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SAS18000 的制定背景
全球職業健康安全狀況
據國際勞工社團(ILO)統計,全世界每一年發生各類出產傷亡事故約為2.5億起,平均每一天68.5萬起,每一分鐘475.6起,其中死于出產事故和勞動疾病的人次約為110萬人。別的,ILO估計, 到2020年全世界勞動疾病將翻一番。目前看來,全球職業健康安全狀況較著呈惡化趨勢。
面對一天比一天緊張的全球職業健康安全問題,ILO呼吁:經濟競爭的加劇和全球化的成長,不能以犧牲勞動者的職業健康安全好處為價錢,現在已經到了維護勞動者人權、對生命質量提出更高要求的時辰了。
職業健康安全問題,一方面是由于出產技術條件落后而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對前者,我們可以通過妙技解決因出產條件落后而造成的出產事故和勞動疾病問題;對后者,我們只能通過增強管理予以解決。別的,人們多年來通過不斷總結發現,絕大部分數事故原本是可以通過實行合理有效的管理而得以避免的,而純粹由于技術條件達不到而無法避免的事故只占很小一部門。大家認識到,只有增強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輔之以妙技,才氣最大限度地減少出產事故和勞動疾病的發生。
有效的解決方法
怎樣增強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世界各都城在起勁探索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現代安全科學理論認為,一起傷亡事故的發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舉動(或人的失誤)和物的不安全狀態而至。控制人的不安全舉動,需要在總結生理學、舉動科學等成果的根蒂根基上,通過教誨培訓等來提高人的意識和能力;物的不安全狀態需要采納實用安全技術來改善。可是對復雜的工業系統來講,純粹依賴安全技術系統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還不能純粹杜絕各種事故。而直接影響安全技術系統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的社團管理因素,已成為復雜的工業系統是否發生事故的最深層原因。為此,系統化管理被提到了日程。系統化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是以系統安全的思惟為根蒂根基,從社團群體起航,把管理放在事故預防的群體效應上,實行全員、全歷程、全方位的健康安全管理,使社團到達最佳職業健康安全狀態。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體現了現代安全科學理論中的系統安全思惟。它通過系統化的預防管理機制,徹底消弭各種事故和疾病隱患,嚴格控制各種職業健康安全風險,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出產事故和勞動疾病的發生。到目前為止,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解決職業健康安全問題最有效的措施,即采用近似質量管理體系(ISO9000)和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0)的措施,規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活動,以到達強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提出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最先由國際規范化社團(ISO)第207技術委員會(TC 207,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于1994年五月在澳大利亞全會上提出。起初,ISO/TC 207提出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由于ISO/TC 207在奉行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0)的歷程中涉及到了很多相關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問題。為此,ISO/TC 207希望采用近似質量管理體系(ISO9000)和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0)的措施有效解決社團的職業健康安全問題,以便進一步強化社團的綜合管理水平。
隨后,ISO就起頭進行有關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研究與討論。為此,ISO專門成立了由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士、瑞典、國際勞工社團以及世界衛生社團的代表構成的出格事情組進行專門研究。1997年,根據出格事情組的研究結果以及ISO成員大會的表決結果,ISO認為:制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國際規范的時機尚不成熟,待未來時機成熟后再制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國際規范。
分析ISO成員大會的表決環境,無論是投贊成票照舊投阻擋票,各都城普遍認為: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明明能改善社團的職業健康安全狀況,極大地減少出產事故和勞動疾病的發生。至于為何大部門國家投阻擋票,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制定這樣一個同一的國際規范的時機尚不成熟:一方面各國差別的勞工關系及管理體系難以在世界范圍內告竣一致, ISO難以處理與勞工和管理相關的敏銳問題(如童工問題、犯人勞工問題、雇主和雇員應溝通到啥子程度等);另一方面,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將面對各國差別的法律制度,有可能會與一些國家的法律發生沖突。我國的意見是:目前不贊成制定同一的國際規范,但在國內大力奉行適合我國國情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改善我國的職業健康安全狀況,以保護勞動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職業健康安全基本觀點術語
1.安全 safety(3.16)
(1)界說
免除了不成接管的侵害風險的狀態。
(2)理解要點
安全是不發生不成接管的風險的一種狀態。臨風險的緊張程度是合理的,在經濟、身體、生理上是可承受的,即可認為處在安全狀態。臨風險到達不成接管的程度時,則形成不安 全狀態。不成接管的侵害風險指:
①凌駕了法規的要求;
②凌駕了方針、目標和社團規定的其他要求;
③凌駕了人們普遍接管程度(凡是是隱含的)的要求等。
安全與否,要對照風險的接管程度來鑒定。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可接管的程度也會發生變化,從而使安全狀態也產生變化。因此,安全是一個相對的觀點。例如,汽車交通事故每一天城市發生,也會造成肯定似的職員傷亡和財產喪失,這就是界說中的“風險”。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汽車安全性能的提高,相對每一天的交通總流量、總人次和總價值來講,傷亡和喪失是較小的,是社會形態和人們可以接管的,即從群體上說沒有出現“不成接管的侵害風險”,因而大家照舊普遍認為現代的汽車運輸是“安全 ”的。
2.職業健康安全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OHS)(3 .10)
(1)界說
影響事情場所內員工、姑且事情職員、合同方職員、訪問者和其他職員健康和安全的條件和因素。 (2)理解要點職業健康安全是指一組影響特定職員的健康和安全的條件和因素。受影響的職員包括在事情場所內社團的正式員工、姑且工、合同方職員,也包括步入事情場所的參觀訪問職員和其他職員,如推銷員、顧客等。事情場所不僅是社團內部的事情場所,也包括與社團的出產活動有關的姑且、流動場所。
3.事故 accident(3.1)
(1)界說
造成死亡、疾病、傷害、損壞或其他喪失的不測環境。造成死亡、疾病、傷害、損壞或其他喪失的不測環境。
(2)理解要點
事故是造成不良結果的非預先期待的環境。對照來講,質量管理體系(QMS)存眷的主要是預先期待的結果(產品),與之相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MS)在主觀上存眷的是活動、歷程的非預先期待結果,在客觀上這些個非預先期待結果的性質是負面的、不良的,甚至是惡性的。事故:
①對職員來講,可能是死亡、疾病或傷害,包括我們凡是所謂“傷亡事故”和“ 職業病”;
②對物質財產來講,是損毀、破壞或其他形式的價值喪失。
上一篇:日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