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管理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關于健康、安全和環境的管理方法。它運用系統的分析方法,對企業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隱患進行風險評價和危害識別,通過計劃、實施、檢查和改進等四個階段,采用系統化、結構化、程序化和全員化的管理模式,全員參與和全程監控地采取預防措施,及時消除各類事故隱患。
一、HSE管理體系在殼牌公司和中國石油化工公司的應用情況
1.殼牌公司的HSE管理方法
殼牌公司是世界四大石油跨國公司之一,1984年前盡管也重視HSE管理,但效果不佳,后來該公司學習了美國杜邦公司先進的HSE管理經驗,分析了以前HSE管理效果較差的原因,汲取教訓,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目前,該公司的HSE管理水平堪稱世界一流。他們先進的管理方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全面實施EP95-55000勘探與生產安全手冊。該手冊是為其下屬子公司及所雇請的承包商而制定,體現公司的HSE管理的政策、方針、原則和做法。
(2)殼牌公司HSE管理的原則共計11條。
HSE管理的具體保證;HSE管理的政策;HSE是部門經理的責任;有效的HSE培訓;能勝任的HSE顧問;通俗易懂的HSE標準;監測HSE實施情況的技術;HSE標準和實踐的檢驗;現實可行的HSE目標管理;人員傷害和事故的徹底調查和跟蹤;有效的HSE激勵和交流。
(3)殼牌公司的HSE方針
殼牌公司認為;HSE方針是HSE規劃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要求其政策簡明易懂,適合每個人。并強調必須有下列的方針: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HSE是業務經理的責任;HSE目標同其它經營目標一樣具有同樣的重要意義;創造一個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環境;保證有效的安全、健康訓練;培養每個人對HSE的興趣和熱情;每個職工對HSE都要負有責任;承諾為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4)殼牌公司HSE培訓。
殼牌公司認為:對于一個能正確執行HSE政策的人來說,不僅懂得實際的危險情況而且要知道如何發現和消除它,還必須具有完成HSE任務的能力和技巧。HSE培訓的主要任務包括:最重要的HSE培訓應該是對新的雇員和承包商進行誘導式的培訓,不培訓就不能進入施工區,實踐證明培訓職工進行急救能使工傷事故率降低。把急救與培訓結合起來所產生的效果比任何一種培訓都大得多,急救培訓也可以使每個人提高采取措施的主動性。應該把具體的安全培訓納入到規劃之中,培訓計劃要安排適當,這樣使行為方法與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技術保持平衡。公司和承包商的業務經理接受HSE管理技能的培訓十分必要。
(5)殼牌公司HSE規劃和目標。
公司提出:HSE規劃和目標必須是合理的,可以達到的和適當的。一個好的HSE管理部門目標是實現和保持事故頻率、嚴重程度和費用應是降低的趨勢,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盡量減少職業病對健康的危害。公司制定安全規劃時應對生產事故、財產損失和停工損失要有明確的目標,實現這些目標的方法應盡可能用數字表示。制定落實HSE規劃的詳細方法,每個部門都應編寫一份書面的時間表,各部門的HSE規劃與公司的HSE總體規劃相一致。
(6)建立HSE規劃的內部審查制度。
殼牌公司認為要提高HSE規劃的效果,就必須配備檢測設備和人員,而且應制定一套審查程序,以便能夠及時監督HSE建議的執行情況,指定一個行動小組來協調和貫徹執行這些建議。管理人員在檢查施工作業時應注意檢查員工的不安全行為和原因,檢查施工人員在做什么和如何去做,檢查防護用品的穿戴和工具使用情況,檢查設備和一般的施工現場等。
(7)殼牌公司的HSE管理組織。
殼牌公司考慮到技術、商業風險和法律責任等三個主要因素而采取HSE措施,提出必須要舍得花費人力和財力來預防事故的發生。為了做到行之有效的HSE管理,必須制定一個明確的計劃和建立一個必不可少的管理機構,應把其看成是承擔法律責任,也是技術上不可缺少的條件。這個組織機構的管理任務包括:通過工作現場察看來發現風險;醫療和職業保健評價;環境評價和審查;事故和事故報告;HSE檢查報告;安全會議報告;地方病類型統計報告等等。通過HSE委員會制定管理層的正確措施和政策,這個委員會應包括殼牌公司和承包商的高級管理人員,指定一個協調員來執行委員會的決議和建議。通過協調員與有關部門共同執行的行動計劃,這些計劃包括發展或更新工藝過程、供應或更換個人防護品、制定和改進培訓計劃等。對事故或事件進行審查,根據統計數字分析發展趨勢,派安全管理小組去進行全面的現場檢查。
2.HSE管理體系在中國石油化工公司(SINOPEC)的應用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暨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4月4日發布實施了HSE管理體系。
(1)HSE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全員動手,綜合治理,改善環境,保護健康,科學管理,持續發展。
(2)HSE目標:追求最大限度地不發生事故、不損害人身健康、不破壞環境,創國際一流的HSE業績。
(3)HSE承諾:中國石化在世界任何地方,遵守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尊重他們的風俗習慣,在所有的業務領域我們對HSE的態度始終如一;中國石化的各級最高管理者,是HSE的第一責任人,每位員工對公司的HSE事務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HSE表現是公司獎勵和聘用雇員和承包商的重要依據;保護生態環境,建設清潔生產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向社會公開我們的HSE表現,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不斷提高公司的HSE管理水平;為保證目標的實現,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支持。
(4)中國石化HSE管理體系由十個要素、四個規范和五個指南構成:
①十個要素:領導承諾、方針目標和責任;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風險評估和隱患治理;承包商和供應商管理;裝置(設施)設計與建設;運行與維護;變更管理和應急管理;檢查、考核和監督;事故處理和預防;審核、評審和持續改進。
②四個規范:油田企業HSE管理規范;煉化企業HSE管理規范;銷售企業HSE管理規范;施工企業HSE管理規范。
③五個指南:油田企業HSE實施程序編制指南;煉化企業HSE實施程序編制指南;銷售企業HSE實施程序編制指南;施工企業HSE實施程序編制指南;職能部門HSE實施程序編制指南。
二、國內外企業HSE管理的比較分析及對我國石化企業的建議
通過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兩個企業HSE發展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HSE管理體系的承諾和責任;HSE意識和理念;組織結構,HSE管理體系標準框架;實施和運行,對待事故等方面。
1.管理承諾和責任
國外石化企業往往都有由總裁做出的HSE承諾,向外界公布,闡明企業對HSE認識、理念和責任;而且各級管理者從上到下都做出了明確的承諾,針對方針、政策和目標有明確的承諾。國外石化企業的各級管理者充分認識到HSE是一個線性管理責任,各級管理者都把HSE作為首要業務工作之一,并通過一些具體做法來履行HSE責任,如參與高層HSE審計,每年完成一定數量的高級HSE審計報告,在業務工作中充分考慮HSE要求,承擔本部門HSE表現的責任等。
中國石化企業及其所屬企業有對HSE公開的承諾,但顯得比較形式化,特別是企業對做出的承諾缺少認真兌現的認識和態度。石化企業最高管理者是HSE的最終責任人,建立了各級管理者的HSE責任,并通過領導掛點承包責任制,組織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檢查等方式予以責任落實,但各業務部門條塊管理意識強,HSE與業務結合處理的不好,很多業務部門的管理者往往認為HSE是附加的職責。
2.HSE意識和理念
首先在HSE重要性的認識上,國外石化企業都很強調HSE的重要性,在意識和理念上把HSE作為首要事務,并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資源作為保障,經常通過論壇、研討的形式來提高管理者的HSE意識。很多國外石化企業已把HSE當作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和核心價值觀。
中國的石化企業也充分認識到HSE的重要性,把HSE作為“五同時”所必需考慮的內容,并且把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指標作為企業考核具有否決意義的指標。在形式上也非常重視HSE管理,如每年年初第一個會議通常是召開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會議,第一個文件是關于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的文件,以要求的形式來強調HSE管理。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已經把HSE的內容要求融入核心經營理念,但企業的企業文化HSE內涵不明確。
3.組織結構
很多國外石化企業為適應商業重組和組織機構的需要,不斷調整HSE職能機構,一般來說國外石化企業HSE管理機構小,人員精,但強調企業的每一個管理者都是HSE的領導者,要負責所在業務單元的HSE事務。他們一般都單獨設有HSE管理部門,但在具體部門的設置上一般考慮有HSE審計管理部門、應急響應管理部門、安全管理部門、環境管理部門。
國內石化企業非常重視HSE職能機構的設置,一般要求逐級設立相應機構,人員較多,包括了專業HSE管理機構和監督機構。國內石化企業逐級設有HSE委員會,負責處理本單位的HSE問題的決策和規劃。
他們大部分都設置了安全環保處(科)等管理部門,通常和質量管理部門合并在一起,具體部門往往按照專業分工以條塊方式設置部門,如安全管理部門、環境管理部門等,有時更細化至交通安全管理部門、消防安全管理部門等。
4.實施和運行
多數的國外石化企業針對業務活動過程制定了系統、詳細的HSE程序和指南,如對排放廢物管理、化學藥品使用管理、事故處理、有害廢物管理等規定程序。過程管理方法被作為有效的管理辦法。對于一些具體的HSE事項的規定上,國外石化企業從整個HSE系統的角度考慮的很周密,從場內到場外延伸非常完善,例如對刑事搶劫、社會治安如何處理等往往都給出較明確的指南。他們在HSE領域投入大量的資源,而且對HSE的價值進行評估。很多國外石化企業建立了HSE獎勵制度,并把獎金頒發作為公司重要的年度事件來安排,頒獎儀式往往非常隆重,獲獎的組織和個人都非常珍惜這個榮譽。
國內石化企業一般建立起了文件化的程序和工作指南,在一些具體指南方面,HSE方面的考慮只偏重于場內,對有關場外HSE問題關注程度還不夠。國內石化企業一般都有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但多數的HSE管理體系是在原有基礎上從外部引入,與業務結合往往不是很好,經常存在所謂的“兩張皮”的現象。國內石化企業一般通過“安措費、環措費、安保基金”的方式對HSE進行投入,目前已開始考慮HSE成本問題。國內石化企業一般對年度考核優秀的單位和個人給予HSE獎勵。
5.員工及承諾
國外石化企業非常強調員工的主動性,強調以人為本,注重培養員工的意識,即從被告知到理解到相信的過程,所以國外石化企業員工主動執行HSE的意識較強,他們每個員工都要關注身邊的HSE潛在事故,并報告,同時規定了這種任務,要求員工要完成一定數量的潛在事故報告,有些石化公司要求基層單位每周要有一個全員的HSE例會,員工的參與意識較強。他們非常重視員工的培訓工作,為各層次的員工從普通雇員到管理者提供大量的HSE培訓機會。很多國外石化企業通過HSE獎勵來加強員工的參與和承諾。
國內石化企業比較硬性強調按要求和標準去做,往往采取從上到下強制實施,相對員工主動意識會減弱。他們也強調員工參與HSE管理,開展班前班后會、月度HSE活動,但是員工對HSE管理的參與度低,全員參與性差。國內石化企業為員工提供了大量的HSE培訓,特別是對新入廠員工三級教育已成為制度,但培訓針對性和效果需要改進。國內石化企業一般實行員工HSE風險抵押金,根據HSE表現決定是否給與獎勵。
6.對事故的認識和處理
國外石化企業特別是具有集團性質的大石化公司,其企業內發生的HSE事故能很快在企業內得到分享。他們有專人對事故去進行分析處理,要做很多技術性的分析工作,特別是同類型事故更是如此,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重犯同樣的錯誤。他們還將承包商的工傷和事故納入企業的HSE統計,一般要求大小事故一律上報,不得隱瞞,即使員工的手被玻璃劃破這樣的小事故也不例外,并且建立起一套相對科學的事故統計指標體系,如百萬工時損失統計,而且國外石化企業對工傷的重視程度非常高。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實行事故通報制度,但國內很多石化企業則往往有遮丑的做法,很多的事故只在內部處理,經驗分享不足。國內石化企業對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往往更多的目的是為了界定和追究責任,在技術性調查分析工作往往做的不是很充分。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已經實施百萬工時損失統計,但國內很多石化企業則對小事故、事件不夠重視,缺少統計數據,在事故統計上存在瞞報和漏報現象。
7.環境保護
很多國外石化企業更加強調環境問題,并且所關注的環境問題領域由工業過程的污染治理向工業生態學、社會環境問題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發展,如一些石油公司制定了減排溫室氣體的計劃。國外石化企業在環境保護問題上,都把守法作為首要前提,在所有的活動中都避免與法律法規相沖突。同時很多石油公司發布環境或HSE報告,強調公開環境問題的重要性。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目前也在積極探索石化企業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課題,但多數的石化企業以滿足政府和法規要求為基準,重點是進行污染防治工作。
三、總結及改進對策
通過上面的分析比較可以看出HSE管理體系及標準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在HSE管理體系引入和實施上主要還是外部驅動作用,因此造成HSE管理體系與現有的安全管理和環保管理結合不充分,存在著“兩張皮”的現象。
2HSE意識和理念跟不上,存在著差距,表現在HSE管理不能與業務管理充分結合,全員參與意識差,HSE管理體系中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能得到有效落實。
3在HSE管理體系實施方面,過分重視書面文件,而對于實質性的本質安全、環保技術、慣例應用不夠,技術支持也不完善。如風險評價、清潔生產、應急準備與響應等方面,很多石化企業在這些方面都沒有落到實處,一些曾經發生的事故反映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