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瓦斯綜合治理復習題

2006-10-2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瓦斯治理工作方針:先抽后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
2、堅持瓦斯濃度按0.8%斷電管理制度。
3、安檢員、瓦斯檢查員、防突員安全管理準軍事化,享受一線待遇,實行考核淘汰制。
4、生產及主要輔助單位職工未經“一通三防”專門培訓考試合格不得擔任班、隊長;特殊工種必須有兩年以上采掘工作經驗,并經培訓合格,持證上崗。
5、企業檢查工作做到“四個一流”,(一流隊伍,一流作風、一流管理,一流素質)。
6、嚴格調度和監控中心值班制度發現井下瓦斯超限,必須在5分鐘內向值班領導匯報,值班領導必須及時做出處理意見。
7、樹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堅持瓦斯超限談話制,和分析追查處理制(瓦斯濃度低于3%由礦總工程師或安監處長負責追查處理,3.0%及其以上由礦長組織追查處理)。
8、瓦斯治理地質、掘進工作先行。
9、瓦斯治理工程做到:“兩同時,一超前”(瓦斯治理工程與采煤工作面同時設計、超前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10、石門揭煤和所有采煤工作面投產前,須經現場驗收,“一通三防”具有一票否決權。
11、實施過地質構造、瓦斯異常帶,“五位一體”管理措施。
12、開采布局和巷道布置合理,有突出危險采掘面的回風嚴禁經過其它采掘面的唯一出口。
13、通風設施可靠,永久風門聯鎖,主要風門安裝開關傳感器。
14、在以下場所增設傳感器:①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傳感器,其位置距巷幫和老塘側充填帶均不大于800毫米,距頂板不大于300毫米。②突出煤層掘進工作面、石門揭煤以及瓦斯絕對涌出量大于3立方米/分鐘的掘進工作面回風第一交匯點處。③長距離巷道掘進,第500~1000米巷道增設一個傳感器。④采動卸壓帶、地質構造帶、采掘面過老巷、老空區、鉆場等處增設瓦斯傳感器由礦總工程師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15、礦井供電設備實現無油化,并做到實時監測監控。
16、保證井下局扇通風的連續供電。局扇高低壓供電實現雙電源;采區變電所電源從地面變電所或井下中央變電所直供,并做到至少兩個電源;采區變電所分段運行;每一局扇都設有備用局扇,并做到主備局扇自動切換;主備局扇供電來自不同的電源。
17、凡瞞報“一通三防”非人身事故、虛報瓦斯抽采量鉆孔施工弄虛作假、瞞報瓦斯超限的,給予礦分管領導行政記大過直至撤職處分。
18、瓦斯治理專項資金按噸煤15元提取。
19、治理瓦斯要堅持“高投入、高素質、嚴要求、強技術、重責任”變“抽放”為“抽采”,以完善通風系統為前提,以瓦斯抽采和防突為重點,以監測監控為保障,區域治理和局部治理并重,以抽定產,以風定產,地質保障,掘進先行,技術突破,裝備升級,管理創新,落實責任,實現煤與瓦斯共采,建設安全高效、環保礦區。
20、礦井瓦斯等級,根據礦井瓦斯相對涌出量、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劃分為:①低瓦斯礦井: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且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m3/min。②高瓦斯礦井: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大于小于10m3/t或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③低瓦斯礦井中,相對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有瓦斯噴出的個別區域(采區或工作面)為高瓦斯區域,高瓦斯區域按高瓦斯礦井管理。④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礦井。
21、每年必須組織一次礦井瓦斯等級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鑒定工作。
22、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工作地點瓦斯濃度超過規程規定,繼續作業為瓦斯超限作業;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巷道內體積大于0.5m3的空間內積聚的瓦斯濃度達2%的現象為瓦斯積聚。
23、瓦斯檢查員配備以能滿足礦井瓦斯檢查的要求為準,所有采掘工作面都 必須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24、低瓦斯礦井所有采掘作業工作面每班至少檢查兩次;無人作業的工作面,每班至少檢查一次,其檢查點按月度瓦斯檢查設置計劃;被串聯通風的工作面,其進風流中要設點檢查,采煤工作面設在工作面進風巷,掘進工作面設在局扇吸風口前10米范圍內;采煤工作面回風流中深度超過3米的在用峒室,每班至少檢查一次;盲巷、密閉墻內外每10天檢查一次氣體,,特殊情況要增加檢查次數,檢查內容有: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氣、氣體溫度及水溫、墻內外壓差等
25、瓦斯檢查實行定頭、定面、分區包干,巡回檢查,電話回報,填寫報表制
26、瓦斯檢查員的“一管四”:除正常的瓦斯檢查外,瓦斯檢查員對掘進工作面的風筒及局扇運行情況或回采工作面的通風狀況對掘進頭面及其防塵管路、設施及綜合防塵執行情況,對瓦斯監測的使用情況,以及沿途設施的完好情況進行監督、處理、匯報。
27、瓦斯檢查員必須在井下指定地點交接班。井下交接情況應有交接班記錄,每個瓦斯檢查員只有把當班的瓦斯檢查情況及“一管四”的主要內容填入交接班記錄本,并在交接班地點向下班瓦斯檢查員當面交接。
28:井下進風巷內長度超過5米,回風巷內超過3米又不通風的獨頭巷道;采空區密閉及擋風墻位置不當,墻外巷道長度超過5米的部份;全風壓通風巷道,由于冒頂、積水等原因使風路阻塞,形成無風或微風狀態,未及時修復,不能有效排出瓦斯或有害氣體者;掘進巷道內長度超過3米面不通風獨頭巷道(盲巷)
29、所有盲巷都必須設置柵欄,實行掛牌管理,揭示警標(瓦斯超限,嚴禁入內),盲巷內瓦斯濃度超過或達到3%,氧氣濃度低于16%或其它有害氣體超過《規程》規定,必須在檢查后24小時內封閉完畢。
30、嚴禁任何人破壞柵欄和密閉,嚴禁在柵欄外堆放材料和雜物,除執行檢查任務的救護隊員外,嚴禁任何人進入盲巷柵欄內。
31、所有盲巷必須由救護隊員配帶氧氣呼吸器定期檢查,通常情況下,盲巷每旬檢查一次,檢查內容有: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氧氣濃度;有無高溫等自燃發火征兆;支護狀況、巷道積水狀況,柵欄及密閉墻完好狀況等。
32、瓦斯排放要按分級排放管理:①臨時停風,瓦斯濃度不超過3%的采掘工作面,必須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風流排放瓦斯,由通風區隊和瓦斯檢查員負責就地排放。②巷道瓦斯濃度超過3%,排放瓦斯風流流經路線短,直接進入回風系統,不影響其它采掘工作面的,必須制訂排放瓦斯安全措施,報礦技術負責人批準后貫徹實施。
33、瓦斯排放要執行“撤人、斷電、限量、警戒”原則。
34、局部通風機因故停止運轉,在恢復通風前,必須先檢查瓦斯,只有在停風區中最高瓦斯濃度不超過1%和最高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米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
35、低瓦斯礦井的采煤工作面必須在工作面設置甲烷傳感器,報警、斷電濃度大于等于0.75%,復電濃度小于0.75%,斷電范圍為工作面及其回風巷內一切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低瓦斯礦井的煤巷、半煤巖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巖巷掘進工作面必須在工作面設置甲烷傳感器,報警、斷電濃度大于等于0.75%,復電濃度小于0.75%,斷電范圍為掘進工作面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
36、采用串聯通風時,被串工作面的進風巷必須設置甲烷傳感器,報警、斷電濃度大于等于0.5%,復電濃度小于0.5%,斷電范圍為被串工作面及其進風巷內一切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采用串聯通風時,被串掘進工作面的局部通風機前必須設置甲烷傳感器,報警、斷電濃度大于等于0.5%,復電濃度小于0.5%,斷電范圍為被串掘進工作面內一切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
37、回風流中機電峒室的進風側必須設置甲烷傳感器,報警、斷電濃度大于等于0.5%,復電濃度小于0.5%,斷電范圍為機電峒室內一切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
38、(一)防止瓦斯積聚措施
1、加強礦井主扇及局扇的管理,保持正常供風。機電部門每月必須對主扇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正常運轉,備用主扇能隨時投入運轉,建立完善定期檢查、維護制度和相關的記錄臺帳。
2、東風井、中央風井,在更換主扇前,必須報請總工程師批準,并通知通風工區及時調整主扇工作風量,工作期間不得隨意調整主扇裝置閘門,杜絕無計劃和無報告調整更換主扇。
3、礦井主扇發生無計劃停風時,主扇司機必須立即通知礦調度室,由調度室通知井下受影響的地點,立即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把工作人員先撤到進風巷道中,并根據值班礦長決定是否礦井停止生產,是否全部撤出工作人員。
4、局部通風機安裝和使用必須符合《規程》第128條規定。掘進工作面不得隨意停電停風,否則,必須制定停電停風報告,經礦總工程師批準,在停電停風前應通知現場施工單位負責人和瓦斯檢查員,首先撤出停風區域所有人員,切斷停風區域內一切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的電源,并在停風區域入口設臨時柵欄和警標。
在恢復通風前,必須按《規程》第129條規程執行。檢查和排放停風區域內的瓦斯工作,必須按礦“局部通風管理規定”和“瓦斯排放管理規定”執行。
5、各采區應采取分區通風,杜絕串聯通風。
6、對井下所有巷道經常檢查維護,確保通風系統暢通穩定可靠。保證風速符合要求。
7、加強通風設施管理,提高通風風量有效利用率。發現通風設施損壞時,必須及時修復。
8、巷道貫通和生產布局發生變化時,應及時制定調整通風系統措施,并嚴格實施,確保系統合理,風量滿足安全生產需要。
9、嚴格執行瓦斯檢查制度,保證所有地點都達到“無瓦斯超限、無空班漏檢、無瓦斯積聚”作業。瓦斯檢查員必須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
10、對煤巷出現的高冒點,必須及時充填或接頂暴露,并掛牌管理,定期檢查。對有瓦斯積聚可能的高冒點必須落實通風措施。
11、瓦斯異常區域的掘進工作面采取要雙風機供風,一部正常通風,一部備用。
12、對掘進工作面臨時停工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長期停工的掘進工作面必須進行封閉。
13、救護隊對盲巷、密閉墻、回采工作面上隅角要按規定定期進行氣體檢查,并以報表形式及時上報有關領導和單位。
14、健全瓦斯監測系統裝備并加強管理,確保監測系統完好。所有采掘工作面都必須安設瓦斯監測探頭。
15、加強瓦斯檢查便攜儀的使用管理、維修和校驗,確保儀表靈敏可靠。保證規范使用。嚴格落實《煤礦安全規程》、《便攜儀的使用管理規定》。
(二)防止煤塵堆積飛揚的措施
1、完善防塵系統,保證水源供給。井下供水源及供水區域為:東二八采區及-390東大巷使用東五-390和-175水平四灰水;-390西翼大巷及回巷上山使用中央集中上山-290水平蓄水池水,-600水平、采區使用地面靜壓水池水。
2、井下供水系統和設施的安裝和使用必須每符合“一通三防”的有關管理規定,確保做到系統完善,設施齊全,靈敏可靠,使用正常。
3、制定完善礦井綜合防塵管理規定,明確責任和區域劃分,達到齊抓共管,確保把綜合防塵工作落實到實處。
4、對產塵重點地區實行重點管理,必須定期采取清塵灑水、沖刷巷幫、凈化風流等降塵除塵措施,杜絕煤塵飛揚和堆積。
5、凡經化驗煤層水份低于4%的回采工作面,都必須實行煤層注水,確保煤體注水達到預期效果。
6、杜絕出現串聯通風的采掘工作面,否則必須制定專項措施加大防塵工作的執行和檢查管理力度,保證降塵效果。
7、井上下運煤轉載點都必須安裝轉載水幕,保證正常使用。對機巷要兩天必須灑水一次。
8采掘工作面必須實行濕式打眼,放炮必須使用水炮泥和放炮噴霧,炮前炮后必須灑水滅塵。
9、認真執行“8、18、28”防塵日制度和“5、15、25”灑水防塵制度。
(三)防止引爆火源措施
1、所有下井人員嚴禁攜帶煙草及點火物品,嚴禁穿化纖衣服入井。嚴禁在井下拆卸敲打礦燈。
2、井下電器設備必須使用防爆、隔爆型電氣設備。電器設備必須有MA標志,杜絕失爆,設備完好率達“90.5.1”,經常檢查電器設備金屬面,表面溫度不得大于75度,井下變電所的漏電保護每日必須試驗一次,煤電鉆綜合保護,必須堅持每班試驗制度。井下電纜、風筒必須為不延燃型材料。
3、堅持使用漏電保護及綜合保護。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電器設備。井下動火、動焊,必須經礦長批準,并有瓦斯檢查員現場檢查氣體。
4、采掘爆破采用毫秒爆破,炸藥選用煤礦安全炸藥,爆破必須使用水炮泥。爆破及處理瞎炮必須按《規程》規定執行。
5、密閉區、盲巷實行三斷,杜絕雜散電流,導入密閉區、盲巷。
6、井下使用的棉紗布頭和紙等,必須存入在蓋嚴的鐵桶內,不得亂丟亂放。嚴禁將剩油、廢油灑在巷道內或峒室內。
(四)防止瓦斯、煤塵爆炸范圍擴大的措施
1、應在下列地點設置主要隔爆棚
⑴礦井兩翼井筒相通的主要運輸大巷和回風巷等巷道。
⑵相鄰采區之間的集中運輸大巷和回風巷道。
⑶相鄰煤層之間的運輸石門。
2、輔助隔爆應設置在下列地點
⑴采煤工作進、回風巷道
⑵采區的煤層掘進巷道
⑶采用獨立通風,并有煤塵爆炸危險的其它巷道。
隔爆水棚的裝水量及安裝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1、每組隔爆、水棚的用水量按巷道斷面積進行計算,不得少于如下值。主要隔爆:400L/m2,輔助隔爆200L/m2。但40L及小于40L的水袋所組成的水袋棚,不得作為主要隔爆棚。
2、水袋和水槽都必須符合部標,MT157-87《礦用隔爆,水槽、隔爆水袋通用技術條件》的規定,經國家質檢部門檢驗合格。
3、水棚的排間距為1.2-3m,主要隔爆棚的棚區長度不得小于30m,輔助隔爆棚的棚區長度不得小于20m。
4、首排(列)水棚與工作面的距離,必須保持在60-200m范圍內。
5、水槽棚的水槽應采用橫向(長度垂直于巷道走向方向)嵌入式安裝。
6、水棚距頂梁兩邦的間隙不得低于100mm,距巷道軌面不小于1.8m,棚區內的各排水棚的安裝高度應保持一致,棚區內的巷道需要挑頂時,其前后20m長度的長度的巷道斷面和形狀應與其保持一致。
7、水棚應設在巷道的直線段內。
8、水棚與巷道的交叉口,轉彎處,變坡點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50m。
9、采掘工作面的隔爆水棚,移交給各采掘工區負責管理,如發現人為損壞,均由其單位負責,但水棚的換水,挪位,回收均由通風工區負責。
10、水棚每周檢查一次,發現損壞的要的應及時更換,發現水量不足要及時加水,發現水袋內積有雜物5%時應及時清理每次檢查和記錄。
11、防塵系統圖應標明水棚種類,準確位置,棚區長度,裝水量及巷道的名稱、形狀,支護形式和斷面積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柳河县| 政和县| 泾源县| 广元市| 淮北市| 宁津县| 太白县| 阿图什市| 平遥县| 梅河口市| 庆元县| 马鞍山市| 沈丘县| 伊春市| 张家港市| 萍乡市| 太仓市| 虹口区| 文安县| 吐鲁番市| 梁河县| 灵山县| 宜城市| 建阳市| 保亭| 托克逊县| 伊川县| 漳平市| 岗巴县| 桂东县| 定安县| 封丘县| 紫阳县| 会理县| 应城市| 岳普湖县| 青岛市| 赫章县| 开化县| 双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