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技術狀態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和相應的規程標準,正確合理地使用設備,加強設備的維護、檢查工作,了解和掌握設備故障征兆與劣化情況,并采取消除和控制措施,積累設備檢查修理過程中的各種信息,為制定合理的修理方案或更新策略提供依據。其具體內容如下。
1.建立設備技術狀態管理的原始依據。包括設備的能力指標、精度指標和運行特征等原始性能指標,有關技術特性指標,設備技術狀態信息特征參數指標等。
2.制定設備技術狀態管理的工作標準。包括設備操作規程、維護保養規程、檢修規程及狀態檢查與監測規程等。
3.建立設備管理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設備維護保養、檢查、計劃維修、故障管理、重點設備管理等規章制度及考核考查辦法,有關基礎工作的內容、形式與流程等。
4.貫徹設備操作規程與維護制度。合理使用設備、正確合理潤滑設備、精心維護設備。
5.實行設備檢查制度。包括全部生產設備及起重設備、動力設備的日常檢查、生產重點設備的定期性能檢查和精密設備的定期精度檢查,掌握設備的技術狀態信息。
6.定期進行設備完好狀態檢查,精度檢測及特種容器檢測等。
7.采用診斷技術進行狀態檢測,及時掌握設備的實際技術狀態,為設備的狀態維修提供準確信息依據。
8.按照設備的檢查點和檢查路線進行巡回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異常征兆和隱患,要及時排除或進行有計劃地維修,以控制和減少故障發生。
9.對突發故障(包括事故)按照規定進行分析處理和搶修,并做好記錄。
10.嚴格貫徹動力設備的安全運行規程、環境保護法則以及定期預防試驗規定。
11.搜集各種檢查記錄資料,日常維修、故障修理及其他修理記錄資料,進行統計、整理和分析,探索故障原因與規律,擬定維修對策。
12.采取相應的對策和措施,改進設備的技術狀態。對標準與制度進行完善,不斷提高設備技術狀態管理的水平。
上一篇:檢修規程有哪些主要內容?
下一篇:煙草生產過程的爆炸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