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車工如何防止受金屬切后的傷害?
答;為了防止車工受金屬切屑的傷害,必須做到:
(1)在合適的位置上安裝透明的防護擋板,以防護車工的眼部和面部不被切屑傷害。
(2)對切削下來的切屑,應及時用鉤子除去,切忌用手去拉。
(3)在刀具附近安裝排屑器;更換車刀、裝卸工件或夾具、修理機床、清除金屬切屑、檢驗加工件時,一定要停車。
(4)使用尾架時,頂針要項緊,工件在旋轉中不得用手觸摸,操作時嚴禁戴手套,加工長工件時要用中心架等等。
2.銑床主要的傷害事故起因是什么?
答:銑床發生傷害事故的起因主要有:
(1)操作人員在操作時沒有戴護目鏡,被飛濺切屑傷眼。
(2)操作人員在操作時戴手套或穿過分肥大的衣服,手套或衣服袖口被施轉的刀具卷進去。
(3)裝卸工件時,沒有把工作合退到安全地方,使手過分地靠近銑刀。
(4)所使用的夾具位置不當,妨礙調整刀具和防護裝置。
①銑床運轉時,用手清除切屑,調整冷卻液,測量工件等,均可能使手觸到旋轉的刀具。
(6)工件夾緊不牢,銑削中松動,用手去調整或緊固:工件,工件在銑削中飛出。
(7)從主軸上卸下銑刀時,沒有使用專門襯墊,而是用手扶托銑刀。
(8)在快速自動進給時,手輪離合器沒有打開,造成手輪飛轉打人。
3.刨床工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答;刨床工應注意的安全事項有:
(1)創刀要夾緊,工作前刀鋒與工件之間應有一定的間隙,首次吃刀不要太深,以防碰壞刀刃或傷人。
(2)操作時不準站在牛頭刨床的正前方,更不得在牛頭刨車前面低頭檢查工作O
(3)調整好機床行程,擰緊控制行程的螺栓。
(4)在刨床臺面的周圍,裝設一個直立的可以翻起的圓筒形防護擋板。
(5)將切屑打掃集中在特設的切屑器內,以免切屑刺傷腳部。
4.磨削主要的傷害事故起因是什么?
答:磨削發生傷害事故的起因主要有:
(l)由于砂輪型號選擇不當、砂輪平衡不好、安裝不當、磨削用量選擇不當、缺乏及時修整及操作不當等原因均可發生砂輪破碎而使人致傷。
(2)在砂輪運轉時,調整機床、緊固工件或測量工件時可能與高速旋轉砂輪或磨床的其他運動部件相接觸,造成傷害事故。
(3)砂輪主軸直徑不正確或主軸的螺紋不合適,因而當主軸旋轉時螺母松開,造成傷害事故。
(4)工件夾固不牢或電磁吸盤失靈等原因造成工件飛出傷人。
5.磨床工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答:磨床工應注意的安全事項有:
(1)開車前必須檢查工件的裝置是否正確,緊固是否可靠,磁性吸盤是否失靈,否則,不允許開車。
(2)開車時應用手調方式使砂輪和工件之間留有適當的間隙,開始進刀量要小,以防砂輪崩裂。
(3)測量工件或調整機床及清潔工作都應停車后再進行。
(4)為防止砂輪破損時碎片傷人,磨床須裝有防護罩,禁止用沒有防護罩的砂輪進行磨削。
6.鉆、換床傷害事故的起因是什么?
答:鉆削時,發生傷害事故的起因主要有:
(1)旋轉的主軸、鉆頭夾具、鉆頭卷位操作者的衣服、手套或頭發。
(2)由排屑螺旋槽排出的帶狀切屑,隨鉆頭一起旋轉,極易割傷操作者的手。
③工件裝夾不牢,或沒有夾緊而用手握住鉆孔,鉆削過程中工件松動歪斜,甚至隨鉆頭一起轉動打傷人。
(4)由于使用鉤鉆頭、修磨角度不好的鉆頭,或切削送給量過大等原因,使鉆頭折斷而造成傷害事故。
(5)切削中用手摸鉆頭或用手清除長切屑而發生傷害事故。
(6)卸下鉆頭時,鉆頭脫落而砸腳。
(7)操作人員沒有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
螳削時發生傷害事故的起因主要有:
(1)旋轉著的主軸和平旋盤上的凸出部分卷住操作者的衣服或撞擊操作者。
(2)在機床運轉時,測量或檢查工件,或雖在停車時檢查、測量工件、但沒有把刀具遲到安全位置。
(3)工件裝夾不牢,在健削中工件松動,致使刀軸彎曲,甚至折斷傷人。
(4)裝夾大型工件時,操作不當,使手擠壓在工具與夾具之間。
7. 沖壓安全操作規程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在沖壓設備上進行操作時,操作人員應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規程:
(l)開始操作前,必須認真檢查防護裝置是否完好,離合器制動裝置是否靈活和安全可靠。應把工作臺上的一切不必要的物件清理干凈,以防工作時振落到腳踏開關上,造成沖床突然啟動而發生事故。
(2)沖小工件時,不得用手,應該有專用工具,最好安裝自動送料裝置。
(3)操作者對腳踏開關的控制必須小心謹慎,裝卸工件時,腳應離開腳踏開關。嚴禁外人在腳踏開關的周圍停留。
(4)如果工件卡在模子里,應用專用工具取出,不準用手拿,并應將腳從腳踏板上移開。
8.鉗工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答:鉗工應注意的安全事項有:
(1)鉗工所用的工具,在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
(2)鉗工工作臺上應設置鐵絲防護網,在鏨鑿時要注意對面工作人員的安全,嚴禁使用高速鋼做離子。
(3)用手鋸鋸割工件時,鋸條應適當拉緊,以免鋸條折斷傷人。
(4)使用大錘時,必須注意前后、左右、上下,在大錘運動范圍內嚴禁站人,不允許使用大錘打小錘,也不允許使用小錘打大錘。
(5)在多層或交叉作業時,應注意戴安全帽,并注意聽從統一指揮。
(6)檢修設備完畢,要使所有的安全防護裝置、安全閥及各種聲光信號均恢復到其正常狀態。
9.鉚工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答:鉚工應注意的安全事項有:
(l)工作前,必須檢查工具是否處于安全良好狀態。
(2)禁止戴手套打錘或兩人相對打錘;不得用手指示意錘擊處,應用手錘或棒尖指點。
(3)高空作業時應將風帶綁于架子上;禁止風帶口對著人。
(4)風錘和風鏟的頭部必須頂牢在固定物上,以克飛出傷人。
(5)使用起重機械時,要有專人指揮,必須輕舉慢落,物件著地后,須將螺紋旋緊,才可松鉤。
(6)登高作業要遵守高空作業的安全規程,在腳手架上工作,禁止試驗風動機械,以防振斷繩扣,發生意外事故。
10.普工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答:管工應注意的安全事項有:
(l)安裝管道時,必須隨時做好支架,卡牢管子,以防掉下傷人。
(2)起吊重量較大的管件,應事先檢查好起吊工具,并密切配合起重工,做好起吊安裝工作。
(3)在有易燃、易爆氣體的設備上工作時,必須使用涂油或銀質的工具。
(4)裝砂偎管時,管內不得有雜物:砂子粒度要均勻、砂子要干燥,不可含有易燃易爆物質。
(5)管子進行焙燒偎彎時,要有專人負責,操作者不得站在管子堵頭的地方,管于出爐偎彎時,要防止燙傷或砸傷。
(6)打鉛口時,必須將承插口擦干,以防水分滲入,引起灌鉛時爆炸。
(7)在地溝、陰溝等內作業時,要按《進塔人罐安全規定》辦理工作許可證,做好安全措施,并詳細檢查溝壁是否有塌方危險,否則,應加好支撐,方可工作。
11. 金屬熱加工車間如何防止工傷事故?
答:金屬熱加工車間的生產特點是生產工序多,起重運輸量大,在生產過程中易產生高溫、有毒氣體和粉塵,使勞動環境惡化,因此容易發生工傷事故。所以,金屬熱加工車間必須采取一些有效的安全措施:
(1)精選爐料,防止混入爆炸物,投入的物料必須充分干燥;添加的合金要進行預熱。
(2)金屬熔液出爐時,應采用電動、氣動或液壓式堵眼機構或旋轉式前爐。
(3)地坑要采取嚴格措施,嚴防地下水及地上水滲入。
(4)熔融金屬的容器,必須符合制造質量標準;澆包內金屬液不能過滿。
(5)鍛錘應采用操作機或機械手操縱,防止熱鍛件氧化皮等飛出傷人;操作人員與氣錘司機座前應設置隔離防護罩,防止燙傷并隔熱。
(6)工具與工件在放進熱處理鹽爐前,必須經過預熱,淬火油地周圍應設柵、欄桿或防護罩。
(7)電焊作業地點應予隔離或設置適當的屏蔽,屏蔽材料不宜采用金屬表面。
另外,車間應有安全通道,地面要平坦而不滑,并保證暢通。
車間應有足夠的采光照度,廠房設計要適合機械通風與自然通風。
在不影響生產與運輸的前提下,各工序各崗位盡可能做到相互隔離;對易產生不安全因素的設備,必要時也應隔離,設置安全欄桿或護網。
金屬熱加工車間的工人必須配備安全帽、防護眼鏡、防護鞋等必要的防護用具。
12. 焊工在焊接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答:焊工在焊接時的注意事項有:
(1)防止飛濺金屬造成灼傷和火災。
(2)防止電弧光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3)防止某些有害氣體中毒。
(4)在焊接壓力容器時,要防止焊接發生爆炸。
(5)高空作業時,要帶安全帶和安全帽。
(6)注意避免觸電事故。
13.氣焊工、氣剽工需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答:氣焊工、氣割工在焊接、氣割的操作中應注意:
(1)預防燃燒和爆炸。
(2)預防燙傷和燒傷。
(3)預防觸電。
(4)預防中毒。
(5)預防砸傷和服傷。
(6)預防中暑。
14.氣焊、氣割工作的安全技術規程包括哪些方面內容?
答:氣焊、氣割工作的安全技術規程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電石的保管、運輸和使用。
(2)氧氣瓶的搬運、使用和保管。
15 常用的起重機種類有哪些?
答:常用的起重機屬于橋式類型的有:
(1)橋式起重機(天車)。
(2)龍門起重機(龍門吊)。
常用的起重機屬于旋轉式類型的有:
(1)塔式起重機(塔吊)。
(2)門座式起重機。
(3)自行式起重機(如汽車式起重機、履帶式起重機等)。
上一篇:安全常識——企業篇
下一篇:設備常用安全標志及安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