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工業爆炸事故有哪幾種類型?
常見工業爆炸事故有以下幾種類型:
(1)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引起的爆炸事故。
(2)可燃液體蒸氣與空氣混合引起的爆炸事故。
(3)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混合引起的爆炸事故。
(4)間接形成的可燃氣(或蒸氣)與空氣混合引起的爆炸事故。
(5)火藥、炸藥及其制品引起的爆炸事故。
(6)鍋爐和壓力容器爆炸事故。這是一種物理爆炸,不屬本書討論范圍。
什么是火災事故?
在《火災統計管理規定》中給火災下了定義:凡失去控制并對財物和人身造成損害的燃燒現象都為火災。
以下情況也列入火災統計范圍:
(1)民用爆炸物品爆炸引起的火災。
(2)易燃可燃液體、可燃氣體、蒸氣、粉塵以及其它化學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和爆炸引起的火災(其中地下礦井部分發生的爆炸,不列入火災統計范圍)。
(3)破壞性實驗中引起非實驗體燃燒的事故。
(4)機電設備因內部故障導致外部明火燃燒需要組織撲滅的事故,或者引起其它物件燃燒的事故。
(5)車輛、船舶、飛機以及其它交通工具發生的燃燒事故,或者由此引起的其它物件燃燒的事故(飛機因飛行事故而導致本身燃燒的除外)。
火災事故與爆炸事故有什么區別?又有什么聯系?
火災事故和爆炸事故的發展明顯不問。火災是在起火后火場火勢逐漸蔓延擴大,隨著時間的延續,損失數量迅速增長。而爆炸的突發性強,破壞作用大,爆炸過程在瞬間完成,人員傷亡及物質財產損失也在瞬間造成。因此,對爆炸事故更應強調以“防”為主。
由于燃燒和(化學)爆炸的本質部是氧化反應,因此火災和爆炸事故常常互相轉化。
(1)爆炸引起火災。爆炸拋出的易燃物可能引起火災。如油罐爆炸后,由于油品外泄往往引起火災。
(2)火災引起爆炸。火災中的明火及高溫可能引起周圍易燃物爆炸。如炸藥庫失火,會引起炸藥爆炸。一些在常溫下不會爆炸的物質,如醋酸,在火場高溫下有變成爆炸物的可能。
在防火防爆中,要考慮以上復雜情況,采取措施。
消除導致火災爆炸災害的物質條件,主要應考慮哪幾個方面?
為了消除導致火災爆炸災害的物質條件,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1)在生產中盡量不用或少用可燃物。通過改進生產工藝及研制新材料,以不燃物或難燃物代替可燃易燃物,以爆炸危險性小的物質代替危險性大的物質,是工業防火防爆的根本措施,應首先加以考慮。
如以阻燃材料代替易燃材料:以不燃或難燃溶劑代替易燃溶劑(如汽油、苯等);在礦井下用金屬、水泥支架代替木支架等,都屬此類措施。
(2)在爆炸危險場所采取措施,使空氣中可燃物(可燃氣、蒸氣、粉塵)濃度保持在安全限度(爆炸下限十安全裕度)以下。
(3)加強爆炸危險物的管理。在生產、使用、貯存、運輸中都要根據其特性采取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
防火防爆的基本原理和思路是什么?
引發火災的三個條件是:可燃物、氧化劑和點火能源同時存在,相互作用。引發爆炸的條件是:爆炸品(內含還原劑和氧化劑)或可燃物(可燃氣、蒸氣或粉塵)與空氣混合物和起爆能源同時存在、相互作用。如果我們采取措施避免或消除上述條件之一,就可以防止火災或爆炸事故的發生,這就是防火防爆的基本原理。
在制定防火防爆措施時,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去考慮:
(1)預防性措施。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我們可以把預防性措施分為兩大類:消除導致火爆災害的物質條件(即點火可燃物與氧比劑的結合)及消除導致火爆災害的能量條件(即點火或引爆能源),從而從根本上杜絕發火(引爆)的可能性。
(2)限制性措施。即一旦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限制其蔓延擴大及減少其損失的措施。如安裝阻火、泄壓設備,設防火墻、防爆墻等。
(3)消防措施。配備必要的消防措施,在萬一不慎起火時,能及時撲滅。特別是如果能在著火初期將火撲滅,就可以避免發生大火災或引發爆炸。從廣義上講,這也是防火防爆措施的一部分。
(4)疏散性措施。預先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建筑物、飛機、車輛上設置安全門或疏散樓梯、疏散通道等。當一旦發生較大火災時,能迅速將人員或重要物資撤到安全區,以減少損失。
常見的點火能源有哪些?
常見的點火能源可分為四大類:
(1)機械火源:如摩擦、撞擊、絕熱壓縮等。
(2)熱火源:高溫表面、熱射線(包括日光)等。
(3)電火源:電氣火花、靜電火花、雷電等。
(4)化學(或物理)火源:明火、化學能、發熱自燃等。
在火災爆炸危險場所,如何保證空氣中可燃物濃度在安全限度以下?
在火災爆炸危險場所,為保證可燃物(可燃氣、蒸氣、粉塵)濃度在安全限度以下,可采取下面幾項措施:
(1)工藝設備及生產系統盡量密閉化。已密閉的帶壓容器或管道要防止泄漏,負壓設備或系統應防止空氣的滲入。
常見的引起泄漏的原因有:
1)因材料強度下降引起破壞而發生的泄露。具體原因有:
材料老化;
腐蝕與磨損使材料厚度減小;
設備介質或環境溫度過高、過低;
反復應力或靜負荷使材料發生疲勞破壞變形等。
2)因外負荷引起破壞導致泄漏。具體原因有:
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造成的破壞,如輸油、輸氣管線斷裂等;
人為造成的外力破壞,如車輛碰撞或施工造成地面或地下管線斷裂等。
3)因內壓上升超過限度引起破壞造成泄漏。具體原因有:
介質熱膨脹或液態介質蒸發,如太陽曝曬下的汽油桶等;
生產系統或設備內發生機械壓縮、絕熱壓縮或“水錘”現象;
化學反應失去控制或發生了不應有的化學反應等。
4)誤操作造成的泄漏。如開錯閥門等。
5)焊縫開裂或密封(密封圈、填料、墊片等)不嚴引起的泄漏等。
要針對以上原因采取措施,防上可燃物的泄漏,這是最重要的。
(2)加強通風除塵。對于某些無法密閉或泄漏比較嚴重、空氣中有可能存有可燃物(可燃氣、蒸氣、粉塵)的場所。要設置有效的通風除塵裝置,以降低可燃物濃度。
(3)在可燃物濃度可能超標的危險場所應設置可燃物(蒸氣、粉塵)濃度監測報警器,一旦濃度超標即報警,以便采取緊急防范措施。
(4)惰性介質保護。必要時,可在存有易燃易爆介質系統中,加入惰性氣體,使可燃物(蒸氣、粉塵)濃度下降,從而消除或減少燃爆危險性,起到稀釋和保護的作用。常用的惰性氣體有氮氣、水蒸氣、二氧化碳和煙道氣等。
如何控制生產中的明火,避免引起火災爆炸?
明火主要是指生產過程中的加熱用火、維修焊割用火及其它火源。它是導致火災爆炸最常見的原因。明火的控制包括:
(1)加熱用明火的控制
1)加熱易燃液體時,應盡量避免采用明火,加熱時可采用蒸氣或其它熱載體。
2)裝置中明火加熱設備的布置,應遠離可能泄漏易燃物的貯罐區,并應布置在散發易燃物設備的側風向或上風向。
(2)維修用火的控制
1)在有火災爆炸危險場所的貯罐和管道內部作業,應采用安全電壓電器或防爆電器。 2)在有火災爆炸危險場所內,應盡量避免焊割作業,進行焊割作業時應執行動火規定。
3)在積存有可燃氣體、蒸氣的管溝、深坑、下水道及其附近,沒有消除隱患之前,不能有明火作業。
4)電焊把線、地線應絕緣良好,不能利用與易燃易爆生產設備聯接的金屬件作為電焊地線,以防止在電器通路不良的地方產生高溫或電火花。
5)對熬煉設備要經常檢查,防止煙道竄火和熬鍋破漏,注意熬煉地點的選擇。
6)在有火災爆炸危險場所使用噴燈,應按動火制度要求進行,并將可燃物料清理干凈。
7)煙囪飛火、汽車、拖拉機、柴油機等排氣管噴火,都可能引起易燃物爆炸、燃燒。煙囪周圍不準搭建易燃建筑物。機動車輛可在排氣管上安裝火星熄滅器。
此外,需要強調的是,在有燃爆危險的生產場所要嚴禁吸煙。因亂扔煙頭造成的火災爆炸時有發生。
如何消除和控制摩擦與沖擊火花?
機器中軸承等轉動部分的摩擦、鐵器的相互撞擊、鐵質工具打擊混凝土地面等都可能產生火花。當管道或鐵制容器裂口物料噴出時也可能因摩擦而起火。為避免這類火花產生必須做到:
(l)對轉動軸承及時加油,保持良好潤滑,并經常消除附著的可燃污垢。
(2)凡是撞擊的兩部分采用兩種不問的金屬制成。如鋼和銅、鋼和鋁等,撞擊的工具用銅質合金制造。
(3)為防止金屬零件隨物料帶入設備內,發生撞擊起火,可在這些設備上安裝磁力離析器或采用情性氣體保護。
(4)搬動裝有可燃氣體和易燃液體的金屬容器時,不要拋擲、拖拉、震動。
(5)不準穿帶釘子的鞋進入易燃易爆車間。特別危險的場所、地面應鋪設不產生火花的軟質材料。
如何消除靜電火花?
靜電是一種常見的帶電現象。在一定條件下兩種不同的物質(其中至少有一種是電解質)相互接觸、摩擦,就可能產生靜電并積聚起來,產生高電壓。若靜電能量以火花形式放出,則可能成為點火源,引起火災爆炸事故。在石油化工、塑料、化纖、橡膠、印刷、造紙、紡織以及其它制造、加工、貯運高電阻材料的行業都可能發生由靜電引起的火災爆炸。
兩固體相對運動引起的摩擦,帶有固、液雜質的氣體、液體、粉料在管道中流動都可能引起靜電。具體地說,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撕裂、剝離、拉伸、撞擊物質,粉碎、篩分、滾壓、攪拌、輸送、噴涂和過濾物料,還有氣、液體的流動、濺潑、噴射等各種操作,都可能產生靜電。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必須消除靜電,以避免火災爆炸事故的產生。
根據國家標準《防止靜電事故通用導則》(GB12158-90),可以通過以下兩類措施消除靜電。
(1)抑制靜電的產生。
1)設計、制造生產設備時,要注意材料的選擇。
根據物質帶電極性不同,可排出靜電起電序列。在生產系統中,如有兩種相互接觸、發生摩擦的物質,應盡量選用在靜電起電序列中相近的物質。
2)限制流體在管道中的流速。
(2)加速工藝過程所產生的靜電的泄漏或中和,限制靜電的積累,使它不超過安全的限度。
1)接地。設備、管線接地是最簡單、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防靜電措施,但它只能消除導體上的靜電,而不能消除絕緣體上的靜電。
2)在絕緣體中,添加導電填料或抗靜電劑,目的在于加速靜電導出和泄放,避免靜電積聚。
3)增加空氣濕度。當空氣相對濕度>70%時,物體表面往往會形成一層極薄的水膜。水膜能溶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使表面電阻率大大降低,加速靜電逸散。
4)使用靜電中和器。靜電中和器能中和物體所帶靜電,從而消除靜電危險。
如何消除其它點火源?
(1)高溫表面:要防止易燃物料與高溫的設備、管道、機泵外表面相接觸,可燃物的排放口應遠離高溫表面。高溫表面要有完好的隔熱保溫設施。
(2)熱射線:紫外線有促進化學反應的作用。紅外線雖然眼睛看不到,也有很大的溫度效應, (2)熱射線:紫外線有促進化學反應的作用。紅外線雖然眼睛看不到,也有很大的溫度效應,長時間溫度加熱會使可燃物著火。所以,遇陽光曝曬有火災爆炸危險的物品,應采取避光措施。為避免熱輻射,可采用噴水降溫。
(3)關于電器火花、靜電火花及雷電災害的控制預防措施,應按規定辦理。
如何對易燃易爆系統的工藝參數進行安全控制?
正確地控制各種工藝參數,防止超溫、超壓和物料跑損是預防火災爆炸的根本措施。
1)嚴格控制溫度。化學反應過程,一般都有熱效應。要選擇良好的傳熱介質及有效的傳熱方式,把反應熱傳出,以防止超溫發生危險。要防止生產過程中斷攪拌,若由于停電或攪拌機械故障,攪拌中斷,應立即停止加料,并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正確的選擇傳熱介質對加熱過程的安全十分重要。對于接觸易燃物的保溫材料應采取防滲漏措施,如外包鐵皮等。
2)投料控制。為預防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必須對投料速度、原料純度、投料配比、投料順序進行嚴格的控制。
投料必須按一定的速度進行。投料速度過快或過慢都可能發生危險;配料比要嚴格控制,應盡量控制在爆炸極限范圍之外;生產中投料順序要嚴格控制,若顛倒了投料順序,就可能發生爆炸。要保證原料的純度,防止雜質引起的副反應,導致火災爆炸事故。
(3)跑、冒、滴、漏或溢料是引起火災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提高設備完好率,降低泄漏率。
(4)緊急停車的正確處理。若突然停電、停水需要緊急停車時,操作人員必須具備正確判斷、排除故障的能力,時刻注意工藝變化,采取應急對策。
在生產系統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時應采取哪些應急措施?
(1)緊急切斷物料,放空設備或倒換到安全地點。
(2)臨時修筑防溢堤,或挖溝使液流導向安全地帶。
(3)啟用消防滅火設備,或灑水降溫。
(4)清除障礙物,留出足夠的安全距離。
(5)迅速報警成立臨時防災組織。
(6)搶救傷亡人員。
電氣防火防爆基本措施有哪些?
根據場所特點電氣防火防爆所采取的基本措施有:
(1)正確選用電氣設備。具有爆炸危險場所應按規范選擇防爆電氣設備。
(2)按規范選擇合理的安裝位置,保持必要的安全間距是防火防爆的一項重要措施。
(3)加強維護保養檢修,保持電氣設備正常運行:包括保持電氣設備的電壓、電流、溫升等參數不超過允許值,保持電氣設備足夠的絕緣能力,保持電氣連接良好等。
(4)通風:在爆炸危險場所,如有良好的通風裝置,能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濃度。
(5)采用耐火設施對現場防火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為了提高耐火性能,木質開關箱內表面襯以白鐵皮。
(6)接地:爆炸危險場所的接地(或接零),較一般場所要求高。必須按規定接地。
引起火災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電氣線路、電動機、油浸電力變壓器、開關設備、電燈、電熱設備等由于結構、運行特點不同,火災和爆炸的危險性和原因也各不相同。但總的看來,除設備缺陷,安裝不當等原因外,在運行中,電流的熱量和電流的火花或電弧是引起火災爆炸的直接原因。
(l)電氣設備過熱。電氣設備本身的溫升是有規定的,這與絕緣材料允許耐受溫度有關。當溫度大大超過絕緣材料允許溫升后,不僅會引起加速老化,還會引起絕緣材料燃燒。當電氣設備正常運行遭破壞時,發熱量增加,溫度升高,在一定條件下引起火災。
引起電氣設備過熱的原因是:
1)短路:相線與零線之間或相線之間造成金屬性接觸即為短路。短路時溫度急劇升高,引起絕緣材料燃燒而產生火災。
2)過載:電氣線路或設備所通過的電流值超過其允許的數值則為過載。過載可引起絕緣燒毀。
3)接觸不良:電器連接部分常用焊接或螺栓連接,一旦松動,則連接部分接觸電阻增加,接頭過熱,導致災害。
4)鐵芯發熱:鐵芯絕緣損壞因發熱量增大會產生高溫。
5)散熱不良:電器散熱措施受到破壞,會造成過熱。
(2)電火花或電弧。電弧是大量電火花匯集成的。電弧溫度可高達6000攝氏度。因此電火花或電弧不僅能引起絕緣物質燃燒,而且可以引起金屬熔化、飛濺,構成火災、爆炸的火源。
電火花可分為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工作火花如開關或接觸器觸頭分合時的火花。事故火花是電器或線路發生故障時產生的火花。如發生短路時產生的火花,絕緣損壞或保險絲熔斷時出現的閃絡等。事故火花還包括外來原因產生的火花。如雷電火花、靜電火花、高頻感應電火花等。
電氣設備本身除多油斷路器、電力變壓器、電力電容器。充油套管等充油設備可能炸裂外,一般不會出現爆炸事故。以下情況可能引起空間爆炸。
1)周圍空氣有爆炸性混合物,在危險溫度或電火花作用下引起空間爆炸。
2)充油設備的絕緣油在電弧作用下分解或氣化,噴出大量油霧和可燃氣體,引起爆炸。
3)發電機氫冷卻裝置漏氣,酸性蓄電池排出氫氣等,形成爆炸混合物,引起空間爆炸。 電氣線路、電動機、油浸電力變壓器、開關設備、電燈、電熱設備等由于結構、運行特點不同,火災和爆炸的危險性和原因也各不相同。但總的看來,除設備缺陷,安裝不當等原因外,在運行中,電流的熱量和電流的火花或電弧是引起火災爆炸的直接原因。
(l)電氣設備過熱。電氣設備本身的溫升是有規定的,這
與絕緣材料允許耐受溫度有關。當溫度大大超過絕緣材料允許溫升后,不僅會引起加速老化,還會引起絕緣材料燃燒。當電氣設備正常運行遭破壞時,發熱量增加,溫度升高,在一定條件下引起火災。
引起電氣設備過熱的原因是:
1)短路:相線與零線之間或相線之間造成金屬性接觸即為短路。短路時溫度急劇升高,引起絕緣材料燃燒而產生火災。
2)過載:電氣線路或設備所通過的電流值超過其允許的數值則為過載。過載可引起絕緣燒毀。
3)接觸不良:電器連接部分常用焊接或螺栓連接,一旦松動,則連接部分接觸電阻增加,接頭過熱,導致災害。
4)鐵芯發熱:鐵芯絕緣損壞因發熱量增大會產生高溫。
5)散熱不良:電器散熱措施受到破壞,會造成過熱。
(2)電火花或電弧。電弧是大量電火花匯集成的。電弧溫度可高達6000攝氏度。因此電火花或電弧不僅能引起絕緣物質燃燒,而且可以引起金屬熔化、飛濺,構成火災、爆炸的火源。
電火花可分為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工作火花如開關或接觸器觸頭分合時的火花。事故火花是電器或線路發生故障時產生的火花。如發生短路時產生的火花,絕緣損壞或保險絲熔斷時出現的閃絡等。事故火花還包括外來原因產生的火花。如雷電火花、靜電火花、高頻感應電火花等。
電氣設備本身除多油斷路器、電力變壓器、電力電容器。充油套管等充油設備可能炸裂外,一般不會出現爆炸事故。以下情況可能引起空間爆炸。
1)周圍空氣有爆炸性混合物,在危險溫度或電火花作用下引起空間爆炸。
2)充油設備的絕緣油在電弧作用下分解或氣化,噴出大量油霧和可燃氣體,引起爆炸。
3)發電機氫冷卻裝置漏氣,酸性蓄電池排出氫氣等,形成爆炸混合物,引起空間爆炸。
MP型手提式化學泡沫滅火器的構造是什么?其適用范圍
此種滅火器主要由筒體、筒蓋、瓶膽、瓶夾及噴嘴等組成。
(1)筒體。是充裝碳酸氫鈉溶液的容器。
(2)筒蓋。也稱機蓋,是封閉筒體的蓋子。
(3)瓶膽。是充裝硫酸鋁溶液的容器。
(4)噴嘴。安裝在筒蓋的前側。
它適用于撲滅一般B類火災,也適用于撲滅A類火災,但不能撲滅B類火災中水溶性可燃物、易燃液體的火災,如醇、酯、醚、酮等物質的火災;也不能撲滅帶電設備以及C類和D類火災。
使用方法是手提筒體上部的提環,迅速奔到火場。這時注意不得使滅火器過分傾斜,更不可顛倒,以免兩種藥液混合而提前噴出。當距離著火點10米(m)左右,即可將筒體顛倒,一只手緊握提環,另一只手抓住筒體的底圈,讓射流對準燃燒物。
滅火器的型號是怎樣編制的?
我國滅火器的型號是按照《消防產品型號編制方法》的規定編制的。它由類、組、特征代號及主要參數幾部分組成。類、組、特征代號用大寫漢語拼音字母表示;主要參數代表滅火器的充裝量,用阿拉伯字母表示。
MPT型推車式化學泡沫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其適用火災與手提式化學泡沫滅火器相同。
一般由工人操作。使用時,先將滅火器迅速推到火場,當距離著火點10米左右停下,由一人施放噴射軟管后,雙手緊握噴槍對準燃燒物;另一人則先按逆時針方向轉動手輪,將螺桿升至最高位置,使瓶蓋完全開足,然后將瓶體傾倒,使拉桿觸地,并將閥門手柄旋轉90°,即可噴射泡沫進行滅火。由于它的噴射距離遠,連續噴射時間長,因而可充分發揮其優勢,用來撲滅較大面積的貯槽或油灌車上的初起火災。
MPZ型舟車式化學泡沫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它的使用方法與MP型手提式化學泡沫滅火器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瓶膽上裝有密封瓶蓋,可以防止車輛、船舶行駛時,由于劇烈震動或顛簸而使兩種藥液混合。瓶蓋的開啟機構設在筒蓋上部,由開啟手柄、密封桿和彈簧等組成。使用時,一只手按住筒體上部或提環,另一只手將開啟手柄向上扳,密封蓋依靠彈簧的彈力即可自動打開。
什么叫二氧化碳滅火器?其滅火特點和使用方法是什么
二氧化碳滅火器,即將筒體內充裝高壓液態二氧化碳,充裝量有2千克(kg)、3千克(kg)、5千克(kg)、7千克(kg)共四種規格。
由于二氧化碳滅火劑具有滅火不留痕跡,有一定的絕緣性能等特點,因此,適用于撲滅600伏(V)以下的帶電電器、貴重設備、圖書資料、儀器儀表等場所的初起火災,以及一般B類火災。
滅火時只要將滅火器的噴筒對準火源,打開啟閉閥,液態二氧化碳立即氣化,并在高壓作用下,迅速噴射。使用手輪式時,可先去掉鋁封,在按逆時針方向旋轉手輪,即可打開閥門;使用鴨嘴式時,可用右手拔掉保險銷,同時用左手緊握壓把,則啟閉閥被打開。
二氧化碳是窒息性氣體,對人體有害,使用時應注意安全。在滅火時,要連續噴射,防止余燼復燃。如在室外,則不能逆風使用。
什么叫酸堿滅火器?其適用范圍及使用方法是什么?
酸堿滅火器是一種內部分別裝有65%的工業硫酸和碳酸氫鈉水溶液的滅火器。滅火時,兩種藥液混合,發生化學反應。噴出的滅火劑中,大部分是水,另有少量二氧化碳,其滅火原理主要是冷卻和稀釋作用。
酸堿滅火器運閑于撲滅A類物質燃燒的初起火災,如木、竹、織物、紙張等燃燒的火災。不能撲滅B類、C類可燃液體的火災及D類輕金屬及帶電設備的火災。
使用時,應手提筒體上部的提環,迅速奔到火場,而不能將滅火器扛在肩上,也不能過分傾斜,以免兩種藥液混合而提前噴射。當距離燃燒物10米(m)左右,即可顛倒筒體,并搖晃幾次,使藥液混合;一只手仍握在提環,另一只手抓在筒體的底圈,讓射流對準燃燒最猛烈處,直到撲滅。
什么叫干粉滅火器?怎樣使用干粉滅火器?
干粉滅火器是一種效能較好的滅火器。它是一種細粉與二氧化碳的聯合裝置,靠二氧化碳氣體作為動力,將粉 末噴出與燃燒發生化學反應抑制火勢的發展,從而撲滅火災。
使用干粉滅火器滅火時,先拔掉保險銷,一只手握住噴嘴(或噴槍),另一只手提起提環(或提把),將噴嘴對準火焰根部,干粉從噴嘴處向火焰噴射,形成濃云般的粉霧。撲滅地面油火時,要采取平射姿勢,左右擺動膠管,由遠及近,快速推進。如在使用前,先將筒體上下顛倒幾次,使干粉松動,然后再開氣噴粉,則效果更佳。
什么叫1211滅火器?其適用范圍和使用方法是什么?
它屬于貯壓式一類滅火器。1211是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的代號,分子式為 CF2ClBr;它是我國目前生產和使用最廣的一種鹵代烷滅火劑,以液態灌裝在鋼瓶內。1211滅火器用裝在筒內的氮氣壓力將1211滅火劑噴出滅火。1211滅火器
是一種低沸點的液化氣體,具有滅火效率高、毒性低、腐蝕性小、久貯不變質、滅火后不留痕跡、不污染被保護物、絕緣性良好等優點。
1211滅火器主要適用于撲滅易燃、可燃液體、氣體及帶電設備的初起火災(即B類、C類及D類);也可以對固體物質如木、竹、織物、紙張等表面火災(即A類)進行撲滅;還可以用于撲滅精密儀器、貴重物資倉庫、珍貴文物、圖書檔案、電器儀表等初起火災;還能撲滅飛機、船舶、車輛、油庫、賓館等場所的初起火災。
使用1211滅火器時,首先拔掉安全銷,然后握緊壓把,通過壓桿迫使密封閥開啟,1211滅火劑在氮氣作用下,通過虹吸管從噴嘴以霧狀噴出,并立即氣化;當拉開壓把時,壓桿在彈簧的作用下復位,閥門關閉,滅火劑停止噴出,故可間歇噴射。
滅火時,要保持直立位置,不可水平或顛倒使用。噴嘴應對準火災根部,由遠及近,快速向前推進;要防止回火復燃,零星小火則可采用點射滅火。如遇可燃液體在容器內燃燒時,可使1211滅火劑的射流由上而下向容器的內壁噴射,且必須避免讓射流直接沖擊液面,以防燃燒液體飛濺而擴大火勢。如果撲滅固體物質表面火災,應將噴嘴對準燃燒最猛烈處,左右噴射即可。此外,當采用1211滅火器在狹小的密閉空間滅火時,在火被撲滅后,應立即撤離,以防中毒。
什么叫消防水泵房?
消防水泵房的建立,是專用來對消防給水系統加壓的水力機械泵房。尤其在發生火災事故狀態下,為消防水系統增加壓力,對保證滅火的順利進行有著特殊的意義。
什么叫消火栓?
消火栓為固定消防設施之一,它是消防供水的主要設施,它分為室外消火栓和室內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按其安裝形式分為兩種,安裝在地面上的稱為地上消火栓,適用于氣溫較高的地區;安裝在地面以下的稱為地下消火栓,適用于寒冷地區。
室內消火栓是設在公共建筑物、廠房、倉庫和輪船等室內的消防供水設備,一般用來撲滅室內初起火災。它一般安裝在樓梯間、走廊和室內的墻壁上,通常設置在專用箱內,箱內備有水槍和水帶。
固定式滅火設施有哪些滅火裝置?
固定式滅火設施包括自動噴水、雨淋噴水、水噴霧、消防水幕、鹵代烷、二氧化碳、干粉、蒸汽、煙霧、泡沫等滅火裝置。
什么叫固定式泡沫滅火設施和半固定式泡沫滅火設施?
固定式泡沫滅火設施(也叫固定泡沫站)是由固定消防泵、消防管線、固定泡沫產生器和泡沫液貯罐組成,與被保護的設施連接在一起,自動(或手動)的滅火設施。
半固定泡沫滅火設施由固定的輸送混合液管道和固定泡沫產生器組成,連接到被保護的設施上.泡沫混合液由消防車供應。
什么叫空氣泡沫滅火器?其適用范圍是什么?
目前我國研制成的空氣泡沫滅火器是一種性能優良的新型滅火器具。它可以根據不同需要分別充裝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輕水(水層膜)泡沫和抗溶性泡沫,用來撲救各種油類和極性溶劑的初起火災。由于泡沫的密度小,所以能覆蓋在易燃液體的表面上,一方面能奪液面的溫度(吸熱),使液體表面降溫,另一方面液體完全被泡沫覆蓋以后,形成一個隔絕層,隔斷空氣與液面的接觸,火就被撲滅了
什么叫滅火器?滅火器是怎樣分類的?
滅火器是一種可由人力移動的輕便滅火器具。它能在其內部壓力作用下將所充裝的滅火劑噴出,用來撲滅火災。由于它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面廣,對撲滅初起火災有一定效果,因此,在工廠、企業、機關、商店、倉庫,以及汽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上,幾乎到處可見,已成為群眾性的常規滅火武器。
滅火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移動方式可分為:手提式和推車式;按驅動滅火劑的動力來源可分為:貯氣瓶式、貯壓式、化學反應式;按所充裝的滅火劑則又可分為: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酸堿、清水、鹵代烷滅火器。
上一篇:防火防爆安全裝置知識問答
下一篇:事故管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