風險(4) |
重大風險(6) |
可 能(3) |
中度風險(3) |
重大風險(6) |
不可容許風險(9) |
根據上表,風險等級可分為五級,對應風險控制措施如下表:
風險等級 |
措 施 |
A.可忽略的(1) |
不需要采取措施且不保留文件記錄 |
B.可容許風險(2) |
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應考慮投資效果更佳的解決方案或不增加額外成本的改進措施,需要監測來確保控制措施得以維持 |
C.中度風險(3-4) |
應努力降低風險,但應仔細測定并限定預防成本,并應在規定時間期限內實施降低風險措施。 在中度風險與嚴重傷害后果相關的場合,必須進行進一步的評價,以更準確地確定傷害綿可能性,確定是否需要改進控制措施。 |
D.重大風險(6) |
直至風險降低后才能開始工作。為降低風險有時必須配備大量資源。當風險涉及正在工作時,應采取應急措施。 |
E.不可容許風險(9) |
中有當風險降低時,才能開始或繼續工作,如果無限資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風險,就必須禁止工作。 |
5.4風險評估由管理代表組織受訓合格人員實施,針對每一已識別的危險源,判定其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傷害嚴重程度,將判定得分結果填入《風險評價表》。
5.5風險評估人員培訓及資格要求依《培訓控制程序》執行。
5.6對于風險等級為C級D級和E級的危險源,應依《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及管理方案程序》之要求制定目標并采取改善方案。
5.7風險控制措施的途徑可采取以下一種或多種:
5.7.1目標、管理方案之執行
5.7.2運行過程控制
5.7.3應急準備與響應計劃之落實
5.7.4人員培訓
5.7.5安全設備之導入
5.8一般情況下,風險控制措施應優先考慮消除風險(如可行時),再考慮降低風險(降低其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序),最后考慮采取個體防護或應急方案等。
6.表單說明
6.1表單填寫時應按表列要求認真填寫在固定欄內,并加注填寫日期
6.2表單填寫后,不可隨意修改
7.參考文件
無
8.附件/表單
8.1危險源評估表
上一篇:績效評價控制過程檢查表
下一篇:電力安全生產的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