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人身安全十大禁令(5)

2006-02-20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五、未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嚴禁進入塔、容器、罐、油艙、反應器、下水井、電纜溝等有毒、有害、缺氧場所作業
    石油化工生產中的塔、罐、容器、反應器、油艙,還有爐、釜、箱、槽、柜等設備及管道、陰井、地溝等附屬設施內的各類化學介質,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性。這些塔、罐設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使用后,由于介質的沖刷、腐蝕、磨損等原因,需要經常進行檢查、維修、清掃。由于它們大多與管道聯通成為系統,因此在作業過程中常存在一些不利因素:設備之間、內外之間隔斷問題;工作場地狹小、內部通風不暢、照明不良問題;人員出入困難、聯系不便等問題。加之濕、熱度高,人員耗氧量大,酸、塵、煙、毒的殘留物存在,稍有疏忽,就可能發生意外的人身傷亡事故,必須認真對待。因此,沒有辦理進人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的,嚴禁進入這些有毒、有害、缺氧場所作業。辦理進人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還必須嚴格把好下列七關。
    (一)必須申請,并得到批準
    石油化工生產連續性強,大多數介質都屬有毒、有害物質,因此進塔、人罐等作業是一種危險性作業,中毒、窒息事故大多發生在塔、罐、容器、設備、地溝、陰井內的作業過程。對這些作業要制定專門的作業方案,并要認真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得到領導批準之后方可進入作業。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第一條指出:“受限空間”是指生產區域內爐、塔、釜、罐、倉、槽車、管道、煙道、隧道、下水道、溝、坑、井、池、涵洞等封閉、半封閉的設施及場所。在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應辦理“中國石化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然而有章不循而造成中毒、窒息傷亡的事故時有發生。
    例如:1992年6月25日18:58分,某公司烯烴廠乙烯堿洗塔大修結束,工段長和兩名操作工違章未辦進塔作業證(認為上午辦了證進入清理過,沒有出問題,晚上就思想麻痹不再辦證了)進塔清理殘渣,由于用水沖洗后殘渣中含有的大量H2S、 SO2、CO2、CO等毒氣揮發出來,從而造成工段長中毒窒息死亡。
    (二)必須進行安全隔絕
    所謂安全隔絕,就是工作場所與某些危險性因素隔絕開來。主要是指人員進入容器、設備、管道時,事先必須與其他設備、容器、管道進行隔絕,防止有毒、有害物料擴散到正在維修的容器中而發生中毒、窒息事故。進行安全隔絕還可以把清洗、置換的范圍縮小,縮短停修時間。安全隔離一定要用加盲板或拆除管線的辦法,不能用關閉閥門和加水封來代替,因為這些做法并不可靠。
    例如:1989年11月13日,某公司芳烴廠發生的一起3人窒息死亡的重大事故,原因就是沒有按規定要求將分餾系統和反應系統用盲板有效地隔開,而是采用不徹底的“三閥組”關閉方法隔離,盲目進入200單元反應器畫線、清掃作業,由于N2從分餾系統串人反應器,致使3人慘遭N2窒息,經搶救無效死亡。
    具體隔絕方案應按預先制定的盲板圖進行,以防止缺裝漏抽現象,盲板圖應由該項目負責人掌握執行,任何人要改動盲板位置和抽裝順序,都要經過項目負責人的同意,否則就難免發生事故。
    例一:1999年10月7日10時,某石化總廠化肥裝置停車, 11日系統交出檢修,交出前沒有進行空氣置換,雖然加了9塊盲板,但有一條與之相通的氮氣管線盲板漏裝。22日在取樣分析合格并辦理了作業票后,某建設公司兩人去罐內作業,23日發現一人死在罐內,一人死在人孔邊,據分析為罐內氣體中氮氣濃度高致窒息死亡。
    例二:1980年7月29日,某廠鉑重整車間正在停工檢修。因預加氫系統換202后冷器需更換,為防止拆除時空氣串人預加氫系統,只在換101出口加了盲板。而預加氫到重整系統7道閥門一個也沒關,一個盲板也沒有堵。當時重整系統第四反應器也在檢修。在這種情況下,車間技術員就通知操作員,向預加氫充氮氣以防自燃和催化劑中毒。操作員打開2#氮氣瓶出口閥門后,氮氣由預加氫系統串人重整第四反應器,造成正在反應器內進行除銹、打磨焊縫作業的3名外單位臨時工窒息。
    事故原因就是車間領導對停工方案沒有認真布置和安排,沒有制定盲板圖,致使因考慮不周而造成事故。
    安全隔絕是項人命關天的工作,石化企業通常情況下均采用盲板進行隔絕,因為它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若容器內部動火或長時間檢修時,可拆卸一段和被修容器相連的管道,但對與生產系統相連的一端管口,也應盲死。對機電傳動設備的隔絕,電源應拉下電閘并掛牌禁止啟動,也可將電閘加鎖或派人監守。對動力部分要將傳動部分拆下,傳動皮帶卸下。除以上隔絕措施外,還應作好和周圍設備容器、各種易燃物的安全隔絕。對較深的容器,還要考慮分層隔絕,防止高處墜落引起事故。
    由于石化生產中安全隔絕以抽堵盲板方式應用普遍,且管道容器內存有壓力和危險物料,又多在高空進行,故在隔絕作業時還須認真落實以下各項措施:
    1.工作前必須將容器、管道內的壓力、物料放盡,溫度降到60℃以下,并注意防止形成負壓,確保內部無余液(化驗為準)、余壓。
    2.2米以上作業應搭腳手架和平臺,系好安全帶,進入盛裝有毒、有害物質的設備時,工作人員要配戴合適的防護用具。
    3.凡在禁火區域內或危險介質的管道、設備拆卸法蘭時,不準用鐵器敲打,且在規定距離內嚴禁動火。
    4.螺栓的拆卸應緩慢進行,每隔一兩個松一下,確認無危險后方可全部卸下,在抽盲板部位要掛“盲板”牌的標志,中、低壓盲板應留有手柄,手柄上留有一孔,作為起吊及盲板標志之用。
    5.建立抽堵盲板記錄臺賬,注明抽堵時間、地點、盲板規格、抽堵人員姓名等。
    6.對可能產生壓力部位處的盲板,其厚度應進行計算選用。低、中壓盲板應用煤油滲漏檢修。對高壓盲板使用前還應對板材進行強度驗算和無損探傷。
    7.抽裝盲板操作要有盲板示意圖,嚴防在拆卸法蘭、抽堵盲板過程中由于誤操作或其他原因而使危險物質突然竄出。
    (三)必須進行置換、通風
    容器通常在泄料后,內部仍殘留部分物料,對易燃易爆物質來說,當容器在密封狀態工作時,里面基本沒有空氣,不會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一般是沒有危險性的。當泄料后容器打開,空氣進入容器內而使殘料揮發,并與易燃氣體混合達到爆炸極限,此時如遇火源,便會發生爆炸。而對一些劇毒、有毒物質,容器內即使只有很少的量,也足以使人致死。所以進入塔、罐容器必須先經置換、通風,并經取樣分析合格后,人員方能進入。
    置換,一般是將物料泄盡后,用惰性氣體(如氮、二氧化碳、水蒸氣、煙道氣等)充灌于容器內,將原有殘留的危險性物質驅趕出去,然后根據容器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洗滌液進行沖洗。一般用水或熱水(特別是有機物)蒸煮或用蒸汽經一定時間的吹掃,最后再通人空氣。置換時必須注意:
    1.置換前必須有置換方案,繪出置換流程圖,以免遺漏;
    2.置換沖洗時要特別注意彎頭和死角。用水清洗儲罐等容器時,要讓水灌滿至頂部孔口溢出;
    3.設備內如積有易燃易爆和易引起中毒的沉淀物時,置換后不得關死閥門,要保持空氣流通,以防揮發性物質超過容許濃度。必要時可用強制通風的方法;
    4.置換后應取樣分析,取樣點應選擇置換系統的終點,有時須取上、中、下三個部位,取樣時間不得早于作業開始前60分鐘;分析樣品須保留到工作結束后方可放掉;分析結果應作記錄,符合規定,經分析者簽字后生效。
    容器經過置換、清洗后還應進行通風,以保證作業過程中有毒、有害物質及時排放至容器外安全的場所。通風有自然通風和強制通風兩種。一般容器經過清洗置換后將所有與大氣相連通口打開,自然通風若干小時(視具體情況而定)后即可進入,但在容器內存有危險性物質的沉淀物而無法去除需人工進行清理或容器溫度較高時,除佩戴必要的防護用具,還要考慮采取強制通風的辦法。強制通風時應注意下列幾點:
    1.根據防護需要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排風方式,降溫排風其排風口應置于容器上部,考慮防塵、防毒則應將排風口置于容器底部。
    2.排風效果取決于合適的風量選擇。技術人員應根據所排熱量的多少、塵毒擴散速度及范圍等認真選取排風量,并以此選擇風機。但對殘存的易燃、易爆氣體,不允許進行排風。此點石化行業務必注意。
    3.排風工作必須在容器內人員作業完畢退出毒區后方可停止。
    置換和通風對防止人身事故的發生至關重要,在這方面血的教訓不少。
    例一:2000年5月25日9:30,某石化公司建安安裝隊人員在裝置塔下檢修時,由于管線置換不徹底,殘余物料流到地面上,被塔上電焊火花引燃,檢修人員慌忙從4米高處跳下,一人摔成重傷。
    例二:1981年8月3日,某煉油廠溶劑罐進行補焊時,罐內煙大、溫度高,用工業風吹趕煙霧和降溫,沒有制訂置換流程圖,因風線與氮氣管相連,中間未加盲板,結果誤將氮氣氣閥門打開,致使3人相繼窒息。
    (四)必須按時間要求,進行安全分析
    安全分析數據是保證人員進入容器作業的重要依據。安全分析主要是分析容器內有代表性的易燃易爆氣體含量、氧含量和有毒氣體的含量。根據器內的具體情況和介質的性質,在最有代表性的部位取樣,高大的容器還須取上、中、下三個部位的氣樣。因為有毒氣體多數比空氣重,易沉積于容器底部;窒息性氣體一般也比空氣重;而容器內由于生物或化學物質的耗氧而形成的缺氧狀態也常發生在底部。易燃易爆氣體又常常比空氣輕,易積聚在容器的頂部,這些都是應該考慮的,如采樣分析不合格則須繼續進行清洗、置換,直至合格為止。
    人員進入容器內隨著作業的進行,還會有新的不安全因素產生。如設備容器內部由于長時間的使用,往往會有腐蝕物、沉積物吸附在內壁上。從微觀來說,容器內壁也是高低不平,且有很多細小縫隙,一些有害物質往往通過浸潤、毛細管引力等作用而積蓄在里面,僅僅通過置換、通風只能去掉外表面的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壓力、溫度的變化,沉積在壁隙內、腐蝕物內及其他雜物內的有害物質就會陸續散發出來,特別是在動火的情況下,更加速了這種揮發。再如容器底部有時沉淀有淤渣需要清除,當清除翻動時便會有大量的有害氣體散發出來。同時大量新鮮空氣與其接觸,使淤渣內部的化學物質急劇氧化,也易在底部造成局部缺氧。此外,還可能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情況產生而使工作環境發生變化。因此,按時間要求進行安全分析,并不是只在進入容器前進行一次分析,還須視具體情況而確定一次至數次分析。換句話說,安全分析的結果只有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才是符合客觀的真實數據。所以,只有按規定的時間要求進行安全分析,才能保證容器內工作人員的安全。
    那么怎樣進行按時間要求分析呢?在第一次取樣分析合格,人員進入容器作業后,就要視情況進行檢測,正常條件下,每隔4小時分析1次。條件變化時則隨時分析,有條件的應采用便攜式有毒氣體測定儀或報警儀進行監測。因不按規定進行分析就盲目進入設備,或雖做了進入容器前的分析,但檢修人員進入后沒作監護性分析而造成事故者亦不乏其例。
    例如:1992年6月25日,某石化公司烯烴廠乙烯車間技術組對OA—203塔進行檢修后,檢查發現釜底有部分殘渣需要清理。14:00,車間派人進入塔內進行清理。18:30,塔內留有2人在塔底清理殘渣,1人在釜外監護。18:40,塔底2人均感不對頭,其中1人趕快爬到人孔處獲救,另1人經搶救無效死亡。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就是未按規定時間進行監護性分析。
    (五)必須配戴規定的防護用具
    進入容器設備內作業的危險性因素很多,盡管采取了隔絕、置換、清洗、通風等一系列消除措施,但仍有一些不安全因素無法排除干凈或發生意想不到的問題。如盲板銹蝕出現砂眼漏氣、生產系統和作業環境出現重大變化、原考慮的安全措施不周或某些有毒、有害物質因動火高溫而引起二次揮發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工作人員配戴規定的防護用具是防止自身免遭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線,一旦出現意外,能安全地撤離現場。因此,必須正確配戴和使用防護用具,用來防塵、防毒、防腐蝕、防觸電、防物擊等。
    防護用具種類很多,有防護服(防塵服、防浸蝕服、防燒灼服)、防毒面具(過濾式、隔絕式——自帶氧氣式、輸入空氣式、送人空氣式)等,各種防護用具各有防護范圍和適用時間,必須根據容器設備內的具體情況合理選用,以免人體受到傷害。
    (六)在器外必須有人監護,監護人員必須堅守崗位
    人員進人容器設備內工作,除由于存在易中毒、易窒息、易觸電等危險因素外,還因人員進出困難,聯系不便,發生事故后也不易及時被人發現,導致事故危害擴大,這就必須有人在器外進行監護,以便及時進行搶救。監護人的主要職責應該有如下幾點:
    1.監護人應對被監護人的安全負責。工作前檢查作業證手續是否符合,安全措施是否和現場一致,照明是否符合規定,并切實落實。否則應拒絕參加監護工作,并報告部門負責人。
    2.工作人員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工作要求,對安全措施、工作任務是否明確,防護器具是否配帶齊全、符合要求。并規定聯系信號,否則不準開始工作。如發現違章作業,應立即停止其工作。
    3.監護人必須注意嚴禁用電動的天車、吊車、卷揚機等電器設備作起吊作業人員的工具,因為遇到停電時,作業人員就無法從有毒區退出。
    4.監護人員必須選擇適當的監護地點,注意自身防護,同時應做好搶救事故的一切準備工作,不許脫離現場,不準參與施工作業,不能作影響監護的任何工作。
    5.監護人員一般應有2人在場擔任,有一定的搶救知識,年老體弱者不能擔任。對時間長,需要倒班監護的工作,應安排人員輪換進行。
    監護人員對保證進入容器人員的安全是至關重要的。疏忽這一點,就要受到事故的懲罰。
    例如:1992年10月27日16:30,某公司化肥廠壓縮車間3號壓縮機因故障停車,同時將3號水洗塔停下,10月28日,工段長和白班工甲到塔平臺檢查塔內瓷環損壞情況。甲戴了呼吸器先進塔,在吊了七八次木板后,工段長問甲感覺怎樣,甲用手示意要求出塔,工段長立即讓人落下電動葫蘆鉤頭,甲用手去抓鉤頭沒抓著,便拉下面罩想去抓,但面罩一拉下人就倒下了,工段長見狀要進塔去救,乙喊要戴面具,但工段長未聽,抓住電動葫蘆鉤頭就下塔,進塔后就去抱甲,但感到不適,便向上打手勢要呼吸器,塔外的人將另一只呼吸器扔了下去,剛打開氧氣瓶的活門,但已無力戴上面罩,也隨即倒下。報警后,氣防站和其他人員將兩人救出,經醫院搶救終因深度窒息,兩人全部死亡。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就是監護人的素質差,應變能力低。
    (七)必須有搶救后備措施
    進塔人罐的作業情況復雜,稍有疏忽或搶救不當,就可能有各種意外事故的發生。而備有搶救后備設施,正是為了在這種情況下,能及時、迅速、正確地對受傷者進行急救和對事故現場進行處理。這對挽救傷員的生命,減少事故損失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否則,由于搶救措施不力,手忙腳亂,貽誤時機就會造成傷亡事故的擴大。例如某公司芳烴廠的“11·13”3人窒息死亡事故,因沒有搶救的后備措施,作業現場沒有按規定配備安全防護器具和救護器材,沒有有效地使用安全帶、安全繩、空氣呼吸器等延誤了搶救時間,擴大了事故,造成2名下去救人的人也嚴重窒息死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嘎县| 新安县| 漳平市| 乾安县| 九龙坡区| 车险| 信宜市| 航空| 盘山县| 微山县| 武隆县| 通渭县| 开化县| 广东省| 沙坪坝区| 阳春市| 重庆市| 牡丹江市| 宁德市| 河曲县| 浑源县| 科技| 木里| 体育| 湾仔区| 丰原市| 奇台县| 文山县| 蒙自县| 泉州市| 商都县| 通道| 府谷县| 永仁县| 苍溪县| 鲁山县| 平定县| 宜州市| 济宁市| 呼伦贝尔市| 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