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空間逃生
在室內空間較大而火災占地不大時可利用這個方法。其具體做法是:將室內(衛生間、廚房都可以,室內有水源最佳)的可燃物清除干凈,同時清除與此室相連室內的部分可燃物,清除明火對門窗的威脅,然后緊閉與燃燒區相通的門窗,防止煙和有毒氣體的進入,等待火勢熄滅或消防部隊的救援。
2.利用時間差逃生
在火勢封閉了通道時,可利用時間差逃生。由于一般單元式住宅樓為一、二級防火建筑,耐火極限為2~2.5小時,只要不是建筑整體受火勢的威脅,局部火勢一般很難致使住房倒塌。利用時間差的具體逃生方法是:人員先疏散至離火勢最遠的房間內,在室內準備被子、毛毯等,將其淋濕,采取利用門窗逃生的方法,逃出起火房間。
3.利用管道逃生
房間外墻壁上有落水或供水管道時,有能力的人,可以利用管道逃生。
4.注意事項
(1)在火場中或有煙室內行走,應盡量低身彎腰以降低高度,防止窒息。
(2)在逃生途中盡量減少所攜帶物品的體積和重量。
(3)要正確估計火勢的發展和蔓延勢態,不得盲目采取行動。
(4)防止產生僥幸心理,先要考慮安全及可行性后方可采取實施。
(5)逃生、報警、呼救要結合進行,防止只顧逃生而不顧報警與呼救。
三、火場逃生十三訣
“只有絕望的人,沒有絕望的處境。”面對滾滾濃煙和熊熊烈火,只要冷靜機智地運用火場自救與逃生知識,就有極大可能拯救自己。因此,多掌握一些火場自救的要訣,困境中也許就能獲得第二次生命。
1.逃生預演,臨危不亂
每個人對自己工作、學習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結構及逃生路徑要做到了然于胸,必要時可集中組織應急逃生預演,使大家熟悉建筑物內的消防設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這樣,火災發生時就不會覺得走投無路了。
2.熟悉環境,暗記出口
當處在陌生的環境時,如入住酒店、商場購物、進入娛樂場所時,為了自身安全,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以便關鍵時候能盡快逃離現場。
請記住:在安全無事時,一定要居安思危,給自己預留一條通路。
3.通道出口,暢通無阻
樓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災發生時最重要的逃生之路,應保證暢通無阻,切不可堆放雜物或設閘上鎖,以便緊急時能安全迅速通過。
請記住:自斷后路,必死無疑。
4.撲滅小火,惠及他人
當發生火災時,如果發現火勢并不大,且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時,周圍若有足夠的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應奮力將小火控制、撲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地亂叫亂竄,置小火于不顧而釀成大災。
請記住:爭分奪秒撲滅“初期火災”。
5.保持鎮靜,明辨方向,迅速撤離
突遇火災,面對濃煙和烈火,首先要強令自己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決定逃生的辦法,盡快撤離險地。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亂沖亂竄。撤離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通過陽臺、氣窗、天臺等往室外逃生。
請記住:人只有沉著鎮靜,才能想出好辦法
6.不入險地,不貪財物
在火場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處險境,應盡快撤離,不要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穿衣或尋找、搬離貴重物品上。已經逃離險境的人員,切莫重返險地,自投羅網。
請記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7.簡易防護,蒙鼻匍匐
逃生時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要防止煙霧中毒、預防窒息。為了防止火場濃煙嗆人,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離的辦法。煙氣較空氣輕而飄于上部,貼近地面撤離是避免煙氣吸入、濾去毒氣的最佳方法。穿過煙火封鎖區,應配戴防毒面具、頭盔、阻燃隔熱服等護具如果沒有這些護具,那么可向頭部、身上澆冷水或用濕毛巾、濕棉被、濕毯子等將頭身裹好再沖出去。
請記住:多件防護工具在手,總比赤手空拳好。
8.善用通道,莫入電梯
按規范標準設計建造的建筑物,都會有兩條以上逃生樓梯、通道或安全出口。發生火災時,要根據情況選擇進入相對較為安全的樓梯通道。除可以利用樓梯外,還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陽臺、窗臺、屋頂等攀到周圍的安全地點。沿著落水管、避雷線等建筑結構中凸出物滑下樓也可脫險。在高層建筑中,電梯的供電系統在火災發生時隨時會斷電,或因熱的作用電梯變形而使人被困在電梯內時,由于電梯猶如貫通的煙囪般直通各樓層,有毒的煙霧直接威脅被困人員的生命,因此,千萬不要乘普通的電梯逃生。
請記住:逃生的時候,乘電梯極危險。
9.緩降逃生,滑繩自救
高層、多層公共建筑內一般都設有高空緩降器或救生繩,逃生時可以通過這些設施安全地離開危險的樓層。如果沒有這些專門設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員不能及時趕到的情況下,就可以迅速利用身邊的繩索或床單、窗簾、衣服等自制簡易救生繩,并用水打濕從窗臺或陽臺沿繩緩滑到下面樓層或地面,安全逃生。
請記住:膽大心細,救命繩就在身邊。
10.避難場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門已感到燙手,此時一旦開門,火焰與濃煙勢必迎面撲來。逃生通道被切斷且短時間內無人救援。這時候,可采取創造避難場所、固守待援的辦法。首先應關緊迎火的門窗,打開背火的門窗,用濕毛巾或濕布塞堵門縫或用水浸濕棉被蒙上門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間,防止煙火滲入,固守在房內,直到救援人員到達。
請記住:堅盾何懼利矛。
11.緩晃輕拋,尋求援助
被煙火圍困暫時無法逃離的人員,應盡量呆在陽臺、窗口等易于被人發現和能避免煙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動鮮艷衣物,或外拋輕型晃眼的東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電筒不停地在窗口閃動或者敲擊東西及時發出有效的求救信號,引起救援者的注意。因為消防人員進入室內都是沿墻壁摸索行進,所以在被煙氣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時,應努力滾到墻邊或門邊,便于消防人員尋找、營救;此外滾到墻邊也可防止房屋結構塌落砸傷自己。
請記住:充分暴露自己,才能爭取有效拯救自己。
12.火已及身,切勿驚跑
火場上的人如果發現身上著了火,千萬不可驚跑或用手拍打,因為奔跑或拍打時會形成風勢,加速氧氣的補充,促旺火勢。當身上衣服著火時,應趕緊設法脫掉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苗。能及時跳進水中或讓人向身上澆水,噴滅火劑就更有效了。
請記住:就地打滾雖狼狽,烈火焚身可免除。
13.跳樓有術,雖損求生
身處火災煙氣中的人,精神上往往陷于極端恐怖和接近崩潰,驚慌的心理極易導致不顧一切的傷害性行為,如跳樓逃生。應該注意的是:只有消防隊員準備好救生氣墊并指揮跳樓時或樓層不高(一般4層以下),非跳樓即燒死的情況下,才采取跳樓的方法。即使已沒有任何退路,若生命還未受到嚴重威脅,也要冷靜地等待消防人員的救援。跳樓也要講技巧,跳樓時應盡量往救生氣墊中部跳或選擇有水池、軟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盡量抱些棉被、沙發墊等松軟物品或打開大雨傘跳下,以減緩沖擊力;如果徒手跳樓一定要扒窗臺或陽臺使身體自然下垂跳下,以盡量降低垂直距離,落地前要雙手抱緊頭部,身體彎曲卷成一團,以減少傷害。跳樓雖可求生,但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請記住:跳樓不等于自殺,關鍵是要有辦法。
四、初起火災應對辦法
火場上,火勢發展大體經歷四個階段,即初起階段、發展階段、猛烈階段和熄滅階段。在初起階段,火災比較易于撲救和控制。據調查,約有45%以上的初起火災是由當事人或義務消防隊撲滅的。應付火災的辦法有以下幾種:
1.消防知識的普及是成功撲滅初起火災的基本條件
單位、部門以及每個家庭成員應不斷提高消防知識的學習訓練意識,增強自防自救能力,如參加各類消防培訓、參觀消防站、訂閱消防科普書刊、點擊消防網站等。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訓練,具備一定的滅火知識和技能,是成功撲救初起火災的基本條件。
2.及時準確的報警是控制火勢蔓延的關鍵
無論何時何地發生火災都要立即報警,一方面要向周圍人員發出火警信號,如單位失火要向周圍人員發出呼救信號,通知單位領導和有關部門等;另一方面要向“119”消防指揮中心報警。不管火勢大小,只要發現起火就應向消防指揮中心報警,即使有能力撲滅火災,一般也應當報警。因為火勢發展往往是難以預料的,如撲救方法不當,或對起火物質的性質了解不夠,或滅火器材的效用所限等,都可能控制不了火勢而釀成火災。
3.疏散與搶救被困人員是火災初起時的首要任務
火災發生時,義務消防隊員和其他在場人員必須堅持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則,尤其是人員集中場所,更要采取穩妥可靠的措施,積極組織人員疏散,要通過喊話引導,穩定被困人員情緒,及時打開疏散通道等方法措施,積極搶救被煙火圍困的人員。只要方法得當,絕大多數火災現場的被困人員是可以安全疏散或通過自救而脫離險境的。
4.掌握正確的滅火方法是成功撲滅初起火災的保證
面對初起火災,必須掌握正確的滅火方法,科學合理使用滅火器材和滅火劑。
冷卻滅火法是將滅火劑直接噴灑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溫度降低到燃點以下,從而使燃燒停止。除用冷卻法直接滅火外,還可用水冷卻尚未燃燒的可燃物質,防止其達到燃點而著火;也可用水冷卻受火勢威脅的生產裝置或容器,防止其受熱變形或爆炸。
隔離滅火法是將燃燒物與附近可燃物隔離開,從而使燃燒停止。如將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移到安全地點;采取措施阻攔、疏散易燃可燃液體或可燃氣體擴散;拆除與火源相毗鄰的易燃建筑物,造成阻止火勢蔓延的空間地帶等。
窒息滅火法是采取適當的措施,阻止空氣進入燃燒區,或用惰性氣體稀釋空氣中的含氧量,使燃燒物質缺乏或斷絕氧氣而熄滅。采用濕棉被、濕麻袋、沙土、泡沫等不燃或難燃材料覆蓋燃燒物或封閉著火孔洞、桶口等,都是窒息滅火法。另外,居民油鍋起火,將鍋蓋蓋上即可滅火,如果液化石油氣器具發生火災,在關閉閥門無效或沒有條件關閉閥門斷絕氣源的情況下,可用浸濕的棉被覆蓋燃燒器具使火窒息,滅火以后打開門窗驅散室內氣體。
抑制滅火法是將化學滅火劑噴入燃燒區參與燃燒反應,終止鏈反應而使燃燒停止。采用這種方法可使用的滅火劑有干粉、泡沫和鹵代烷滅火劑等。
上一篇:安全基本常識
下一篇:常用滅火劑的滅火原理及適用范圍