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酸別名氫氯酸、鏹水、焊錫藥水。鹽酸為無色至微黃色液體,水溶液呈酸性,溶于乙醇和乙醚,在常溫下較易揮發(fā)。
鹽酸對大多數(shù)金屬有較強的腐蝕性,并能與普通金屬發(fā)生反應,放出氫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濃鹽酸在空氣中如觸及氨蒸氣可生成白色云霧,氣體或鹽酸酸霧都具有很強的刺激性,能嚴重刺激眼睛和呼吸道膜,濃鹽酸還能引起鼻中隔的潰瘍,如皮膚接觸可引起腐蝕性的灼傷。另外,鹽酸對牙齒特別是門齒可產(chǎn)生酸蝕作用。
應急措施和消防方法:如發(fā)生著火等情況時,可用堿性物質(zhì)如碳酸氫鈉、碳酸鈉、滑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撲救,但消防人員須穿戴氧氣防毒面具及全身防護服。同時,要安排吸入蒸氣的患者盡快脫離污染區(qū),安置休息并保暖。眼睛受刺激者要用清水沖洗,嚴重者須就醫(yī)診治。皮膚接觸者要先用清水沖洗,嚴重者須就醫(yī)診治。誤服者要立即漱口,并急送醫(yī)院救治。
鹽酸在儲運時應具有腐蝕品包裝標志,要儲存于石棉瓦或玻璃瓦貨棚下,使用耐鹽酸地坪。不可與硫酸、硝酸混放,也不可與堿類、金屬粉末、氧化劑、氰化物、氯酸鹽、遇水易燃物共儲混運。操作人員應穿戴耐酸防護服眼鏡和面罩等防護器具。在有吸入蒸氣危險的地方,應戴氧氣防毒面具。儲存鹽酸的倉庫外應裝有水龍頭,并備有中和劑。如發(fā)生泄漏,操作人員須穿戴防護用具和防毒面具,將地面灑上碳酸氫鈉,用水沖洗,經(jīng)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