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學危險品事故的基本類型
1、按照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主要對象,可分為:空氣污染、水源污染、地面(物體)污染。
2、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可分:特大事故,重大化學事故,一般性化學事故。
3、按照有毒物質釋放形式分:直接外泄型化學事故,發生釋放型化學事故。
(二)化學事故的基本特點
1、發生突然,大量泄漏有毒的化學物質,擴散迅速。由于化學事故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決定了化學事故的突發性,在短時間內導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外泄,受到氣候、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能在空間迅速形成毒氣團,造成大面積的擴散和污染。
2、危害范圍廣,傷害途徑多。突發性化學災害事故發生后,染毒氣體迅速的向下風方向進行擴散,嚴重的污染空氣、地面、水源或生產設備、生活設施。有毒有害物質對人員的傷害可通過皮膚、呼吸器官、血液等多途徑。
3、偵檢、救援的難度大。突發性的化學災害事故發生后,往往造成知情者傷亡或逃離現場,使救援人員無法及時的掌握現場的第一手資料,又因化學危險品的種類繁多,想要準確的檢測出具體情況十分的困難。另外,由于事故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員中毒傷亡,而且傷情復雜,特別是有中毒燒傷以及爆炸等造成的人員傷害,都使救援的困難增加。
4、污染環境,洗消困難。突發化學災害事故發生后,有毒有害物質可污染空氣、水源、物體等,短則幾個小時,長則數日、數月甚至更長;因而要想對污毒區域和物體等進行有效的消毒工作量大,程序繁雜,技術要求高。
5、社會涉及面廣,政治影響大。化學事故發生后,往往會影響社會的正常秩序,甚至社會局部地區的混亂,引發各種次生災害,特別是各種交通治安明顯增加,使事故的輻射面擴大,從而增加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進一步的加重事故析嚴重性。
(三)影響化學危險品事故嚴重程度的主要因素
1、有毒物質的毒性。它主要取決于毒物分子存在的活性基團或功能團的結構。按有毒物質對人員的半數致死量分級,可將有毒物質的毒性分為劇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5個級別。
2、有毒物質的危害狀態。化學事故中,有毒有害物質的狀態主要有氣態、霧態、液滴態、微粉態等;在通常情況下固體毒物的危害程度小,液態次之,氣態、霧態的危害程度最大。
3、有毒物的泄漏量大小。
4、事故地區的地形、氣象情況。各種地形、地物不但可以阻滯或分散云團,而且還可以改變風向和風速,因而對染毒云團的傳播方向和傳播速度發生直接影響。氣象條件主要是指事故源周圍的微氣象條件狀況,它包括氣溫、濕度、風向、風速、及大氣垂直穩定度。
5、危害區域內居民的密度和防護素質。
上一篇:加油站安全常識
下一篇:化學物質及其危險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