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一般規定
1 接觸金屬熔液、爐渣的工具和澆包,必須保持干燥。禁止將鋼管伸入熔液或爐內。熔爐周圍及爐前地坑內不準有積水。澆包在使用前必須檢查,不得有裂紋、變形,傳動機構要靈活,并經烘干,上好保險卡子(或銷子)。
2作業時,必須先開動通風除塵設備,及時排除煙塵及毒害氣體。
3往爐體里添加的料物,必須干燥。不準混有易爆物品、冰塊、泥砂等雜物,封閉的空腔材料必須開孔。
4往澆包內注入金屬熔液時,液面與澆包上沿的距離不得小于澆包內壁高度的八分之一。吊運澆包時應有防止鋼繩燒傷的措施,抬包時要互相協調配合。
5使用砂箱應遵守下列規定:
5.1砂箱把不得有松動、變形及損傷,砂箔帶應堅固完整。
5.2 吊運砂箱必須掛牢,并保持平衡,不得傾斜,不準從人及設備上方越過。大小規格不一的砂箱不準一起吊運。
5.3翻箱時鏈條及鋼繩必須掛牢,吊掛位置要適當,不得卡住砂箱。翻轉的砂箱上不得有浮放物。操作人不得站在翻轉砂箱的周圍。翻轉大型砂箱必須用天平梁和翻箱支架。
5.4禁止在起重機吊起的砂箱下面作業。需要在翻轉后的砂箱下作業時,必須將砂箱落在支架上或安全坑上,并固定好。
5.5碼放砂箱時,必須整齊穩妥,平面墊鐵必須有足夠的剛度。不得用木塊、石塊及磚塊等作墊。
2.1.5.6砂箱碼放高度:寬度小于800毫米的砂箱不得超過1.5米;寬度大于800毫米的砂箱不得超過2米;寬度大于2米的砂箱不得超過3米。碼放時,不得上大下小。
6 使用風動工具,風管及接頭應牢固連接,防止脫落傷人。使用時,操作人要岔開兩腿雙手握持,避免砸腳。用完后切斷風源,存放在指定地點。
7使用臺車(平板車)運送物料時,軌道上不得有障礙物,裝料要穩妥牢靠,高度要適宜,不準超出臺車(平板車)的載物寬度。臺車上不準乘人。牽引鋼繩及導輪等不得有嚴重磨損、裂紋等缺陷。
8輸送機送料時,人員不準從傳送帶(或槽)上跨越,不準隔著傳送帶遞送物料。
9加熱爐周圍5米范圍內,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任何人不準靠近爐旁休息或取暖。
10油爐點火時,先關閉風門,點燃引火捧,微開油門;點燃油嘴后,再調節油門、氣門,使之充分燃燒。滅火時順序相反。
11 使用煤氣爐的注意事項:
11.1 輸氣管路不得漏氣,
11.2點火前,將爐門及煙道打開,使空氣流通,并用壓縮空氣吹掃爐膛;
11.3點火時,先關閉空氣閥門,點燃引火棒,微開煤氣閥門;燒嘴點燃后,再調節煤氣、空氣流量。停爐時與點火順序相反;
11.4 如發生回火及其它不正常現象,要立即停爐處理。
12使用電阻爐的注意事項:
12.1裝料或出料時必須斷電;
12.2坩堝熔煉時,坩堝外壁與爐磚內側的距離不小于60毫米。坩堝外壁的鐵銹應及時清除。取放坩堝必須斷電。
12.3禁止用潑水或吹風方法冷卻電阻絲。
13使用固體燃料爐時,必須先清除混在燃料中的易爆炸物品。點燃后禁止向爐內噴灑油類助燃。鼓風機發生故障或管道漏氣時,禁止開煤粉爐。
14熔煉中取試樣時,應避開周圍人員,以免鋼水濺傷。
15各種熔煉爐檢修時,必須斷開與爐子有關的電源。當爐膛溫度較高時,人不得進入。進爐修理時,爐外要設人監護。不準采用強制性風冷、水冷降溫措施。
16熔煉、澆注、型砂處理、備料人員應穿戴專用的防護工作服、帽、皮鞋及防護眼鏡。
下一篇:平面磨床安全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