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天然氣公司壓力容器事故應急預案

2022-03-18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

編制目的

對壓力容器突發事故制定預案,降低事故損失。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壓力容器、儲罐等。

3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發生緊急事件時,現場指揮部在總指揮的領導下,有序開展應急救援。

1、應急救援崗位職責

1.1 應急救援總指揮崗位職責

(1) 組織制訂壓力容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 負責現場人員、資源配備,應急隊伍的調動。

(3) 確定現場指揮人員。

(4) 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

(5) 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

(6) 事故狀態下確立應急專家小組、安全消防組、后勤救護組、事故分析調查組、通信聯絡組、設備搶修組等善后工作組等內部機構及工作職責和各級人員的職責。

(7) 壓力容器事故的上報工作。

(8) 負責保護現場及相關物證、資料。

(9) 組織應急救援的演練。

(10) 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

1.2 應急救援副總指揮崗位職責

(1) 協助應急救援總指揮工作。

(2) 向應急救援總指揮提出對策和建議。

(3) 保持與現場指揮人員的直接聯絡。

(4) 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物資、設備以及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

1.3 現場指揮部工作職責

(1)對壓力容器事故現場的危險情況進行及時評估并隨時上報現場指揮部。

(2)傳達和落實現場指揮部的指令和安排、承上啟下保證現場救援有條不紊的進行。

(3)協調現場救援各組的工作,保持相互溝通,快捷有效的按程序實施救援。

1.4 安全保衛組工作職責

(1)做好現場保護和警戒工作,在保證應急救援的同時盡量保護現場。

(2)必要時協助指揮部負責事故周圍危險區域人員的疏散和撤離。

(3)維持救援現場的秩序

(4)負責通信保障。

1.5 安全消防組工作職責

(1)負責將傷員撤離危險區域。

(2)采取有力措施切斷事故發展鏈條,控制事故危險源的發展和擴大。

(3)負責壓力容器的搶修和應急設備的監測等工作。

1.6 后勤救護組工作職責

(1)負責后勤物資的供應,包括應急救援保障,技術資料,應急設備和物資,通信設備及資金等。

(2)提供現場后勤保障服務,負責傷員現場救護和送往醫院。

1.7 設備搶修組工作職責:負責現場設備搶修及設備保障。

2、應急設備

2.1營救設備:滅火器、消防沙。

2.2通信設備:對講機、手持話筒、電話、傳真等。

2.3個人防護設備:防護服、安全帽、安全帶、絕緣鞋、手套、防護眼鏡等。

2.4醫療設備:救護車、擔架、夾板、急救箱等。

3、危險辯識與災害后果預測

3.1本公司壓力容器,主要為生產過程中的壓力容器、儲罐、過濾器、集氣管、收發球筒、排污罐、氣瓶等。

3.2預警和預防機制:依公司各類特種設備安全操作規程。由生產和維修專業負責監督檢查。

4、應急響應

4.1由壓力容器事故引起火災/爆炸事件時現場人員應立即報告,接警人員或值班守衛人員聽到或接到報警后,立即向公司生產管理負責人和區消防隊報告;

4.2火警電話:119;

4.3講清門牌號碼、單位、著火的部位;

4.4講清什么物品著火、火勢大小;

4.5講清報警用的電話號碼和報警人姓名;

4.5報警后要留人,并到路口迎接消防車。

4.6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立即安排行動計劃,并立即趕到現場指揮救災工作。

4.7現場應立即停止作業,關閉設備、電源,選用一切有效措施進行降溫和阻隔火路,盡量避免火勢蔓延。

4.8如涉及液化氣鋼瓶泄漏必須謹慎處理,將鋼瓶移至安全區域再進行處置。操作時要注意鋼瓶內壓,預防開裂和爆炸的危險。如果泄漏發生在接頭、閥門、減壓裝置等附件處,應使用專用工具消除。如果泄漏發生在液位以下,應盡可能改變鋼瓶位置,使鋼瓶內只泄出氣體,同時冷卻鋼瓶減壓。

4.9火勢較大,控制困難,所有人員應立即撤離,如有影響鄰近單位時,應由安全保衛組立即通知鄰近企業和社區、行人。

4.10各組長立即根據疏散指示將所有無關人員和車輛撤離至安全區域,各部門主管負責清點本部門員工人數,如人數不符,則應立即查明原因或安排進行搜救。所有救災工作必須考慮到人員的安全。

4.11安全保衛組應安排設置隔離區,將無關人員隔離至安全地帶

4.12安排專人在救護車到達之前的急救工作,引導救護車的到達,為增援救援的外來機構到達,指引安排必要的通道,協助救護人員的工作,隨時報告傷者情況。

4.13可能的情況下,迅速將把火場周圍的可燃物品、貴重物品和重要資料轉移到安全地方,初期火災時,把燃燒物移到空曠的地方。

4.14利用一切設施進行回收泄漏的物料,控制外溢物料的蔓延擴大,清理消防救援通道,保持暢通。

4.15對消防處理產生的廢棄物及時進行清理,按照環保要求進行處理,防止造成污染。

4.16若鄰近單位發生火災/爆炸事件時,在判斷清楚具體情況后,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啟動預案,避免其影響擴大到本公司。

救火時應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1.油類或電線起火時,應以砂物撲滅,不可用水灌救。

2.衣服著火時,應立即在地上打滾。

3.必須將人員安全作為第一保護要則,先救人、后救物。搶救物品時,應先救帳冊、憑證、重要文件或貴重物品。

4.在救火時,應用濕毛巾、濕布掩住口鼻。

5.如大火封住出口時,被困人員應利用繩索從窗口逃生。

6.處于煙火包圍中時,應俯身行走、貼地面匍匐前進。

7.對于在火災中受傷的人員,須及時聯系和救治。

5、應急技術和現場處置措施

5.1 疏散、撤離程序

當易燃易爆介質大量泄漏事故發生后,危及到現場及廠區附近居民安全時,應立即撥打119、110、120求助,啟動疏散程序。該程序的啟動是在應急救援部門未到現場前采取的應急行動。當應急救援部門到達現場后,按照地方應急救援部門的救援程序實施人員疏散、撤離。當事態發展超出控制時,并按事故上報程序迅速向上一級報告。

5.1.1車間人員緊急疏散程序

(1)第一負責人:維修監督;第二負責人:專業班長。

(2)車間現場人員應按照車間標明的逃生路線,撤離到緊急集合點,并對人員進行清點。一方面報告應急辦公室,同時向安全地點轉移。

5.1.2廠區人員緊急疏散程序

(1)第一負責人:生產管理負責人;第二負責人:廠區安全監督。

(2)廠區現場人員應按照廠區標明的逃生路線,撤離到廠區外緊急集合點,并對人員進行清點。一方面報告應急辦公室,同時向安全地點轉移。

5.1.3附近居民緊急疏散程序

(1)通知地方政府,通告并指導附近居民進行疏散。

(2)疏散路線應最大限度的避開危險源,發生易燃易爆介質泄漏事故和火災事故的疏散集合點應確定在位于泄漏事故點的上風口。

(3)疏散時撤離要迅速,行動要有秩序。

5.2 易燃易爆介質泄漏、火災、爆炸的應急處理

5.2.1一般處理原則:

(1)迅速切斷易燃易爆介質來源,管道發生泄漏時,若時間允許,應在第一時間內杜絕危險區域內的一切火源和電源。

(2)封鎖事故現場和危險區域。迅速撤離、疏散現場人員,設置警示標志,同時設法保護相鄰裝置、設備,應杜絕火源、切斷電源、防止靜電火花,并盡量將易燃易爆物品搬離危險區域,防止事態擴大和引發次生事故。

(3)迅速組織事故發生地周圍的群眾撤離危險區域,維護好社會治安,同時做好撤離群眾的生活安置工作。

(4)事故現場如有人員出現傷亡,立即調集相關(外傷、燒傷、中毒等方面)的醫療專家、醫療設備進行現場醫療救治,適時進行轉移治療。

(5)設置警戒線和劃定安全區域,對事故現場和周邊地區進行易燃易爆介質體分析、大氣環境監測和氣象預報。

(6)及時制定事故的搶修維修方案(滅火、堵漏等),并組織實施。

(7)現場救援人員必須做好人身安全防護,避免燒傷、噪音等人身傷害。

(8)確認發生管道易燃易爆介質大量泄漏事故后,安全、生產運行管理部門立即通知單位應急領導小組,啟動相應事故應急預案。

(9) 發生火災或爆炸應當立即啟動消防預案,實施人員搶救。

5.2.2一般搶修技術措施:

(1)當發生易燃易爆介質泄漏時,應迅速通知一切可能危及安全區域的動火作業,應注意避免過猛、過急、敲打等動作,防止電器開停可能引發的火種。

(2)視火情嚴重程度和燃燒物質,以及可利用的滅火器材,采用冷卻、隔離、窒息、抑制方法滅火。

5.3 應急救援的其他工作

5.3.1 嚴格保護事故現場,采取拍照、攝像、繪圖、采樣等方法記錄事故現場原貌,妥善保護事故現場物證。

5.3.2 搶險人員應佩帶職責標志,搶險現場應根據易燃易爆介質泄漏程度確定警戒區并設立警示標志,并隨時監測周圍環境的易燃易爆介質濃度,無關人員不應入內。

5.3.3 操作人員進入警戒區前應按規定穿戴防靜電服、鞋及防護用具,并嚴禁在作業區內穿脫和摘戴。作業現場應有專人監護,不應單獨操作。

5.3.4 警戒區內應無煙火;不得使用手機等通信工具及非防爆型的機電設備及儀器、儀表等;夜間搶險現場照明須采用安全照明燈。所有車輛必須佩帶防火帽,除搶險車輛外其他車輛一律不許進入現場。

5.3.5 應對作業點進行易燃易爆介質檢測。當易燃易爆介質濃度在爆炸極限范圍以內時,應強制通風,降低濃度后方可作業。作業現場應保證人員疏散通道及消防通道暢通,滅火器材專人到位。

5.3.6應急保障

1、通訊保障:公司采用移動電話聯系及固定電話聯系方式,在必要時由后勤救護組配備對講機進行公司內部聯系。

2、公司依各廠區、各部門選定義務消防人員,具體人員分工及職責依照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對應的人員及職責進行應急救援

3、公司成立后勤救護工作小組,包括公司現有客車、貨車,在遇緊急情況時,無條件優先安排應急工作。

4、公司廠站及辦公樓總臺處隨時準備急救藥箱及并常備藥品,以備應急使用。

5、各專業對公司消防設備如滅火器、消防栓、消防沙等進行日常維護、巡查,并保持所有消防設備完備可用并合理布局,確保消防通道通暢。公司守衛組應維護和保持廠區廣場應急消防通道通暢。

6、設備搶修組應按設備管理要求,準備隨時可用的工具、應急備件,以備應急時使用。

7、 應急物資保障:公司常備應急保障物資,并保證最低數量保障應急使用

8、應急藥箱:

(1)外傷藥:創可貼,橡皮膏、醫用酒精、鑷子、剪刀、滅菌紗布,脫脂棉球、雙氧水,云南白藥、紅紫藥水,止血帶等

(2) 解暑藥、退熱藥。霍香正氣水、去痛片、阿司匹林。

(3) 胃腸道感染。瀉立停、口腹抗生素。

(4) 抗生素:阿莫西林、羅紅霉素、左氧弗沙星

(5) 心臟病救急藥:如速效救心丸、心得安(普奈洛爾)

5.3.7應急宣傳教育、培訓與演練

a) 公司每年組織一次模擬演習。

b) 開展事故應急演練時,演練必須做到有方案、有記錄、有總評、有考核。

c) 每次應急演練的程序安排及注意事項,必須列出詳細演練計劃。

d) 公司應急演練記錄,應現場拍攝演練過程照片,根據實際演練情況,查找不足,總結經驗,不斷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要求一周內在公司各分廠公告宣傳欄上進行文宣,促進各部門員工對應急預案的全面認知。

5.3.8事故現場保護及調查

1、事故現場的保護

(1)除因搶救傷員和控制事態發展外,安全保衛組負責在事故調查尚未進行之前,任何人不得破壞和改變現場。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及相關單位和人員應當保護好事故現場。確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2)事故相關的證據收集與保全。

2、安全部負責事故調查。

3、情況調查

向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及其相關人員詢問關于事故發生前后及事故過程的情況,主要內容有:(1)有關人員基本情況;(2)設備運行情況:設備是否正常,是否有超溫、超壓、超載、超速、變形、泄(滲)漏、異常響聲、安全附件及保護裝置失效等異常情況;(3)運行管理及作業人員的操作情況;(4)現場應急措施及應急救援情況;(5)其他情況。

4、資料調查

機修車間應當主動提供事故發生前后特種設備的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下同)、檢驗、使用等檔案資料、運行記錄和相關會議記錄。調查組重點查閱以下資料。

(1)特種設備的生產檔案資料。特種設備結構、強度、材料的選用情況;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制造質量情況;型式試驗、安裝、改造、維修質量情況,并對特種設備損壞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

(2)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定期檢驗情況及存在問題整改情況。

(3)安全責任制、相關制度落實情況。

(4)使用單位對存在事故隱患的整改情況。

(5)仔細勘察記錄各種現象,并進行必要的技術測量。記錄特種設備的承壓、承重部件、事故發生部位及周圍設施損壞情況,要注意檢查安全附件及安全保護裝置等情況。

(6)人員傷亡情況的調查,設備本體及部件損壞情況調查。

(7)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附屬設備(施)損壞情況的調查。

(8)事故發生過程中采取應急措施與應急救援情況。

(9)需要調查的其他情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平县| 浦县| 读书| 嘉定区| 志丹县| 申扎县| 南雄市| 平遥县| 伊金霍洛旗| 丹江口市| 崇明县| 屏东市| 墨江| 安新县| 德化县| 喀喇| 玉环县| 多伦县| 得荣县| 营口市| 沭阳县| 嘉荫县| 灵丘县| 大姚县| 竹山县| 巴彦淖尔市| 尚义县| 宜章县| 通州市| 大石桥市| 鹿邑县| 汾阳市| 喀喇| 孝昌县| 昔阳县| 扶风县| 桃源县| 绥中县| 英德市| 河西区| 天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